知者青青5:乐俭知青日记5《毛主席词二首》/公社大队领导/乐俭人:陈世珍主任

王更生
2020-12-12

《毛主席词二首》



       费了一番周折,终于找到了夏青朗诵的《毛主席词二首》,并将毛主席手稿附上,制作了一个短片。

       夏青可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人极其崇拜的播音员了,他的嗓音伴随着我们长大,见证了整个计划经济时期。十分荣幸的是,1984年大学毕业刚分来北京工作的时候,还到西四附近的一个大礼堂参加了夏青的一个播音艺术讲座,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1976年元旦在乐俭公社革新茶场聆听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送的《毛主席词二首》,应该就是由夏青朗诵的,我也没有另加音乐,当时就是净白朗诵的,十分震撼。

       我们是生长在毛泽东时代,叫做“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所以不可避免地刻下那个时代的烙印,最典型的就是崇拜毛主席。现在看来,那是盲目崇拜,带有十分浓厚的封建色彩,把他当成神一样对待,那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客观实在造成的,那时的中国经历了百年耻辱,人民需要救星,有点像《荷马史诗》的场景,那也是古希腊的英雄辈出的史诗。徐悲鸿于内忧外患的1933年完成了一幅《徯我后》,源自《尚书·仲虺之诰》“徯我后,后来其苏“,意思就是“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诗经·大雅·民劳》)”,苦难的民众“等待我们贤明的君主”之意。仲虺与伊尹为商汤左右相,助灭夏桀。上报为告,下颁为诰。

u=3697188336,1652786936&fm=26&gp=0.jpg

徐悲鸿1933年创作的《徯我后》


timg (4).jpg

古希腊《荷马史诗》之《伊利亚特的故事》


       毛主席早年虽然也经过新文化运动的洗礼,早在他的《中国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论联合政府》、《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和《愚公移山》等著作中新思想跃然纸上,成为我们年轻时候的座右铭,但是许多理想的事情与实际有差距。

       毛主席一生情系工农大众,憎恨贪腐,这一点有点像朱元璋。在反抗外来侵略和建立新中国方面,是一个顽强的爱国主义者、民族主义者、共产主义者和国际主义者,这对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尤为重要,他拥有丰功伟绩。毛主席作为人民领袖和国家领导人是历史的选择,值得崇敬。

       毛主席的诗书,少年情怀,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就其诗词而言,我认为写得最好的是《忆秦娥-娄山关》,堪媲美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忆秦娥-箫声咽》

        李白

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

年年柳色

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

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


       作为普通民众,经历了这么多的人和事,我是这样看待毛主席的,对他充满敬意。

*             *


乐俭知青日记5

       今天是一九七六年第一天。一月一日悦(聆)听了《元旦社论》和毛主席在一九六五年五月写的《词二首》。

       团结战斗的一九七五年过去了,我们的祖国在各方面取得了伟大的胜利,特别是批林批孔、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大大激发了广大工农兵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农业学大寨会议的胜利闭幕,使我国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为普及大寨县而努力奋斗。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形式(势)一派大好,到处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了,我国无产阶级专政空前巩固。

       在国际上,社会帝国主义的苏联,更进一步暴露了它不堪眼见的丑恶嘴脸,革命和斗争的因素日益增涨(长)。所以,我们对于外来侵略不得不作为有所准备。“提高警惕,保卫祖国”,随之准备歼灭入侵之敌。

       在这新的一年里,我们革命知识青年要朝气蓬勃地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生事物而斗争,而努力。将我们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共同为着一个革命目标同甘苦,共命运。


                                             一九七六年一月一日

微信图片_20201212055728.jpg

1976年1月1日日记


我们公社和大队的领导

       我们乐俭公社的领导,好像只有一个叫赵友伦的副书记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其余的都是其他地方到这里工作的。还有就是革新大队的吴书记应该也是本地人,当然,大队和生产队一般都是本地人。乐俭地望,还有个特点,就是大多是赵氏人家,不知道是不是赵氏孤儿的遗脉,可能他们也不知道。

       我们乐俭公社的领头人是正安县城来的杨本刚书记,听说他看了不少的书,见识甚广。从我们知青的视角看,蛮威严的,而且品貌正阳。

杨本刚书记.jpg

乐俭公社书记杨本刚,灿烂阳光在脸上


杨本刚书记1.jpg

1985年我回正安时任风仪镇领导的杨本刚书记


       公社的其他成员,赵友伦副书记、我记得是陈珍副书记兼妇联主任、武装部长娄明亮、吴成贵主任、雷主任和党委委员张奎,张奎是供销社的头儿,也是我们革新茶场知青张长福(后改为张万华)的父亲。

       那个时候的公社领导是我们这个农业大国的基础工作者,对一方安定举足轻重。毛主席虽然在开七千人大会的时候说过县长县委书记是中国的真正统治者,但是,在我们看来,县委书记和县长也是高高在上的。有一次土坪区区长张懋森来我们知青点考察,好像是到正安县城开会路过我们知青点,我们见到他穿着呢子大衣,伟岸的身躯在冬风中屹立,已然有毛主席的影子。

       杨本刚作为乐俭公社的当家人,着实不易。那年生听说高山大队民风彪悍,是很不好领导的。

       在公社班子里,各成员性格迥异,除了赵友伦副书记和陈世珍主任温文尔雅文质彬彬外,其他成员性格刚直,而且公社几乎每年都有回销粮,说明乐俭这个地方田地人均占有早已饱和,我们劳动在场,户口在生产队,常常为分粮闹矛盾。

       武装部长娄明亮刚直敢言,统领民兵武装力量,还常常与书记有不同意见和争议。

       吴成贵号称“打不死的吴成贵”,有一次我们知青没饭吃了,张宇鸿大哥带我们去公社找到吴主任,他一见面就给宇鸿大哥一大耳光,还骂我们好吃懒做,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当时把我们吓懵了,战天斗地的热情遭遇严重挫折,革命进入低潮时期。后来杨书记协调弄来些麦子,麦子吃完了又吃种土豆,吃得天色发紫飘飘欲仙。

       雷主任话语不多,一说话就掷地有声,1977年左右我妈妈来看我,也拜访了雷主任,雷主任坚毅而微笑这说:锻炼还不够,干一辈子算了。

       革新大队吴书记,面部受过伤,十分严肃,各生产队长会计都怕他,我们也是敬而远之。听说后妈对他不好,后来其后妈去世,就浅埋在白岩下两站旁边的水田边,棺木都露了出来,每次经过都很难闻。那一段时间还听说吴书记家地窖存粮很多的,常常外借粮食。

       还有一件大家都在干的事情也会牵扯公社领导的精力:学大寨,修大田。土坪公社地势比较平坦,挖出了百亩大田,乐俭也不能落后,否则可能会被抓典型,于是就在联山茶场下面的矮坡造大田。

       这些人和事,都要杨书记来协调领导,费尽心力。

       几十年过去了,那些意见分歧和争议,都在谈笑间成为峥嵘岁月的风花雪月和因缘际遇。

13252206297002563.jpg



当年杨本刚书记、娄明亮武装部长和张宇鸿等知青战友欢聚一堂

1977年在正安县土坪中学_副本.jpg

我们的1970、1980、2020年代


乐俭人:陈世珍主任

       陈世珍是我们乐俭公社副书记兼妇联主任,还兼管知青工作,温良恭俭,对于我们这些刚刚离开父母的半大孩子来说,她就像个母亲。

       在我们革新茶场,经常有不少的事情讨扰陈主任,她有一种温和关爱的天生禀赋,我们见到她的时候,心里面都很宁静,有一种被庇护的安全感。

mmexport1556289020954-_副本.jpg

       有点遗憾的是,陈主任照看我们的时间不算很长,就上调到土坪区担任教委主任去了。

       我在1978年被抽调到土坪中学去集训各公社的英语代课教师,可能就与她有关,他对我们每个知青的情况了如指掌。有一次,我在屋外的公路旁读英语《为人民服务》的时候,适逢一个贫下中农路过,他都走过去了,又会过头来面带愠色说:他又没有惹我,我为什么骂他。这又把我搞懵了,我说我没有骂人,只是在读英语,他才半信半疑悻悻而去。后来我找到了被误认为骂人的原因,是因为英语的“为人民服务”,“serve the people”中的people的发音有点像贵州话骂人的俚语*。冤枉英国女王和我了。

       可能也正是这一些风马牛不及的黑色幽默,使明察秋毫的陈主任知道这娃还会讲英语,就抽我上调区里去培训各公社那些零起点的英语代课教师。这道是合理使用人才,因为我在中学的英语老师都是俄语改教英语的,我几乎从来就没有跟他们学发音,而是跟着塑料薄膜唱片和“美国之音”学习的,在那个层级,起用我是十分合适的。

       后来我才知道,陈世珍主任在1958年还荣获贵州省先进工作者,我的父亲也是在同一年和次一年在正安丝织厂工作期间获得的这个荣誉。

微信图片_20201212115208.jpg

《正安县志》记载的陈世珍主任1958年获得省级先进工作者的内容,这就是常常听说的进入历史史册


IMG_20201118_113112.jpg

这是九十年代初,父亲退休前写信托我到国家图书馆查询1959、1960年《贵州日报》关于他省级先进工作者的刊载,当时只找到1960年4月24日的报纸


       我们都退休了,杨书记、陈主任和娄部长他们都耄耋中人,但在我们心中,他们还是亲人般的老领导。愿他们颐享晚景,夕阳嫣红。

8F1_0251-.jpg

2008年12月14日与知青战友张国明前往陈世珍贵阳家里探望老人家

*                               *


注:此处贵州话骂人的俚语,是指英语“serve the people”中的people的发音近似于本地话“屄”(pi)字。

阅读211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