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天空
昨天的图文中,谈到了《九歌》与《尼伯龙根的指环》体现出人类的底层悲喜情感相通,是从人类共同命运的视角看到的。那是这个纷争炼狱的希望,分别展示着人性善恶两个极端:中国古人主张人性本善,天地山鬼人神都相亲相爱,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西方人则多谈人性之恶,贪欲就是人的本性,都是莱茵的黄金惹的祸,人神终结于毁灭。这就有点像现在的世界,几个大国竞争,都以相互确保毁灭为终极手段。赫尔曼在二战《战争风云》末尾就设想过蘑菇云起,世界乌有。
千禧年伊始,美国好莱坞推出了《指环王》系列,奥斯卡奖多多。原著写作时间从一战写到二战,50年代脚本就成型了。但那时候的电影人认为,电影的技术手段还不能满足该魔幻剧的需求,就活活的搁置了近半个世纪才推出。从中我们看出那些好莱坞电影人的格局了,而不是我们现在都在想挣快钱,其原因可能是对自己和世界的信心不足。就《指环王》与《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关系而言,虽然前者的作者矢口否认,但是,其渊源、语言表达系统、角色特征都是一脉相承的。这可能就是因为上个世纪发生的那些事情,使人们的创作意图发生变异吧。
《指环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据说要培育出贵族起码要三代人。以改革开放的1978年出生的人开始培养,25年算一代,2028年贵族胚子才生出来,长到18岁,举手投足要像一个有模有样的贵族,那也是2046年的事情了。所以,真的不用着急,现在那些有钱有势的人,晋升成为伪文化人和土豪土鳖,能够装逼附庸风雅,已经是命途多幸难能可贵的了。
若有人兮山之阿,
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
子慕予兮善窈窕。
——屈原《九歌-山鬼》
注:山鬼就是山中女神,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只约会不夺命。作为对比,我想到的便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塞壬了,专门在海边以绝美歌声引诱过往船只触礁人亡。
塞壬
* *
乐俭知青日记11:1976年1月28、29日稚气诗篇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兴起了赛诗会、赛诗台,我也经常读读《诗刊》中的现代诗歌。由于水平太低劣,拿不出手,就只能是自己写来自己看了。但是这些拙陋的文字,确实是书以言志了的。送上两篇逗你乐:)
北风把乐俭台四处吹遍
北风把乐俭台四处吹遍,
雪花把茶苗铺盖成白莲。
宽阔的原野啊!
远景甚娇,
近看似莲。
啊!
亲爱的战友放开眼界看吧!
看那大寨似的梯田,
看那威(巍)然矗垛(立)的白头山。
你不由自主的心儿,
涌上热血不息,
久久跳动不停。
看!
前程似广(锦),
瞻仰未来径途,要斗风霜,
我们心潮彭拜,豪情满怀,
胜利----
我们绝对相信。
听!
军号吹响,
兴闻战斗消息,要夺江山,
我们干劲冲天,壮志凌云,
未来----
我们看美好光明。
一月二十八日
看和盼
看!
春节前夕雪花飘,
乐俭台,
成了白一片。
盼!
春风吹来桃花开,
就乐俭,
五色花儿满。
一月二十九日
1976年1月28、29日稚气诗篇
我们这些人干的农活儿5:薅秧摘稗、收割麦谷
1、薅秧摘稗
薅秧就是水稻抽穗前,人到水田里踩过穗行,并用脚趾将秧苗根部疏松,与此同时,对于野草杂稗都要清理拔出。有时根据水稻长势还会洒一些肥料或化肥。
薅秧摘稗可不是好干的活儿,因为时间长,必须赶在烈日的时候清理野草杂稗才有较好的效果,所以,往往挥汗如雨,连续干若干小时,以水田面积确定。还有就是因为天气太热,一般都是短打地干活儿,腿脚手膀子都露在外面,不可能不被带有微刺的禾株割伤,往往是伤痕累累,大家都如此,也就不当回事情了。
还有就是怕各种虫子和毒蛇,倒是没有在薅秧摘稗时遇见过,只是心理负担较重罢了。
薅秧摘稗(我们那时是光着膀子的,太热,包裹成这个样子会晕过去的)
2、收割麦谷
收割水稻和麦子,都会被稻壳和麦芒刺伤,也不是件事儿。
收割麦谷都是现场拍打麦稻植株,在一米五见方的大木斗内侧摔打脱粒。剩下的稻草麦草干了后烧灰,与绿肥一同耕犁翻盖蓄水,等来年初踩冬水田。
收割水稻,我们有时候碰上天气阴雨,天里面的水还没有干
乐俭人:文化传承人
1、吴宝元老师(续)
吴宝元老师拍的照片,有许多入选《中国共产党正安县历史1934-1978》
据革新茶场知青战友卢建开、冯小其回忆:当时的乐俭宣传队,吳宝元老师唱京剧,拉京胡,卢建开拉二胡和板胡,上海知青黄跃海吹笛子,永建和文福唱男生二重唱。那时我们还自编自演了一个小歌剧,什么内容我回忆不起了,只记得歌剧还是我苦战几晚上作的曲。说是作曲,就是会点简谱,自己哼哼觉得顺口不难听,就用简谱记下来。然后自己唱熟练再教胡永建、曹建群、王文福等战友,节目就可以演出了。这也是当时我们的文化生活之一。
編寫的獨幕歌劇是《軍民魚水情》,以解放軍電纜部隊在樂儉與樂儉村民互相互助丶互敬互愛的軍民生活為背景,構思創作的小歌劇,劇情人物設計、歌詞編寫丶劇情的發展和結局由馮小其編寫,音樂的設計和小歌劇的譜曲由盧建開負責。還以當時茶場知青生活為題材,編寫了相聲〈〈拾牛糞〉〉和在臺上表演的群口詞。根據歌曲《回延安》編導的舞蹈等劇目,均由茶場的男女知青利用休閑時間在樂儉街上和學校表演。在公社的安排下赴土坪區和鳳儀區雙龍公社表演編導的茶場宣傳隊的曲目,其內容和特點曾獲得土坪知青辦,電纜部隊官兵和樂儉公社領導的好評。
2、邱仲书,原正安县政协副主席。
涂世顺是七十年代正安的老领导,十分关心乐俭的生产发展,并且拍摄了许多极有纪念意义知青从事生产劳动的照片。
农村种植田坎豆和知青插秧
2005年的合影中为我们留下珍贵照片的邱仲书
一个地方历史文化的传承,是由文字、图片、音乐绘画共同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时空画面,离不开理性、志向、兴趣和专门爱好的共同参与。
作为普通人,我们如果认为岁月可忆,那就自己动手,别人可顾不过来。
* *
苍井空《蓝色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