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40:我的大学22-同学录16-青青子衿12-大东门旧事-从陈复礼到海明威

王更生
2021-03-14


大东门旧事


        大学四年,几乎每天晚间出来散步的就是我们四个人了,也就是容祝平、常枫、王永庆和我,有时候黄光和杨叶也一块出来转转,但这样的情况并不多见,可能主要是因为我们四个人出来都是海侃神侃的多吧。

        我们出来转悠的路线是出东北侧门过千家街绕大东门南行之张之洞路上的小南门进入。除了冬季之外,大东门十字路口东南靠近马路中央的地方,总有一个卖臭豆腐的地摊儿,那可是老鬼容祝平的最爱,老鬼这个名字好像是杨叶取的。刚开始时我们其他人都觉得臭豆腐块臭不可闻,后来也加入了大快朵颐的阵营。四年过去,我们把臭豆腐每块2分吃到了5分,老鬼一般都会吃上10块,这对那时的我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按照可比价格衡量,刚进校时,在湖北剧场看一场电影5分钱,毕业时2角5;有一次我在大东门西北角蛇山一侧的小饭馆请王永庆吃了一顿:烩鱼块(红烧鱼块)8角,炒青菜1角5,汤1角,加上米饭不到1块5;还有就是,我从贵阳坐火车快车150次到武昌,学生票也就1块8。也就是说,老鬼两天就要吃掉我们请一次客的钱,他家毕竟是大学校长之家,海外还有亲戚,我们怎么能与他比呢。

       从上帝之眼看我们行进的方向和路线就一目了然了。

微信图片_20210314094412.png

        先看大图:大武汉,被长江和汉江切分成汉口、汉阳和武昌三镇,我们学校就在武昌临江的处于武汉较中心的位置。


微信图片_20210314094430.jpg

        再看中图:我们学校在武昌火车站西北附近,蛇山南麓,蛇山尽头就是闻名天下的黄鹤楼。


微信图片_20210314094434.jpg

        我们每晚散步的明细图,先是出北门或西北侧门,过千家街就到了大东门,吃喝完后南行至张之洞路往西,从校南门进入。


        四人的同学录留言簿或许能见到点如此习惯之行的端倪吧。

7.jpg9.jpg79.jpg79-1.jpg112.jpg112-1.jpg

        我更想说的是,就是在大东门的个臭豆腐地摊,老鬼除了吃臭的外,还要喝辣的。那个年代,小商贩还不知道用甲醛来勾兑散酒,但在那种地方兜售的辣的,虽不会投毒,却肯定都是劣质酒了。

        也正是这些劣质酒,被老鬼喝下肚里,与胃里的盐酸发生激烈的化学反应,后果很严重,老鬼很生气。每每在这个时候,谁离老鬼近谁就常常会遭殃挨骂。

        要说起来老鬼也是个有知识文化的人,绝不会胡乱骂人的,只是在他2两下肚后,就会质问你一些无厘头的问题,只要一回答总是错的,然后才会骂你一通,如果不回答,就是态度问题。好在我门是特殊年代过来的人,对于这种状况也就见怪不怪了。老鬼总体来说是个很快乐的人,在很多方面总给人以启迪。

        有一次老鬼喝辣的喝多了,每当这个时候,同学们都不会忘记我。于是三五人搀扶着他到卫生间,老鬼就会触景生情地呕吐起来,立刻就有一两人逃逸。那一次,老鬼说要便便,大家三两下准备完毕,我一人端着他,老鬼在小便池就开闸了,这个时候我环视一圈人都跑光了,我都快持不住了,愤怒吼道:“人呢?!都跑光了!去你妈的!!”后来黄光来帮助收拾了残局。

        第二天,老鬼又回归常态,吃臭的喝辣的,该骂人我也逃不了。

        值得一提的是,常枫在散步过程中,对我和王永庆的发言总是说“你拉倒吧!”对老鬼就哈哈哈了。


从陈复礼到海明威

        除了便便的事情外,我更加感激老鬼的,不但是给我们聊古典音乐,还谈到摄影。其中关于陈复礼和法国籍里柯的侃谈,至今犹然眼前。

        老鬼给我们出示了这两张图片,一张是陈复礼的摄影作品《搏斗》,另一张是法国籍里柯的油画《美杜莎之筏》。

src=http___s10.sinaimg.cn_mw690_001v15Ztzy6H9fOSdHbf9&690&refer=http___s10.sinaimg.jpg

        陈复礼摄影作品《搏斗》


1b4c510fd9f9d72a2d48d311d82a2834349bbb8a.jpg

        法国籍里柯的油画《美杜莎之筏》


        这两张图片的视觉冲击力非同寻常,暗色调象征着人的苦难命运,这就展示了作品的主调和主题。

        陈氏的光影捕捉力超强,木船在浪花和乱云中飞渡,激烈的动感强大的力度,展现出坚韧不拔的意志人文精神。

        籍里柯的《美杜莎之筏》现存法国巴黎卢浮宫,取材于真实的海南事件,反映出路易十八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这个画面展示了海难的残酷,拼命上筏的150人最终只活了10人,突出表现了面对生死关头人性的阴暗和戾气,多数人自相残杀和啃食,但是那个被几个人托举这的红棕色肌肉饱满的人体,挥舞这旌旗般的红毯,代表着黑暗中的希望。从构图上看,还没有完全摆脱大卫那种舞台剧般的英武光明的人性之光,但是从不堪入目的尸横木筏,显然已经摆脱了法国新古典主义空洞的宣扬,进入了浪漫主义时期,甚至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浓重意味。

        但是,容祝平当年的介绍止步于上面这些画面。在后来的阅历和西方文艺的欣赏过程中,就陈复礼的《搏斗》而言,可能并不像老鬼说的那样,具有法国十九世纪那么复杂的风起云涌的社会元素,我觉得可能更加接近于美国的海明威的文学名著《老人与海》,那是一种简单明了的生命意志,也就是在面临命运挑战的时候,追求一种非功利化的价值取向。

        从海明威生活的年代看,涵盖了美国十九世纪末GDP超过英国成为世界老二,并且有经过了半个世纪到二战结束,才确立了美国的世界老大的地位。其背后,有一大批包括海明威在内的影响世界的文学、艺术、科学和宗教及哲学的世界级的人群。这可能在很大的意义上,为我们看问题提供了一种思路。

src=http___pic.enorth.com.cn_0_09_07_37_9073793_998559.jpg&refer=http___pic.enorth.com.jpg

        海明威及其《老人与海》


src=http___inews.gtimg.com_newsapp_match_0_4743594973_0.jpg&refer=http___inews.gtimg.jpg

        海明威名言


微信图片_20210314161021.jpg

        我2020年秋末在玉渊潭公园旁的昆玉河拾影。当时这个人在冰冷的河里划着皮划艇摔倒水里许多次,我被这样的场面感动,追随了一段,选了一个逆光角度,用华为P10plus拍了些照片。

        今天写了写近距离的臭气相通容祝平老大、老鬼,我想,这老兄在天之灵可能会发下怒来,也可能如同当年那样,嬉笑怒骂司空见惯,却能够四年不即不离走了下来。


老物件:火车票

微信图片_20210214160516_副本.jpg

*                                             *


贝多芬《命运》

阅读196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