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四围之北(下):蛇山上的岳飞亭
1980年9月,到了武汉,进了大学,就走进了中国近代史。这方福地,人文四围。
今天专门来谈谈蛇山山顶路中段必经的“岳飞亭”,再讲这个经典之前,先用一块美玉来说说战争对于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性。
妇好玉凤
先来看看1976年殷墟出土的妇好玉凤及关于妇好的甲骨文。
2013年,我在乌鲁木齐的新疆博物馆石器时代的细石器橱窗见到这只玉凤,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说那是3000多年前妇好的佩件。这说明我们的祖先在形象思维方面具有高级审美的自然禀赋。那么这只玉凤除了装饰外,还有没有其他象征意义呢?
《诗经·商颂·玄鸟》有诗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意思是有戎氏的女儿简狄吃了一只凤凰蛋,生商人始祖契。司马迁的《史记》也沿用了这一说法。由此看来商人崇鸟,也就是以凤凰为图腾。这就是源于神话,成于恢宏,也跟各大宗教一样。看来,我们批判唯心主义,对之却知之甚少。
上图文字中的“辛”就是妇好的谥号。
河南殷墟出土了10000多片刻纹甲骨,从识别出来的文字看,提到妇好的就有200多处。
2017年北京一带一路税收合作会议期间,我推荐并带了一些国家的税务局长及官员参观了首都博物馆。那一段时间,这里正在举办妇好墓出土文物展,与此同时,还在展览海昏侯出土文物。我告诉首博副馆长,觉得妇好展栏目设置非常好,不像海昏侯展览给人一种土豪的印象。她非常认同我的说法,说妇好展是刚分配来的博士精心设计的,再说妇好墓出土40多年了,有关研究比刚出土的海昏侯要成型得多。
妇好是商朝中后期中兴之王武丁的60多个配偶之一,美且善战,能够一次带兵13000人,拔五国,30多岁就死了,谥号后母辛。妇好之后又有后母戊生子继位,其子为其铸造了有名的“后母戊大方鼎”(以前叫“司母戊大方鼎”)。武丁之所以叫中兴之王,因其拔鬼方,就是北方草原上的大部落,还有说法讲是他引进了青铜器。
2019年我在国家图书馆参观甲骨文展,就有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那个时候已经很精美了。甲骨文是国图常展,从2015年至今都在展出。
现在的演绎,应该就是受到妇好玉凤的启发吧。
由此可见,“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语出《左传·成公·成公十三年》,讲的就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当中,与国家存亡生死攸关的大事,就是祭祀和军力,前者统驭人心,后者捍卫人心。
这样看来,近200年来我们国家羸弱颓废,连学习我们1500年的小弟弟日本都敢来烧杀淫虐搞“王道乐土”和“东亚共荣圈”,不就是我们精神萎靡国力军力不如人吗?
即使在中华民族最艰难的时候,如我前面图文上传的视频中百岁老人许渊冲说的那样:我们连北京大学都没有立足点了,只能到云南来,恨死了日本人了;也有蒋百里这样的人站出来说,“中国人是有办法的”。
岳飞亭
蛇山顶上那条步道的中部,有岳飞亭。先来领略一下岳飞1134年至1140年,以鄂州(武昌)作为抗金大本营屯兵7年,其间面对长江的心情如词云: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蛇山以前叫黄鹤山,后来的楼阁因山就叫黄鹤楼了。
蛇山顶上步道中间的岳飞亭,全称叫“岳武穆遗像亭”,建于1937年7月七七卢沟桥事件当月,是将岳飞庙废墟中的《岳武穆王遗像》碑移到蛇山现址,上面建起了这座岳飞亭,亭柱对联由同盟会会员,湖北人孔庚拟文并书写。上联是:撼山抑何易,撼军抑何难,愿忠魂常镇荆湖,护持江汉雄风,大业先从三户起;下联是: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奉谠论复兴家国,留得乾坤正气,新猷端自四维张。
原岳飞庙废墟中移过来的《岳武穆王遗像》碑及四字赞,是1582年明万历年间云南人张翼先纂写勒石,全文是:於赫维王,英风万古。穆穆其文,桓桓其武。壮志吞胡,精忠报主。肃瞻遗像,如熊如虎。浩气堂堂,八方按堵。翊我邦家,有秩斯祜。该石碑文革期间损毁,1981年照原样复刻树立。
1983年摄于岳飞亭
岳飞亭现状
1983年蛇山山顶步道
2019年蛇山山顶步道
蛇山山顶步道上的警钟
蛇山山顶步道中段的武昌首义炮台
1980年代摄于武昌红楼及孙中山像前
2019年蛇山烈士纪念园
蛇山东边的龙华寺,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老校区主楼相对
2019年蛇山步梯
2019年蛇山步道
岳飞亭,与中山路、千家街、首义路、彭刘杨路、张之洞路、武珞路、珞珈山以及烈士祠、武昌红楼和湖北图书馆,即以湖北财经学院(中原大学)为中心1000米内的这些中国近现代史的历史遗迹,我们在其中浸染了四年,不论走到哪里,他们都在我们的心中,并时刻提醒着我们: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
* *
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主演王人美
王人美
《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