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典音乐的忐忑
古典音乐,许多人一听就望而却步,认为高古难解,这种感觉是对的。
1968年我家旁的公路二队食堂外放映《钢琴伴唱红灯记》。那年头我们看坝坝电影(露天剧场),先要占位子,一般下午两三点钟就去了,搬块是头,大家都认;还有就是等片,新电影常常要等别的地方放映了几轮,凡见车灯晃动常常欢呼雀跃。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期待中终于迎来了传说中的新片《钢琴伴唱红灯记》!节目终于开始了:影片红底白字长长的宣讲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小孩子来说,这真是太长了;然后进入正题,一架钢琴,一个装灰色中山装的大人面无表情敲打琴键,然后革命者李铁梅、李奶奶、李玉和先后出场,直到结束。坏人呢?怎么没有坏人?高大全的正面角色都是相似的,阴险狡诈的坏人各有各的坏处。小时候看电影坏人真是个看点,没有坏人还叫电影吗?从此,记住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京剧。八个样板剧居然有六个是革命现代京剧,特别是那个《海港》,腻味透了,只记住里面喝汽水儿还有点新鲜有意思,我从小孩没有尝过这玩意儿。近些年来搜集到《京剧大考》,才从谭鑫培、梅兰芳等名角儿当年的录音中,领略到其中意韵。
跟京剧类似,古典音乐可能也被二传手弄糟了。
1982年一个秋天的下午,大学二年级的我,与其他十来个同学兴奋的迎来了平生中的好日子,聆听《天鹅湖》!那是在湖北财经学院新完工一年多的的13号楼半栋房子(另一半过些时间才修起来的)的一楼靠近卫生间的辅导室,班上老大容祝平香港的亲戚给他寄来柴可夫斯基《天鹅湖》卡式磁带一套三盒!就用我刚买的台湾产林格风饭盒收录机一口气听完了!有点晕,还有这样的音乐,耳目一新!随后,我们倡议成立了两个学习小组,一个是音乐欣赏小组,一个是计算机学习小组。老大变成了前者主讲,他给我们推荐了一本书《音乐欣赏手册》,那时刚看了日本电影《火红的第五乐章》,他就翻着书给我们讲述旅美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阿美利加》第二乐章,说是取材于印第安史诗《海华沙的故事》中英雄海华沙和恋人明丽哈哈的爱情……人的一生,最大的幸事就是在美好时候遇上领路的人。我们就是在最好的时节遇上了老大容祝平的。生命无常,老大已经西归20年了。
老大多才多艺,同学录的照片也都是他冲洗的
后来盛中国也来我校演出,听说是校友女指挥家郑小英请来的,这又加深了我们对古典音乐的良好印象。
古典音乐之所以拒人千里,可能就是音乐推介的路子有缺陷,如果一上来就高大上,抽象乏味,拒人千里。
二、亲近古典音乐
西方的古典音乐脱胎于悠久的基督教信仰,早期的音乐就是在教堂生产加工的。承蒙数字时代的网络通信,我们今天就来简单介绍一下古典音乐自产生开始不同时期的图景和声音。
根据英国留声机杂志推荐的800年来150名作曲家、演奏家和指挥家,先按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代、古典主义时代、浪漫主义时代和二十世纪及以后音乐六个时期大系,每个时期听一段有代表性的作曲家的曲子,随后的文章将选择一些作曲家单独介绍。
除了根据英国留声机杂志的推荐,我还将音乐发展史和其他艺术发展,乃至社会政治运动结合起来,增加了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一锅炖了,目前还很少有人这样干的,他们太专业,我却太凌乱。直观适合就好。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更是人的一种感性能力,所以说多了就犯忌,语言文字无论如何也追不上上帝的声音、妈妈的心跳和呢喃。以后只是对一些背景情况作文字表述,对音乐本身,少说为佳,听就行了。
古典音乐发展的六个阶段
1、中世纪时期
得益于公元七世纪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整顿和收集宗教歌曲,多为单声部,就是一个调调,像陕北民歌。
音频:宾根的希尔德加德
中世纪音乐所处的时代氛围除了所谓“黑暗的一千年“外,还包含一个骑士时代,有点像中国先秦”士“的君子时代。孔子言:古之君子,听其言即可;今之君子,听其言还要观其行。在那个骑士时代,骑士亡命天涯奋斗一生,可能只是为了曾经给心中女子一语承诺。按现在的说法,就是人傻力气多。
2、文艺复兴时期
音频:加布里埃尔
文艺复兴是欧洲的黎明时代,有文化三杰但丁及其《神曲》、卜加丘及其《十日谈》和彼得拉克及其《诗集》;艺术三杰有达芬奇及其《最后的晚餐》、拉斐尔及其《雅典学院》(同一时期中国有齐桓公的稷下书院)和米开朗基罗及其《大卫》。
3、巴洛克时代
音频:蒙特威尔第
这一时期的音乐人性绚烂,特别是亨德尔为阉人歌手谱写的曲子,哀怨悲戚,我们看到了更多的人文情怀。
4、古典主义时期
音频:舒伯特《小夜曲》(就是在人家窗户下面撩妹,常常被泼水。)
这个时代,经过了文艺复兴的人性苏醒,加上巴洛克时代喧闹的过犹不及,精英们需要规范和回归到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和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性和追求艺术的范式。海顿的《皇帝交响曲》成为后来的德国国歌,希特勒用,现在还用。看来我们对西方的理解真不能简单站在我们的感觉感知上。
5、浪漫主义时期
音频:比才《卡门》
这个时代太浪漫了,每一个作曲家都可以单章介绍。
6、二十世纪及以后的音乐
音频:韦伯《歌剧魅影》
韦伯还有《猫》。
看图听音乐可能是感觉感知古典音乐的好办法。如果你压根就抵触,最好还是远离它,这样你的心情就会好一点。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数字时代和网络技术,我们放在网络上的文章,无论自己按网站,还是《美篇》等等,随时可以修改,时期具有生命,活起来了。缺点是,如果人水性杨花,写的东西也会是莫衷一是。什么时候编写一本”活的书“,现在写的东西,也可以称为未来之书的提纲和概要,生命不止,书也就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