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同途
(卫星上天-科学课堂-太空授课-天宫课堂)
谨此,献给少年。
含天地之气,星辰大海之志,一定要给青少年孩子们看看,我们是怎样的来路。
1900年,时值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见国之凋敝,存救亡圖存之志,开启民智,遂作《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抚今追昔,时日异也。从科学的春天,到天宫课堂,蔚为壮观。
我见祖国科学发展的六个瞬间:
1、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传回来的《东方红》乐曲
2、1999年杨振宁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演讲
3、2001年 李政道在人民大会堂《物理的挑战1》
4、2013年6月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
5、2021年12月9日神州十三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天宫课堂》第一课
6、2022年3月23日神州十三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天宫课堂》第二课
* *
1、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传回来的《东方红》乐曲
1970年春天的一个晚上,我去遵义丝织厂职工医院二楼右斜对楼递口的针药室打针,布医生趁我不注意将针药狠狠推注完毕,疼得我半天缓不过神来,那时我十一岁半。后来我找准机会就去给她的二儿子,比我小几岁的田二胖(mang)算帐,每次见到都要叫他讲一遍他爸爸田喜兆骑在他妈妈身上打的她学猪叫…我记得,就是在打针那个时候,布医生还同几个叔叔孃孃还兴高采烈收听我国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广播,里面发回的噪音中隐约听到的《东方红》电声乐曲。后来才知道那是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时间是1970年4月24日晚上9:45。
现在想起来,那应该是全国人民心情激越的时刻,但我看着大人们激情满怀只是觉得好玩,后来想起此事才有了共情的。那确实是一个令人激动的瞬间。
细想起来,自1970年布医生给我打针那次算起,每每想起来就会使人振奋的科学大事的场景,起码还有三个。今将其辑成图文奉献给即将到来的国庆节。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及其传回来的《东方红》乐曲。
2、1999年杨振宁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演讲
1999年杨振宁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演讲
3、2001年 李政道在人民大会堂《物理的挑战1》
2001年 李政道在人民大会堂《物理的挑战1_》
4、2013年6月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
2013年6月神十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
5、2021年12月9日神州十三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天宫课堂》第一课
2021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
6、2022年3月23日神州十三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天宫课堂》第二课
2022年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
自古英雄出少年,这组照片具有划时代的震撼力
科学史话中的人和事: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同途
在杨振宁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也想起2017年在北京"一带一路"国际税收合作会议期间,各地借调来工作的小朋友们在首都国际机场见到杨翁伉俪细节的情形,趣味横生。
作为另一个更加宏阔的视角,今下载转发杨振宁和邓稼先哥俩不同时期的照片、杨先生一百岁在清华的讲话全文以及50年前邓稼先同志给杨先生的书信愿件照片及文字,以表示对他们,以及他们所代表的杰出和卓越的炎黄子孙的崇敬。
自从有了包括他们在内的几代人的奋斗,中国人已经不低贱和被忽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忆峥嵘岁月稠
一代又一代,生命不息,奋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