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75星洲记事2新加坡:百事新鲜和认知李资政

王更生
2021-12-08



公务员75星洲记事2新加坡:百事新鲜和认知李资政


        我们到新加坡的次日凌晨,也就是1988年12月3日天刚亮的时候,我和朱明明、卢云三人起的最早,就去街上遛弯去了,这里的早晨很静,看得出秩序井然。我们走进了居民区,见到了许多的平房或两三层的别墅,每家都有车和草坪。许多人家都养狗,在不见人的清晨,狗见了生人就叫个不停,宁静中的狗叫,显得特别响,还有回音。后来新加坡的朋友告诉我们,我们去的是属于富人区,平民都住在像我们这样的高楼里面。


百事新鲜

        我们居住的美世界中心,是一个中型居民点,有若干栋二十多层的高楼,不出街就能够进入楼下的一片封闭的商业中心,开着空调,一年四季恒温。商业中心里面都是私人商贩,有些是印度人、马来人,但多数还是新加坡华人,他们几乎都信宗教,其中佛教和基督教居多。我还见到一个华人在店里的神龛上摆了一排各种信仰的神,有佛像、基督、圣母、关公,我问他究竟信哪一个,他说都信,神都是教人行善的,我觉得很有道理。这里的商贩的服务态度很好,说话十分和气,除印度人外,几乎都会讲华语。商业中心里面,到处都贴有“请多讲华语”、“多讲华语,谢谢”、“人人讲华语,皆大欢喜”等等。这里使人倍感亲切,比广东好多了,比广东更像中国。

1_副本.jpg

        走上街去,我们说来自中国,人们都当我们是台湾人,他们对台湾人很尊重。


国情民情

        真正开始一块儿过起日子来,问题就层出不穷。首当其冲的就是钱太少的问题,大家都对我们的生活费之低深为叹息。我们这个时候就开始讨论起我们出国的费用方面的事情,大家都是搞经济工作的,算账的本领超强,算来算去,就把人算得十分郁闷。事情是这样的:按照中引办出国到新加坡的食宿生活费用标准,每人每月550美元,由于新加坡税务署徐籍光署长为我们免费提供两套住房,我们就得从550美元中扣除270美元的房租费,这样一来,每个月每人发到手里面的钱就只有280美元了。如果全额发放给我们,由我们自己去找住宿,我们就可以租一套四室一厅的住房,八个男同志住在四个房间里,两个女生住保姆房,这样下来的话,每人每月只需要花120-150美元就能拿下来,每月能节约130-150美元,相当于我们在国内一年多的工资收入。所以,我们真的感觉到徐籍光署长不了解中国国情民情,帮忙没有帮到点子上,我们深感郁闷。这里必须说明的是,新加坡组屋里面的保姆房是自带卫生间的一个独立空间,两名女式去住并不亏。而我们现在居住的两个套房里面的保姆间就空闲着白白浪费了得,之所以没有人搬进去住,可能只是因为听起来不好听罢了。

新加坡组屋.jpg

新加坡组屋


想入非非

        尽管如此,贫穷挡不住我们来这里放眼看世界的欲望,物质方面的短缺精神来补。我们2402这边都是男同志,大家就设想在我们这套公寓弄台录像机,有两个人说在新加坡有朋友,可以去借一些录像带来开开眼界,这对已十分拮据郁闷的业余生活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很大的补偿和改观了。虽然我们都是成年人,但对西方影片中的色情内容和性方面的东西还是充满好奇的,我们已经感觉到中国文化在这方面太封闭了,只有高度发达的日本先走了一步。色情和性方面的力量,可能要比许多信仰的力量还要大,还要厉害。但后来因为大家在搭伙吃饭等一些事情上吵了几架,借录像机的事情就不了了之了。

苍老师.jpg

日本的苍老师


骨感现实

        1988年12月5日,是我们到新加坡来的第一个星期一,也是我们第一天去新加坡税务署。黄先生给我们介绍了税务署内部组织结构和工作开展等情况后,还请我们在保密宣誓单上填写了自己的名字,我们都觉得这件事十分新鲜,大家都偷着乐。新加坡税务署隔我们居住的武吉之马路上段的美世界中心有17公里,大家都在为上下班时间和乘坐公交车的开支发愁,每天来回乘车要花掉4个新币左右,相当于22元人民币。那个时候,我们每花一块新币,都要按1:5.5折合成人民币再算一遍。

src=http___nimg.ws.126.net__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0804%2F4194f997j00qxajn10020c000xc00m5c.jpg&thumbnail=65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refer=http___nimg.ws.126.jpg


认知莱佛士和李资政

        新加坡税务署是在一个叫Fullerton的广场邻海一边的一栋酷似教堂的老式建筑Fullerton Building里面,顺着海边再往前走几百米,就是新加坡象征的能够喷水的白色鱼尾狮巨像了。我们每天上班都要经过新加坡维多利亚剧院,剧院正前方有一座十分醒目的外国人黑色青铜塑像。后来才知道,这个黑色的白人老外叫史丹福莱佛士(Stamford Raffles),拥有贵族爵士头衔,1819年在此发现和开埠新加坡,1919年新加坡举行开埠100周年纪念庆祝会时,铜像就从其他地方迁移到今天的这座维多利亚剧院前,以前这座铜像在驳船码头北部(North Boat Quay),据传当年莱佛士(Raffles)在那里登陆新加坡,现在的人们称其为莱佛士登岸遗址(Raffles' Landing Site),旧铜像搬走后,又树立了一座仿造的。

微信图片_20211208113150.jpg

        我们每天都要经过的维多利亚剧院前的莱佛士铜像,总是把我们带入新加坡立国的历史中,首先避不开的就是新加坡前总理,时任新加坡资政李光耀了。李光耀就是从莱佛士书院毕业后就获得了大英帝国女王奖学金去了英国剑桥大学读法律的。这种日复一日的过目,总使我们有一种历史的代入感,使我们时常去关注李光耀和他领导的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及其治下的新加坡何以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转口贸易中心、石油加工中心和亚洲四小龙的。简言以蔽之:廉洁、人民和行动。后来许多新加坡朋友告诉我们,他们的生肖是香蕉,他们新加坡人都属香蕉,意思是:皮儿是黄色的,心儿是白色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才认识到,新加坡华人与我们中国人是两回事,除了长得跟我们一样,比两广的人还要更接近中原人外,思维方式和价值判断都是西方式的。这就难怪1987年在北京海淀区人民大学旁边的空军营建大队门口的税务总局外宾接待室金鑫局长与徐籍光会谈间隙,谈起南京大屠杀30万人,他说是假的;谈起税务专管员到企业征税和协调市场促产增收,他就说是腐败,这些奇谈怪论的原因,就不难理解了。

李光耀.jpg

莱佛士和李光耀


eps5529.jpg

1989年初在维多利亚剧院前的莱佛士铜像前


李光耀的几个视频


李光耀编写自传书籍,将中国篇章放在首位,可见重视程度


1963年李光耀面临国内乱局巨大的威胁而对人民发表演说,突显强人风格


李光耀促进新马合并,最后结局是新加坡被逐出马来西亚联邦,却让他在镜头前伤心落泪


李光耀晚年对世界的预言:欧元区解体,日本走向平庸,印度困难多


古诗释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承蒙老税工周维平兄指正,图文构架略作修善。

阅读275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