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76星洲记事3新加坡移民局的一课

王更生
2021-12-09



公务员76星洲记事3新加坡移民局的一课


找组织:到中国驻新加坡商务处报到

        由于中国和新加坡是1990年建立外交关系,在此之前,两国间就只有互设商务代表处,办理普通的商务和出国签证事宜。

src=http___gss0.baidu.com_9vo3dSag_xI4khGko9WTAnF6hhy_zhidao_wh%3D450%2C600_sign=53ca9e54e550352ab1342d0c6673d7c4_267f9e2f0708283876094df7b499a9014d08f1c9.jpg&refer=http___gss0.baidu.jpg

        1988125日,我们除了去新加坡税务署之外,还在高世星团长和杨世泽副团长的带领下,到我国驻新加坡商务代表处黄代表那里去报告工作,这也是出国长期学习的团队的例行工作,新加坡税务署的黄吉生先生等也陪同我们前往,团里部分同志有一些异议,这种不满的情绪,在晚上开会的时候略有表现。


内部主意多意见多

        有一半的人对团里制定的财务规定提了意见,主要是针对管钱的人不能买菜,买菜的人不能管钱,认为应该对大家以更多的信任。没过多长时间,随着矛盾的增加,大家就分灶吃饭了:两套住房的同志们伙食各自分开,2401由高世星团长负责,2402由杨世泽副团长负责。其实,当年每个月每人掏出来的一百多美元,合起来也不过一千美元,但却是巨款了。

        我们这一伙人,从广州到新加坡一周以来,看上去好像都是对购买礼品、伙食安排以及对外交往之类的很具体事项的意见分歧,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大家都是原单位的领导,突然成了被领导,心理上便有诸多不适。在此以后的一些不是问题也成了问题,根源也就在此。两位团长接过的这副担子并不轻松,往往是费了力不一定讨好,如果工作安排上稍有偏差,后果就比较严重。每一个人都是不省油的灯,要在半年以后把这支队伍和平、友好、安全地带回国内,真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既要靠人格的力量,又要靠智慧,苦活累活带头干那还是必须的,这也是历来大家都怕当团长的主要原因。

src=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_images_20170912_f089e36013e844519aad1760230834ca.jpeg&refer=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jpg

意见和问题考验领导

        12月6日轮到徐光伟煮饭,就遇到了点麻烦。我下班以后我先去了书店,所以最后一个回家吃饭。由于小徐做饭可能菜有些少,有些同志吃得太快,吃得慢的人就有些怪罪徐光伟,使她很不高兴,在言语中表露了出来。晚上高世星团长过来批评了小徐,害得她很伤心地哭了一场。

        其实这件事情,也是大家借题发挥,表示对团里工作的不满,要刷存在感,无事也可以生非。

src=http___img.51miz.com_Element_00_89_44_74_16ba9425_E894474_ac11d40b.png!_quality_90_unsharp_true_compress_true_format_png&refer=http___img.51miz.jpg


移民局的一课

        126日下午,新加坡税务署的张淑英小姐带我们去移民局办理延期签证,因为我们在北京新加坡商务处办理的只是短期访问的签证。事先我们已与新加坡税务署协商同意,顺便安排我们参观新加坡移民局和进行简单的座谈。

        当新加坡移民局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按税务署的指令文件阻止人员出境,并出示税务署文件时,出现了极其戏剧性的一幕:

        我们团:税务署签发的文件你们也执行吗?

        移民局:请问先生什么意思?我不太明白。

        我们团:就是税务署有权向你们发号施令吗?

        移民局:我们都是一个政府啊,不可以不执行。

        新加坡移民局原来是这样理解政府职能的,并在实际的工作中就体现出来。反之,如果新加坡移民局需要税务署配合工作,也会在新加坡法律的框架下得到协助。这对于习惯了各部门间权力壁垒,职责不清画地为牢互相扯皮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上了一课。

src=http___www.qzql.org_img_attachement_jpg_site682_20171103_3464a92649491b660e5f57.jpg&refer=http___www.qzql.jpg

        虽然在1988年新加坡移民局就给我们狠狠上了一课,但是真的要学到人家的那种治理方式和理念,还需要一定时日。


回家的感觉

        下午3:40左右,我和李晓军去设立在新加坡金融中心的中国银行办理存款业务,因为熟人关系,我们带的旅行支票可以免收管理费。异国他乡遇故知,哪怕是在国外的中国人生活和工作的圈子,思维习惯和办事的方式,又回到了十分熟悉亲切的江湖之中,看来中国和新加坡确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办完旅行支票存款,一时间又有回家的感觉,有关系就是好办事儿。

src=http___ww4.sinaimg.cn_large_763fb12bjw1epvwn40950j20dc08v74x.jpg&refer=http___www.sina.jpg

        中国有自己的特色和治理模式,任何盲目套用别国的经验和做法,可能都会事倍功半,甚至无功而退。

阅读165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