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78星洲记事5我们熟悉的新加坡税务署人员及新加坡简介

王庚生
2021-12-11


公务员78星洲记事5我们熟悉的新加坡税务署人员及新加坡简介


        说起来很难想象,中国和新加坡这个华人占70以上的国家1990年才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在此之前,也只是1981年才互设商务处,两国的外交和商务关系,要比我们想象中的要晚得多。这方面的情况,我将留在本文后面简单介绍一下,总体的感觉十分新奇。现在介绍一下新加坡税务署与我国税务总局的工作联系,以及我们到新加坡后比较熟悉的税务署人员。


两国税务当局工作开端

        1985年5月16日,中国财政部税务总局金鑫局长与新加坡税务署徐籍光署长就《中新两国互免航空企业运输收入税收》进行换函确认,随即交往日益频繁,我国财政部税务总局从1986年起,正式聘请新加坡税务署徐籍光署长为税收顾问。

12.jpg

        1987年,税务总局牛立成副局长、对外税政处陈联波处长和邱军陪同徐籍光夫妇登天安门城楼。

12--.jpg

        1988年,税务总局局长金鑫会见新加坡税务署署长徐籍光和夫人。前排左起:徐继光夫妇、金鑫、王霞飞(新加坡税务署,徐籍光的助手)夫妇;后排左起:陈联波、曲洪超、吴畏、黄明光(新加坡驻华商务处首席代表)、牛立成、王选汇、邱军、王裕康。在此期间,两国税务当局已经开始商榷由新加坡为中国税务局培训高级税务官员之事,并于同年年底实施。当时商定的计划是,中国税务部门派出十人到新加坡税务署工作学习半年,再到英国或者美国半年,后调整为到美国哈佛大学留学或者参与美国国内收入局为期四个月的培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该计划只执行了在新加坡的一半。


我们在新加坡期间熟悉的税务署人员

        我们在新加坡税务署工作学习期间,比较熟悉的税务署人员分三类:第一类是税务署署长徐籍光、副署长陈文英即徐籍光署长的助手王先生;第二类是负责我们学习和生活管理的税务署高层管理人员黄先生、张瑞英小姐和刘宝珠女士;第三类便是为我们提供日常帮助的税务署工作人员了。

        必须说明的是,在新加坡的精英人士,其主体都是西方文化熏陶出来的华人,特别是到英国著名大学留学归来者。除此之外,起码都是在英联邦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经过系统地学习和工作的人员,我们熟悉的税务署人员,几乎都是这样的人士。


徐籍光署长、陈文英副署长及徐籍光署长的助手王先生

        上述三人,我们并不常见,只是在每个月例行活动的时候,或者是受到他们的邀请参加特定活动的时候才有机会见面。


徐籍光署长

        徐籍光一看就是一个很厉害的人,属于政务官员,在新加坡普通人中的影响力仅次于李光耀,是新加坡名气最大的两个人了,爱李光耀,怕徐籍光。

        在新加坡,人们最怕的是坐牢和税务罚单,坐牢不常有,税务罚单可是一不小心就来了。按照英文fine 的字面是好的意思,同时也是罚款处罚,这一听起来就是中土文化的传承,犹如孩子不打不成器。新加坡英语常用表达是:Fine people to make them fine,直译就是“把他们罚成好人”。前一个fine是动词,意思是处罚,作谓语;后一个fine是形容词,作宾语补足语,意思是好或者好人。

徐籍光署长.jpg

新加坡税务署徐籍光署长


陈文英副署长

        陈文英副署长是徐籍光署长的得力助手,属于业务官员,后来成为徐籍光的继任者。

陈文英副署长1.jpg

陈文英副署长

img619.jpg

        1991年,新加坡税务署陈文英署长到深圳参加国际税收研讨会。左起:余宏凯、佚名、陈文英、莱昂修(美国国内收入局国际税收副局长)、王更生。


王霞飞,徐籍光署长的助手

税务署官员.jpg

徐籍光署长的助手王霞飞


黄吉生先生、张淑英小姐和刘宝珠女士

        负责我们学习和生活管理的税务署高层管理人员,他们既是税务署署长意志的下达者,又是税务师日常业务工作的综合性事务管理者和税收专家型人才。


黄吉生先生

        全面负责我们全团的工作,凡是我们团组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要求,都通过他来转达,待人十分和蔼。

黄先生2.jpg

黄吉生先生


张淑英小姐

        新加坡税务署高层及税务专家和国际国内税收业务负责人,在税务署威望极高。

张瑞英小姐1.jpg

张淑英小姐

img774.jpg

        1997年我参加了在越南河内召开的OECD增值税及国际税收研讨会并发言。在这一次会议上,就见到了新加坡参会代表张淑英小姐,故人相见,十分亲切。


刘宝珠女士

        刘宝珠女士也是新加坡税务署高级管理官员,我们十分聊得来。她以前是从马来西亚来的,据她讲,刚来的时候几乎一点不会华语,后来她就拿很多台湾和香港的电视剧录像带来看,并强迫自己不要去看字幕,不到一年,就能够十分流利地运用华语了。

刘宝珠女士2.jpg

刘宝珠女士


其他工作人员

        我们在新加坡税务署工作学习的半年里,还接触了其他一些工作人员。这么过年以来,已经记不起他们的名字来了,但是每次翻开老照片,32年前的那些场景以及其中的她们,总是使人有一种暖暖的感觉。

eps5555_副本.jpg


税务署其他工作人员

        看到这里,你发现没有,新加坡税务署除了署长意外,其他各个层级的管理人员女士居多。那是因为新加坡国家小,国际环境极其险恶,每一个男人必须服兵役,这就导致了新加坡男人不论是到政府机关还是企业工作,其文化程度都要比女士低很多。感谢我们的祖先为我们打下如此基业,拥有十分辽阔的战略纵深,我们不需要每一个男人服兵役。


新加坡税务局网站

        新加坡税务署现在已经改叫税务局了,今天打开该剧的网站,无形中就有一种亲切之感,这都是时光留给我们的珍贵礼物。

        新加坡税务局网站首页第一句话就是:Who We Are,意思是“我们是谁”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

Home.png

新加坡税务局网站首页


关于新加坡及英联邦

       以前的图文谈到过,新加坡是1819年英国爵士史丹福莱佛士(Stamford Raffles)发现和开埠,自此以后两百多年来,新加坡先是英国的殖民地,后来是一个叫做英联邦的国际组织成员,至今如此。

        英联邦,英语Commonwealth of Nations,是一个英国主导的国际组织,由53个 独立主权国家和属地所组成,成员大多为前英国殖民地或者保护国,现任英联邦元首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还身兼包括英国在内的16个英联邦王国的国家元首,此16国构成了一个现代版的共主邦联。

微信图片_20211211140234.jpg

英联邦徽标

微信图片_20211211140245.jpg

英联邦国家和地区

微信图片_20211211140251.jpg

英联邦成员旗帜

微信图片_20211211140239.jpg

英联邦洲际分布

微信图片_20211211140225.jpg

        英联邦成员中以英国国王为国家元首的国家和地区(黄色)。

        看了英联邦徽标及其在世界地图上的分布,你就会知道这个曾经的日不摸帝国当年有多么的辉煌,如果乾隆爷在1793年会见英国使臣马嘎尔尼的时候不那么端着,睁大眼睛瞅瞅这个奇装异服的西洋鬼子,或许就能够免去大清帝国47年后被人家的一顿胖揍了,那又是什么景象呢?历史不能假设,国家跟人一样,不能好事占尽。

        大英帝国这个老牌儿的帝国主义国家已经日薄西山,其恢弘已然渐行渐远。但是其日不没帝国的魅影仍在,凡是英联邦的国家和地区,讲的是英语,不论是公法还是私法,比如会计师、律师资质标准,还是英联邦的,这可是现在的联合国(UN)、世卫组织(WHO)、世贸组织(WTO)这些没有什么约束力的国际组织无法比拟的,漂亮国动辄越过或退群,而英联邦,要退群就不改变语言、另找法律体系、另寻文化归宿,而莎士比亚、牛顿、达尔文这些已然的老祖宗,又在哪里可以去找到类似的呢?所以,千万别像度娘那样,把英联邦于别的什么国际组织混为一谈。也请记住:如今印度这样的英联邦国家,起于我国的领土争端的那条麦克马洪线,就是1914年由英国人威廉·亨利·麦克马洪(Henry McMahon)埋的雷,并以其命名的。这些老谋深算的发达国家,即使是退去的时候,也看得很远,也跟当年尼克松和基辛格留下一个钓鱼岛的尾巴让你们几十年以后还要扯一样,这就是大国的兴衰。

        新加坡是英联邦成员之一,新加坡人虽然长得跟我们一样,但是正如他们所言,他们的精英都是属香蕉的,皮尔是黄的,心儿是白的。

阅读271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