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台寺雪霁
北京雪后,邀约同事田梅花到北京戒台寺或潭柘寺赏雪摄影,记得上一次还同姜莉来过,也是参观和午间进素斋,那又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
戒台寺,座落于北京市门头沟区马鞍山麓的京西古道,距市内的中华世纪坛25公里。
该寺为唐武德五年,即公元622年始建,也有说始建于隋代,至今已经1400余年。时名“慧聚寺”,明英宗年间,太监王振请皇帝为该寺赐名,改“万寿禅寺”,为历代戒行高僧隐修古刹,内有全国最大的佛教戒坛,颁授佛门最高戒律菩萨戒,曾藏有辽代道宗皇帝亲笔抄写的金字《大乘三聚戒本》,历朝有多位皇帝到此进香礼佛。自明代以后,戒台寺开坛授戒须有皇帝敕谕。
戒坛殿门额“选佛场”三字为袁世凯手书,古刹圣地能留下其墨迹弥足珍贵;戒台正面望额"树精进幢"是乾隆御笔,算得上这位多产皇帝的一副佳作;莲界香林”也是乾隆所书,所见有异乃性情耳。戒台顺时针四周绣龙幕帘上有"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和"有漏皆苦"四方佛教镶金题额。此中森严圣地里的精深扁额,每一个字都发人深省,皆归化大千世界甚深心力。
戒台寺中有牡丹园,为清恭亲王奕忻养疾避难十年间修葺,用朱自清话说这是一个值得流连忘返之处。
“选佛场”两镶的大悲殿和明王殿,陈列山东青州龙兴寺1996年10月出土的北齐(北魏佛至北宋间)教造像若干,该发现和出土,被誉为改变世界美术史的重大发现,除了戒台寺陈列的佛教造像外,上海博物馆也拥有一批精美的青州龙兴寺出土文物。1997年潍坊全国税收征管会期间,曾带会务文件组的杨红建、任荣发参观刚发掘出来的这批佛教造像,深感与古希腊造像异曲同工,叹为观止。
在佛教造像的历史中,魏晋后有个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佛教艺术的一个大分水岭,晋亡中原汉族社会解体,南北朝战乱不断,也开启了中国南北民族大交融,佛教造像也受此影响产生明显变化,从以前的“秀骨清像”、“吴带当风”的汉化形象,转化到“浑圆丰肌”、“曹衣出水”的西域风格,其中尤以北齐的佛像最为精美,青州和邺城发掘到的北齐佛像都堪称世界文物精品。
戒台寺中原有千佛阁,上世纪六十年代为修天坛斋宫而将其拆除,取其木料,千佛阁便成废墟,原有一千多尊石雕佛像文革中尽遭毁损,如今千佛阁正在重建,但千尊佛刻总难恢复。
寺内午间供应素斋。
京西门头沟马鞍山麓
戒台寺雪霁
戒台寺雪霁
选佛场大殿
选佛场门楣
戒坛正面
戒坛左侧
戒坛背面
戒坛右侧
戒坛楹联
戒坛楹联
乾隆手书“莲界香林”
弥勒佛
山东青州龙兴寺出土北魏造像
山东青州龙兴寺出土北魏造像
盘龙木雕
白皮松
田梅花同事仰望圣树
九子白皮松
九子白皮松
蟠龙旌柱
佛境阶梯
双塔
双塔
树抱双塔
戒台寺局部
王更生
戒台寺局部
戒台寺雪霁
戒台寺局部
千年银杏
戒台寺牡丹园
1400年古树
知恩报恩广场
戒台寺素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