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和婆婆的箸子

王更生
2022-02-04


《筷子》和婆婆的箸子


        近几天,微友又推送了央视那个5分钟的公益短片《筷子》,每次见到,都会被其浓浓的乡土情结感染,以至于热泪盈眶。筷子是属于我们这个民族自己的方土血脉,凡深受中华儒家文化影响的方外之地,也都习用筷子。     


央视公益短片《筷子》

        《筷子》是2014年春节前夕,由我国台湾导演孙煜菁执导、澳门创意人莫康孙策划,专为央视公益广告栏目制作的宣传短片。莫康孙说:“我觉得每一个人的家,都会有独特的味道,你一到家门口就会闻到,这是本性。但是味道很抽象,不能用视觉语言表达,继续从这个方向去想,我们找到了筷子这个元素。筷子是全世界中国人都用的……这个筷子会带领我们找到各种味道,不管这个味道是酸甜还是苦辣。”

20273fa7f3654acca5a5feb207bd45b8.jpg

       一个5分钟的短视频,居然就把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启迪、传承、明礼、关爱、睦邻、相守、思念、感恩这八个宏大主题生动展示,制作人的文心匠心可见一斑。

        如今的中国人,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彼此是否相识,只要手举双箸相见一笑,内心深处就会升腾起一种亲切感,一种归属,这就是文化的魅力吧。


筷子的发明及流传

        关于筷子的发明,流行的说法起码有三种:一是姜子牙受神鸟启示发明了丝竹筷;二是妲己为讨纣王欢心而用玉箸作筷;三是大禹治水时为节约时间以树枝捞取热食而发明了筷子。

        据靠谱一点的《韩非子·喻老》记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意思是妲己为了魅惑商纣王,献上了象牙筷子,这件奢靡的事把箕子吓坏了,他预感到商朝覆亡的命运,就率部众远走高丽,成为朝鲜人祖脉中的一支。按照这一说法,3000多年前的中国就已经出现象牙筷子了,民间使用木竹为箸,也就是一件符合常理的事情了。cc8ac53e489145ff8e2844fd2b55163a.jpg

        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是中国人的传统定制按照我们现代人习惯度量单位,筷子七寸六分25.33厘米,相当于B4打印纸的短边长度。日本、朝鲜和东南亚的筷子稍短,都因习俗略有差异。


婆婆的箸子

        小时候,我的婆婆(祖母)称筷子叫箸子,长大以后才晓得,在中国古代文献中,筷子就称为箸,这就是我产生了一些关于祖先血脉传承联想。

80c02ae4b4a34058b372ad0506bb0f3a.jpg

        从先人故地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新会镇《王氏家谱》得知,我们王家的元祖是周灵王太子晋,字子乔,山西太原籍。我们王家的祖先中进入中国历史的还有东汉的王允。我家这一支王姓,在东汉末年从太原迁徙至江宁府江宁县,就是现在的南京;元朝的时候再迁入蜀,也就是上述地点。王氏进入蜀地兴盛后制定了家谱,到我的父亲这一代,按登字辈算,已经历了36代人。

        2007年,我和王裕康、周怀世还到过山西晋祠的王氏祖庙,那里还供奉着王子乔的造像和灵牌。周怀世之所以也与我们王家沾边,是因为他的母亲也姓王。

        我的婆婆一辈子就没有叫过筷子,都是叫箸子。看来,祖上来到四川世代务农,数百年间,还是保留和传承了一些中国古文化的元素了的。

        中国人在传统中就讲究慎终追远,这是我们生生不息的祖宗信仰。小时候我们还经历了与传统文化彻底决裂的破四旧,那个时候我上小学二年级。就在我们小学附近的马路对面的山下,有一口很大的方石水井,叫海风井,曾听老人们说,水井直通东海,井里可以听到东海的波涛声。那里曾经是一座庙,到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就只剩下庙里的一个亭子了,很好看。后来见到男女老少一哄而上去把那个亭子砸毁了。我见到一个高年级的手中拿了一块白色碎片,口中喃喃道“海螺面做的”。中国人如果不信仰祖先,刨掉祖坟碑碣,那就真的没有什么信仰了,就只有信仰钱和权了,后果触目惊心。

婆婆.jpg

1978年与婆婆


        启迪、传承、明礼、关爱、睦邻、相守、思念、感恩,就是我们的文化传承,就在一双筷子之间,一双箸子之上。

阅读84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