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个人权利的松动:
两则关于音乐家离职的美国新闻报道
自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人道主义灾难举世瞩目。这也使我想起了海湾战争、波黑战争、阿富汗战争,都是大国和国际集团对主权国家的国家主权的公然侵犯。我们这些普通人,不太懂国际政治,但却能够对五十年来的战争创伤及由此产生的难民深感同情。我们在家里,停一次水、断一天电都会甚感生活之不便,那些几十年来冰天雪地里的难民不知道是怎么过的。
以前的事情,我们只能从内心悲欣交集。但是这次俄乌战争后的西方各文明发达国家对音乐家和艺术家个人的压制和解职,着实使我被震惊了。特别是前一段时间我还为文介绍过的世界级著名的俄罗斯指挥家瓦莱里·捷杰耶夫先生被解职,使我思考一个我们从改革开放以来学习到的西方发达国家近现代思想史中被奉为圭臬的言论自由在基本人权中的重要地位,如1789年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宣言》和179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条,都把言论自由列为首要的公民权。
我的理解是,言论自由权,既有自由言论的权利,又有保持沉默的权利。这是基于西方个人利益至上、维护个人利益的天赋人权基本原则的逻辑拓展,其核心是:公权不能侵犯私权。
看来,自法国和英国启蒙运动以来的一些基本原则,已经面临挑战。出于对我十分热爱的音乐的热爱,以新闻报道为主,我还制作了一个音乐短视频,这只是一个音乐粉丝的一孔之见。
据《华盛顿邮报》2022年3月1日报道:
德国慕尼黑市长日前表示,慕尼黑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瓦莱里·捷杰耶夫( Valery Gergiev )已于本周二被乐团解雇。而这名俄罗斯指挥家被解雇,原因是他拒绝谴责俄罗斯总统普京。
慕尼黑市长迪特·莱特(Dieter Reiter)在一篇新闻稿中称,在向这位68岁的著名俄罗斯指挥家下达“谴责普京”的最后通牒之后,他本人做出这一决定的。当捷杰耶夫被要求必须在周一(2月28日)之前谴责“普京对乌克兰发动的野蛮战争”时,他仍拒绝这么做。莱特声称自己别无选择,只能解雇这位指挥家。莱特还称,他终止了与捷杰耶夫的合同,尽管此前签下的合同还有三年才到期。
报道介绍,捷杰耶夫是一位著名的古典音乐指挥家,自2015-16表演季以来一直领导着慕尼黑爱乐乐团。报道指出,他没有公开表态反对俄罗斯对乌克兰采取的军事行动,在被解职之前,捷杰耶夫参与的一些音乐会已被取消,他还被要求从名誉职务辞职。
世界著名指挥家捷杰耶夫被解职
据《纽约时报》2022年3月6日报道:
在受到要求其谴责普京“入侵乌克兰”的巨大压力后,当地时间3月6日,索基耶夫发布声明,宣布辞去他在莫斯科大剧院和法国图卢兹国家管弦乐团的职务。
索基耶夫在声明中说,“在过去几天里,我目睹了一些此前从未想过会见到的事情。在欧洲,我正被逼着做选择,在音乐大家庭中选择其中一个,在文化传统中选一个,在艺术家中选一个,在歌唱家中选一个,很快,我将被逼着在柴可夫斯基、斯特拉文斯基、肖斯塔科维奇和贝多芬、勃拉姆斯、德彪西之间做出选择。这已经发生了,在波兰,在欧洲国家,俄罗斯音乐被禁止。”
索基耶夫表示,“我无法忍受,亲眼目睹我的同事、艺术家、演员、歌唱家、舞蹈家、导演受到威胁,不被尊重,成为所谓‘取消文化’的受害者。”
索基耶夫自2008年起一直担任图卢兹国家管弦乐团音乐总监。此前,法国官员要求索基耶夫在本月晚些时候于法国图卢兹国家管弦乐团亮相之前,澄清他“对于战争的立场”。
但法国图卢兹官员否认向他施压让他在俄罗斯和法国之间做出选择。图卢兹市长穆登克(Jean-Luc Moudenc)称:“我们从未期望,或者更糟,要求图冈在他的祖国和他心爱的城市图卢兹之间做出选择,这没有任何意义。然而,难以想象他会在战争面前保持沉默,无论是面对音乐家、公众还是社会。”
俄罗斯对乌克兰开展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一些西方国家和政客推动对俄实施各种形式的制裁,俄罗斯艺术家也成为目标。
据报道,西方一些机构要求俄罗斯艺术家发表反对普京的声明,作为表演的先决条件;还有一些机构正检查表演者社交媒体上的帖子,“确保表演者没有就战争发表有争议的言论”。一些组织已经从他们的节目中删除了俄罗斯作品,比如波兰国家歌剧院,最近取消了穆索尔斯基的《鲍里斯·戈杜诺夫》 表演。
上周,德国慕尼黑爱乐乐团解雇了俄罗斯籍首席指挥瓦列里·捷杰耶夫(Valery Gergiev),理由是他“未能谴责入侵”。俄罗斯女高音歌唱家安娜·涅特列布科(Anna Netrebko)近日也因拒绝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的命令,不愿以个人名义谴责普京,被迫从该歌剧院辞职。
索基耶夫辞职
捷杰耶夫指挥 拉威尔 《波莱罗舞曲》
这个视频,是以捷杰耶夫指挥德国慕尼黑爱乐在英国阿尔伯特皇家音乐厅演奏法国作曲家拉威尔著名的《波莱罗舞曲》为蓝本,附载了一段1981年法国二战音乐剧情片《战火浮生录》 片段。以史为鉴可知兴替,问题是,二战在历史长河中,真的就很近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