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山:西风夕照中华陵阙

王更生
2022-04-24

八宝山:西风夕照中华陵阙


        每次到八宝山送走一个同事,都会到东边的革命烈士纪念园看看那些曾经赫赫有名的人的墓碑,往往是短短一两行字,都会令人深思,那是他们的生命感悟,惜字如金。

        2022年4月23日上午,到八宝山去送原海洋石油税务管理局同事罗生亮,他是老三届,1968年到山西大同插队,从这一点上看,与我这个1975年下乡的小三届,就更近了几分。事后,我就到东边一墙之隔的八宝山革命公墓烈士纪念园去接受一次生死教育。

IMG_20220423_110534.jpg

八宝山革命公墓简介


一、要看人文历史别忘了去墓园

        有机会都会去墓园看看,这样的习惯,养成于1994年。那是去白俄罗斯参谈税收协定,经停莫斯科住中国大使馆的时候,经人鼎力推荐参观了那里的新圣女公墓,记得那次还在大使馆餐厅与当时的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谢军同桌吃饭,小姑娘十分腼腆。

        莫斯科新圣女公墓,与维也纳中央公墓和巴黎拉雪兹公墓号称欧洲三大公墓。莫斯科的这座新圣女公墓(新处女公墓),里面分传统俄罗斯和现代苏联两个部分,传统的大都是古典雕塑和天使的造像,现代的更加震撼人心,有加加林纪念碑。2012、2013年再去莫斯科新圣女公墓的时候,还见到了乌兰诺娃、赫鲁晓夫、王明和叶利钦墓。

        参观莫斯科新圣女公墓,使我感知到:墓园,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象征;墓碑,是一个生命历程的缩影,或高贵奢华,或简洁雄浑,直抵人心。

        自从1994年以后,凡是有机会,我都会去墓园看看。去德国的时候,到了马克思故乡特里尔,还带人到那里的墓园里去了一趟,与莫斯科新圣女公墓传统部分非常类似。除此之外,在特里尔小镇城郊,还有一座古罗马时期遗下的残破古堡,非常具有历史感,沉浸在这样的历史氛围中,总会使人有些超越吧。

乌兰诺娃.jpg   

二、八宝山革命公墓烈士纪念园的来历

       2022年4月23日上午,我去的是八宝山革命烈士纪念园的第二墓区。因为去了这么多次,都没有弄清楚墓园布局的细节,从网络和院内工作人员那里也没有得到明确的结果,我就开始琢磨要弄清楚这里的烈士纪念园的方位和一些故人的位置,这毕竟也是我们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今天之所以从第二墓区开始瞻仰和考察,是因为八宝山公墓整体布局的设计者林徽因就在那里。

        八宝山是一块风水宝地,元朝时就有延寿寺(灵福寺),明朝的朱棣又在延寿寺旧址上建立了护国寺和褒忠寺,后两寺并称褒忠护国寺。明清以后这一带,又有了一个太监庙,形成了京西寺庙和太监养老区域,从八宝山再往西的模式口,现在还有我国唯一的太监博物馆。

二三十年代褒忠护国寺.jpg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褒忠护国寺,很精致

        1946年,褒忠护国寺改建为忠烈祠,入葬的抗战烈士有张自忠、佟麟阁、赵登禹等著名将领。

        1950年,中央计划开辟修建八宝山革命烈士陵园,当时还迁出了50名左右的道士和太监。墓园的总体布局,就是由著名的建筑师林徽因设计的,1953年完工。等到1955年4月1日林徽因离世的时候,骨灰就葬在了这里的第二墓区。

        到目前为止,八宝山革命公墓入葬有3万人左右(包括骨灰堂和墓园),除了任弼时等老一辈开国元勋、著名艺术家、科学家和国际友人之外,还包括12为国军高级将领李宗仁、傅作义、杜聿明等。


三、八宝山革命公墓烈士纪念园的入葬标准

        八宝山革命公墓烈士纪念园,在与八宝山殡仪馆一墙之隔的东边位置,主体分为墓园和骨灰堂两大部分。墓园里共有第一、第二和第三共三个墓区,林徽因墓在第二墓区“结”字行。经过仔细考察第二墓区和行观第一、第三墓区,知道了较为全面的墓园范式和位置:第一墓区在骨灰堂东侧,第二、第三墓区在骨灰堂南侧分列西东。

        在设计和开建之初,根据1951年北京市民政局《革命烈士公墓安葬暂行规定》,入葬革命烈士公墓为县团级及以上干部和军人,墓穴用地按干部级别分为两个标准:县团级和地师级占地4米×2米;省部级及以上6米×8米。第一墓区多为省部级以上和国家领导人墓地,最大的墓地是任弼时墓,占地300多平米;第二、第三墓区主要为县团级及地师级干部和军人。从实际墓葬来看,第二墓区的人民艺术家徐悲鸿、郑振铎,国际友人史沫特莱等的墓地,就是大面积占地的,但林徽因墓属于最小墓地形制。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入葬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的标准由县团级提升至地师级干部和军人。


四、八宝山革命公墓烈士纪念园第二墓区的几方墓碑及墓志铭

        我最初被震慑和感动的,是这里的一些人的墓志、人间感悟或者平生事迹。这里出示几尊:


1、林徽因墓

        林徽因设计了八宝山革命烈士纪念园总体结构,离世后骨灰就葬在墓园的第二区,其墓是丈夫梁思成设计的,中间的汉白玉浮雕墓额所用石料是梁专门从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汉白玉边料中挑选的。生前蓝颜知己金岳霖为林徽因写的挽联是:

一身诗意千寻瀑

万古人间四月天

        走进细看,汉白玉墓额两边都有缺损,不太像是自然风化。如诗精灵般的女人,即使远行,还牵扯些人世间的缤纷来。

        也许描述林微因的文字够多的了,没有墓志铭和事迹介绍,在这座墓的墓额汉白玉浮雕上沿仅写着"建筑师林徽因墓"七个字,再无多言。

        我当时的感言是:墓园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史,墓碑是一个生命的旅程史。

        说墓园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史,八宝山可能就更是了。1953年完工后十多年,至文革已有先烈近500入葬,文革中以叛徒、反革命砸了120多座墓,还有三个墓被掘坟,后拨乱反正又修好了。有三个人是从八宝山迁了出来,一个是溥仪,迁往清西陵祖坟边;另外两个人是历史问题被移出,就是康生、谢富治。

        后来才知,林徽因墓也是文革中被砸的,连墓上的“建筑师林徽因墓”文字也被损没,家人很长一段时间也没有要恢复,成了一座无名墓,这倒是一种保护。其子梁从诫在《倏忽人间四月天-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一文中诉说了原委。

林徽因墓.jpg

林徽因墓全貌

林徽因墓1.jpg林徽因墓局部


2、闻一多

        闻一多先生墓志铭:

        他,严谨治学的学者;他,无私无畏勇敢斗争的革命家;他矢志不渝热爱祖国的中国人;他,言行一致的大写的人。他是一团火,照彻了深渊;指示着青年,失望中抓住自我;他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歌舞和竞赛,力猛如虎;他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他,闻一多先生,是我们永恒的骄傲。

IMG_20220423_094937.jpg

闻一多墓


3、郑振铎

        郑振铎,中国现代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训诂家。1958年10月17日,郑振铎以中国文化部副部长的身份带领文化代表团出访阿富汗等国,飞机由北京飞往莫斯科,再换机飞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在苏联卡纳什地区飞机失事,代表团16人全部遇难。

IMG_20220423_091431.jpg

郑振铎等赴阿富汗代表团16人空难纪念碑


4、阎宝航

        阎宝航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战略情报专家和社会活动家。

        抗战期间,他受中共中央重托,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建立情报小组,冒着生命危险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千方百计收集到许多重要情报。

        1941年5月,他获得德国法西斯进攻苏联准确日期的重要情报,经中共中央通报,苏联为苏联红军提前进入战备争取了宝贵时间,避免了更为惨重的损失。

        1941年11月,他获悉日军大本营正在为偷袭珍珠港调兵遣将的重要情报,立即向中共中央及苏联驻华使馆武官罗申报告,为苏联红军抽调重兵加强西部战线,抗击德军进攻起了关键作用。

        1944年夏,他获取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部防的详细情报,经苏联驻华使馆武官罗申及时转给苏联,为苏联红军摧毁日本关东军经营十几年的防御体系、迅速解放中国东北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5年,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署命令,授予阎宝航"卫国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章",表彰他及其情报小组对苏联卫国战争胜利做出的巨大贡献。

        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阎宝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表彰他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特殊贡献。

        阎宝航的英名和功绩,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和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心中。

        阎宝航墓碑上的两句话能感天动地:吾之最大悲痛,莫过于民族同胞惨重牺牲;吾之最大欢悦,莫过于同胞骨肉彻底解放。

IMG_20220423_091547.jpg

阎宝航


5、参加亚非会议的死难烈士公墓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是一次发生在东西方冷战期间的政治暗杀事件,针对的主要目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克什米尔公主号是印度航空的一架美国洛克希德生产的一架民航飞机,在1955年4月11日执行包机任务时,从印度经香港飞往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原定乘载中共代表团前往万隆参加万隆会议。飞机在接近印尼海岸时爆炸,机上除3名机员生还外,11名乘客及5名机组人员罹难。由于周恩来临时改变路线,所以此次暗杀行动失败。

IMG_20220423_094457.jpg

参加亚非会议的死难烈士公墓


6、史沫特莱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1892-1950),印第安族,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社会活动家、美国著名作家、卓越的新闻记者、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主要著作:《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大地的女儿》、《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国红军在前进》、《中国在反攻》、《中国的战歌》等。IMG_20220423_100040.jpg史沫特莱墓


7、徐悲鸿

        徐悲鸿(1895-1953),汉族,江苏宜兴县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徐悲鸿作品《徯我后》和《田横五百士》(居然把自己纳入画中,这都是跟西方那些绘画大师学来的,如拉斐尔的《雅典学派》和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徯我后.webp.jpg

徐悲鸿《徯我后》

田横五百士.jpg徐悲鸿《田横五百士》

IMG_20220423_101121.jpg

徐悲鸿墓


8、征服贡嘎山域难烈士纪念碑

        中国人中不乏像西方探险家那样的勇敢者。

        1986年6月19日,中国黄漂队员雷健生、郎保洛、朱红军和张宁先在拉加峡不幸遇难,为的就是不让西方人成为黄河第一漂。36年过去了,人们再回过头来思考那些不畏艰难的创举,很多人会觉得太盲目和莽撞了。他们可能想的只是冒死让咱中国人能不能赢一次,不要总是输。

        在黄漂队罹难前29年的1957年,中国登山队的师秀(30岁)、彭仲穆(24岁)、丁行友(24岁)和国德存(26岁)在攀登贡嘎山途中遇难。他们的想法与黄漂队如出一辙。

        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正是因为有他们,才使得中国即使是在极其艰险的历史关头,也没有亡。

IMG_20220423_093743.jpg

贡嘎山登山队烈士


五、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位置、地形及分区

        八宝山,处于天安门西行15公里的长安街延长线上。

北京地形图.jpg

百度地图:八宝山

        八宝山分殡仪区和烈士纪念园两个部分,中间仅一墙之隔。

        烈士纪念园分骨灰堂和墓区。墓区由三部分组成:一墓区、二墓区、三墓区。其中一墓区在骨灰堂东面,其政治规格最高,入园的国家领导人墓都在这个区域;二、三墓区分列骨灰堂南面西侧和东侧,亦即进正南门的左右侧。

八宝山革命公墓烈士纪念园.jpg

八宝山布局

        从墓地的排列看,一、二墓区是按汉子编排,三墓区开始用数目字编排。

IMG_20220423_104037_副本.jpg

墓区内部排序

        二墓区又分西园和东园,我这次主要去的是西园(见下图)。

        二墓区西园的墓地排布比较规整,其东边甬道自南向北分别由竹、芥、重、菜、奈、李、珍、果、光、夜、新字阻1-2、称、珠、阙、巨、号、剑、霜、为、结、新字阻3-4、宿、辰21个汉字和两个新字组成的25排构成;西园内还有不太规则的汉字排列,只能从百度地图的实图中去查看方位了,园内汉字自南向北排序是:身、此、盖、方、万、及、盖、木、草、被、杨、食、驹、白、竹、在、雨、致,共18个汉字;西园里面的数字,是与甬道上的汉字对应的各行墓位数量,大小墓共487方。比如:林徽因墓在二墓区西园甬道“结”字组内“在”字组西侧,自东向西第16号墓位(图中1);闻一多墓大,占用“光”和“夜”两个字组的东边甬道第一个墓位的位置;参加亚非会议的死难烈士公墓占用面积更大,在果、光、夜三个字组偏东的位置

        二墓区东园的大部分区域是重新布局,有很多黑色花岗岩烫金字新墓地,汉字排列不是以行列为准,而是成片分布。该区北侧的阎宝航造像墓(图中4)和郑振铎等赴阿富汗代表团16人空难纪念碑(图中5),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按汉字排码了。

微信图片_20220424174912.jpg

百度地图:二墓区西园汉排序及每一行墓位数量


六、烈士纪念园管理值得改进的地方

        这次瞻仰和考察八宝山革命公墓烈士纪念园,十分不适的是其商业气息太浓了,我认为,应将这里的革命烈士与其他人员的墓地区别开来,而不是有一定官职和交钱就可以进来,以利于后人瞻仰,别给少年儿童一次与英烈精神迥异的引导,最起码应该将烈士纪念园的维护和管理与一墙之西的殡仪区的市场化运作区分开来。

IMG_20220423_103221.jpg

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物价公示栏

IMG_20220423_103940.jpg葬后服务栏


延伸阅读:《经济学人〈讣告〉》:人生就像麻雀飞过宴会厅

        在编写此图文过程中和完成后,张志勇老汉儿说:

        阎宝航是阎明复的父亲,阎家故事感人至深,阎明复写了回忆录。该回忆录两大本,不仅详述阎宝航及他们家的往事,还记录了五六十年代中苏关系的许多细节(阎明复年轻时作为翻译参加许多中苏高层活动)。此书我局科研所图书室有,当年是我推荐口天买的。从观感上看,新进的黑色花岗岩烫金字和类似的墓碑,石质和石色不如早期的砂岩和与土地接近的灰色和浅黄色调,这是审美上的退步。我反复回去看了几遍林徽因墓,一点都不张扬,中国传统建筑样式歇山顶和文化元素都有了,视之简约朴质中流露出高贵的人格和品质,十分亲切耐看。

        还说:

        读甦八宝山革命公墓一文,想起贾行家的一篇文章,抠出来与大家分享。

        这篇文章就是《人生就像麻雀飞过宴会厅》,值得一看。


        墓园,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象征;墓碑,是一个生命历程的缩影,或高贵奢华,或简洁雄浑,直抵人心,昭示后人。

阅读144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