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过留声4: 黑胶梨园

王更生
2020-07-28

今天聊聊中国上个世纪上半叶,用78转粗纹黑胶唱片所记录的京剧。

黑胶印象

许多人都会说:黑胶唱片是老古董。

这话只对了一半,黑胶确实很老,有上百年的历史。但另一半是:它仍然流行于高端音乐群体,主要包括世界级的指挥大师、音乐制作人以及音乐爱好者。

参见刚下载的京东货架:《2020年尼尔森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四种音频载体售价,其中的LP就是我们所说的黑胶唱片。

微信图片_20200728085954.png


黑胶进化

一、黑胶唱片来到平常百姓家

黑胶唱片从1887年问世以来,已经有133年的历史了。期间经历多次进化,主要是载体上从粗纹唱片SP(StandartPlay)和密纹唱片LP(LongPlay)两个阶段;音频上从单声道到双声道立体声。

爱迪生最初设计的锡箔筒留声机就有两个振模,一个拾音,一个放音。后来在实际运用时,采用了单振模,既可拾音,又可放音。可是这小小的一个拐点,就使立体声失之交臂,立体声唱片专利问世的时间整整推迟了53年,即1930年。

微信图片_20200728123920.png

微信图片_20200728115905.png

二、78转粗纹SP(Standart-Play)唱片PK爱迪生蜡筒唱片

1887年,美籍德国人艾米利-柏林纳(Emile Berliner)设计出留声机圆薄形唱片,想与爱迪生合作而不成,1888年艾米利-柏林纳改进其技术,使圆盘每面可以录音播放3分钟,压倒了爱迪生第一版蜡筒唱片2分钟的容量,直到1909年爱迪生推出4分钟第二版蜡筒唱片。但是1929年爱迪生还是在竞争中败下阵来,爱迪生蜡筒唱片退出市场,从此,黑胶唱片独立登上了历史舞台。

微信图片_20200728100550.png

三、密纹唱片LP(Long-Play)及EP(Extended-Play)

1930s年代,美国广播唱片公司RCA(Radio Corporation of America)公司推出33又三分之一转的唱片,因为受制于硬件不被市场接受。于是便推出了一种折中的唱片规格——每分钟45转(Extended Play,即EP)。

哥伦比亚唱片公司的首席工程师兼古典音乐发烧友的彼特·哥德马克(Peter Goldmark),感觉3分钟的SP黑胶播放古典音乐必须不断换唱片觉得十分不爽,开始研究改造唱片,延长播放的长度,并于1948年推出每分钟33又三分之一转的唱片,一张12英寸(约30厘米)唱片一面可播放近三十分钟的音乐,使得哥伦比亚的LP唱片在古典音乐领域把RCA彻底打败,RCA公司的45转的EP唱片却在单曲市场流行。

timg.jpg


粗纹黑胶在中国

我对京剧概无研究,可能都是1968年看坝坝电影(露天电影)《钢琴伴唱红灯记》之故,之后对京剧就有些偏见。再说鲁迅也反感京剧中旦角儿的咿咿呀呀:( 现在反过来看看,如前文《雁过留声1:徽班进京》所言,其调性、节奏等范式,都与西方的古典音乐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这就使之并不太陌生。

由于我手头有1160个粗纹黑胶音频文件,都是上世纪初到50年代的京剧名角儿录音,为传承传统京剧艺术,今将前人的序言照章转发,并选择一部分音频上站分享。大家可以听听一百年前古人之所爱。这也是为了熟识的朋友中爱好京剧的诸君。

下面主要引用前人对京剧大考的引言序文,上传一些图片和音频。

“镜花枝先生赠序:
皮黄戏者,历二百春秋至今,式实微矣。流派断代半数之右、剧目遗失十之六七、嗜此道者百中无几,探其缘故,时耶?人耶?姑不论。余嗜皮黄有日矣,初喜生净,渐及青衣,举凡名伶名票之音像,深以纳入耳目为喜。然则吾辈所生恨迟,诸多前辈大家之音声,却于何处搜求?幸有老唱片也!聆昔之唱片,虽有不得全豹之憾,一管之娱亦足乐也。
留声机器,光绪末传入中华,后几经革新,日趋精进。时皮黄正盛行也,名家林立,异彩纷呈,自“新三鼎甲”辈之下,数十载间,出色当行之伶人莫不留有音声传世!奈逢乱世,唱片损毁甚重。存于今者,凤毛麟角也。有好事者,百计搜求昔之唱片,以奇货视之。或欲其艺;或欲其史;或欲其利,然则无论其欲若何,其唱片之音、容,多不轻易示人。今之出版商,虽有所出版发行,奈限于诸多因素,实不可求其尽善耳。
今有临祺后学,不辞劬劳,网罗唱片音响甚众,多有失传之流派、剧目,内中不乏珍品。诚一大美事也。嘱余为序,余实学浅,且将此杂章凑数,不胜惶愧。
丁亥年(1947年,本站注)冬月”


20200725


“晶熙道弟赠序:
《京剧古董唱片大考》是临淇的大作,按照目录介绍:依学林出版社出版的《京剧大戏考》目次分别收录了老生、文武老生、红生、武生、花脸和丑角部分,旦角和小生少有收录。这张盘在民间京剧老唱片收集作品当中,算是个大部头了,贫道个人很是钦佩他这般精神,搜罗了众多京剧名家的唱片录音,进行整理,真有一种恒心!幸蒙临祺不弃,余对京剧老唱片向他进行一番讨教,并得赐《大考》一卷,封面本是他自己设计,正面老谭、余大贤、凤二爷、时慧宝、金氏父子以及杨宝森等京剧宗师、大家的剧照,背面诸家公司唱片影像,挖掘百年历史积淀,再现宗师流派光华,正道出其宗旨。
贫道正式听京戏,应肇自初三,也是受南三的哼哼教导,一点点领略西皮二黄之妙,尤其高一高二时课余时间经常听广播中京剧节目,北京文艺台的《黄金大戏院》、天津广播电台的《京剧大戏院》、《梨园夜话》,尤其周末天津电台时常在节目中播放听众点播的京剧老唱片,令我听得如痴如醉,疾管繁弦,高亢锣鼓,歌者引吭,俱都伴随着“沙沙”之声,拨动着人们的耳鼓心弦。贫道最喜听老生,那时的老唱片录音中,我不但听到了“四大须生”解放前的,更听到了“传说”中的谭鑫培、王凤卿、刘鸿声、时慧宝、许荫棠、夏山楼主...大大地拓宽了余下的耳音,而后又听到了声如裂帛的杨小楼、“四大名旦”之外的徐碧云、黄桂秋、老派儿的老旦龚云甫、金家父子的花脸、萧长华唱腔古朴的大丑(《请医》里配角搭架子那句“刘先生”,后来成了我与南三对大学一位同班刘姓同学的专署称谓,)真个是如入宝山,自然不能空手而归,用录音带路了不少唱段。后来用电脑网络,也搜集了一小部分唱片录音,怎奈本人生性懒惰,一直没有梳理。今传《京剧古董唱片大考》,可见临淇不是囤积居奇,而是让更多人通过浓缩在他们盛年期间灌制的老唱片中,了解前辈京剧艺人的演唱风格,窥探他们早中期的演唱风貌,进而了解他们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过程。这与先前的京剧老唱片网等平台,是同一性质的。

这些落在实际就是放在我眼前的这部《京剧古董唱片大考》,虽不是大全,自然有编者自己的取舍。以余下看来:
1.音质自然,大有古朴之风,保持原汁原味,大多没有技术处理后的“外星人”感觉;
2.版本考究,查漏补缺,同剧异音,“并无前人寻章摘句”之嫌;
3.南北兼顾,京朝外江,殊途同归;
4.海底寻针,免遗珠之憾,之于一些名声不彰的前辈名家的段子予以高度重视,正和贫道“剑走偏锋”的风格,之于那些声名彰显的前辈,则搜集其罕见的录音,实符“精粹”之称;
5.斗胆希冀轩主做些个人专辑,若说“精粹”算是纵线,各个名家单辑则是横线,更能了然其艺术发展脉络,当然这更要下一番心血。”

20200725


“逃课修男兄赠序:
是科技造就了这个伟大的信息共享的时代,藉着共享的信息,只要愿意,我们都不再是单独的一个。因特网的彼此端,流水高山,足音空谷。
小临祺因为喜欢京剧,所以搜集各式的老唱片录音,也唯其不事收藏,因此没有收藏家的嗜性,受刺激之余,便决然地把这些珍贵的录音出卖到网上。
每个时代,如同当下,都是多面的,交织着伟大和罪恶。政治然,思想然,艺术然。有官书,自有野史 ;有代表的高论,复有下民的痛辞;有端正的雅颂,更有俚下的说唱。唯其多样,才幻出现实的世界。京剧亦然。
在临祺共享给大家的珍贵的唱片录音里,不单有余岩高马,还有无数众多的知名不知名的唱手,而我认为,这些才是这个网页的价值所在。这些沙沙的大多未经专业处理的录音录音,烘托出那个逝去的京剧的黄金时代。
这些录音,大多是私人收藏的唱片,辗转翻录,很多录音多是不可能获得正式出版的。但因为有了网络,有了众多无私或有私的朋友的贡献,尽管你可能并没有旧式的手摇唱机,但也同样能与闻这数十年前乃至百年前的声音。这些历史的声音,唯因其时代的遥杳,越发显得美好。
感谢临祺,感谢提供音源的朋友们,感谢因特网。在这个艺术繁荣的时代,俯卧撑之余,只要你愿意,到这里听听旧戏吧。”

20200725


“邗上散人赠序:
上世纪初叶西方的唱片公司跨进了中国的国门,这一时期中国的国粹京剧也正在蓬勃发展,一时间京剧舞台上名家荟萃,流派纷呈,西方商人敏锐的洞察力及时使他们捕捉到极具价值的商机:为中国的京剧名角灌制唱片。
当年的京剧名伶与现如今的天王巨星一样,拥有着众多的粉丝。京剧戏迷们白天去戏园子看戏、捧角,晚间聚集在一起模仿、学习、研究名角们的唱腔艺术。因为当年条件所限,全凭人耳听、人脑记,时常会产生讹误,西方的唱片公司抓准了这一商业契机适时邀请了京、津、沪等地的众多京剧名角灌制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名家名段。直至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京剧艺术达到了鼎盛时期,出现了各行当的顶级领军人物,唱片业也更加繁荣,一时间百代、高亭、胜利、大中华等中外唱片公司业务繁忙,为大小名角灌制了众多高质量的京剧唱片,这些唱片为记录当年中国京剧的繁荣作了佐证。
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年的时尚家电:大喇叭唱机已经进入了收藏领域。对保存条件要求及高的老唱片,能保存至今的更是凤毛麟角。青年一代的京剧戏迷再想领略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老三鼎甲当年的风采实属难事,王凤卿、时慧宝、许荫棠等人恐怕连名字都快被年轻人遗忘。临祺几年来一直潜心致力于中国京剧老唱片音频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工作,在众戏友的鼎力支持和慷慨奉献下,将众多年代久远、音质模糊、尘封多年的古董唱片整理分类,仔细鉴别年代版本,最终按类汇总成集,终于完成了这部《京剧古董唱片大考》。这部巨着凝结了临淇的聪明睿智和广博学识,也是他不辞劳苦、细心考订的成果,他的这部作品弥补了已出版的老唱片资料中的部分疏漏,使得一些久未露面的珍稀唱段重新面世,让广大老唱片爱好者能够有幸聆听此珍稀古韵,实乃功德无量!!这部《京剧古董唱片大考》是众多的艺术流派集中展现,菊坛绝版珍品分类归档,从中能够详细了解到中国京剧艺术的发展历程,可称得起是一部有声的中国京剧史!!”

20200725


"上小楼赠序
余喜京戏久矣.数年前尝听老谭之<洪羊洞>唱片,谓友曰:"世称老谭为'小叫天',果有'叫天子'之声耳!"盖因彼时一者知之甚少,二者病其声嘈嘈然,遂久弃之.去岁事闲,因研习余,杨之唱法,由余叔岩之"十八张半"入,始觉无味,复聆之,似有所悟.如是者三,顿觉妙哉.再听老谭之七张半唱片,方知其一脉相承,盖学有所源也.后游历网间,遍寻唱片之妙音,渐得其乐.未半载,收获甚丰.乃知谭,余,杨之外,尚有周春奎,王凤卿,贯大元诸贤;裘盛戎之前,尚有"三山","四刘",及甚喜之金少山,王泉奎.而唱腔之外,每片皆有公司,片号,年代等版本之学.虽余涉此道属浅尝辄止之乐,亦觉高深莫测,非常人所能为也.
京剧式微也久矣!今诸先贤皆作古,且喜有所灌录唱片存世.盖因彼时科技尚欠发达,止存其技艺者十之二三,然不失为后学之所效,当奉之圭臬,今世之佳品也!今唱片多流传于民间,因网络发达,吾辈方聆此佳音,则唱片界诸前辈之力,自当感激不尽.惟愿此鲁殿灵光,借网络而流传久远,则唱片之幸,京剧之幸矣!
近观绝版赏析之票友系列,乃知票界前辈中亦藏龙卧虎,甚至比之专业者不相上下.如"南北二陈",天津之"四王","二刘",夏山楼主,天罡侍者,及皇室中侗西园,涛贝勒,卧云居士诸贤,皆票界之名宿,大多留有唱片.且听王庾生先生之<阳平关>,便觉韵味十足,绕梁三日,非今人所及也.吾辈后学,所聆所见,因之大开眼界.虽票界前辈之片流世者甚少,然此廖廖数段,足令饱餐,亦效学之上品.若有前辈藏之,能不吝分享,俟后广为流传,亦传此道矣!"


20200725


20200725


20200725


下面随意抽取一些有印象的京剧角儿的粗纹黑胶唱片转mp3的文件上传,分享给有缘的你:)


音频:汪桂芬【ca.1903年克莱姆峰唱片】骂曹'.mp3


音频:王长林【ca.1904-1906年VICTOR唱片】连环套(与金秀山).mp3


音频:小叫天【ca.1904-1905年VICTOR唱片】田单救主'(与金少山).mp3(小叫天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谭鑫培)


音频:王吉太【ca.1905-1908年VICTOR唱片】端午门(与云中飘).mp3


音频:汪笑侬【ca.1905-1908年VICTOR唱片】侠妓教忠.mp3


音频:文荣寿【ca.1905-1908年胜利者唱片】钓金龟.mp3


音频:王蕙芳【ca.1905-1907年哥伦比亚唱片】战蒲关.mp3


音频:德珺如【ca.1905-1908年胜利者唱片】天水关(与金仲麟).mp3


音频:梅荣斋【ca.1907-1908年百代唱片】取荥阳


音频:谭小培【ca.1925年高亭唱片】桑园寄子


谭鑫培【ca.1908年百代唱片】卖马'


音频:天罡侍者【ca.1929年大中华唱片】状元谱


音频:孙菊庵【ca.1934年宝利唱片】绝缨会


音频:梅兰芳【ca.1924年日蓄飞鹰唱片】红线盗盒


音频:梅兰芳【ca.1924年日蓄飞鹰唱片】天女散花


音频:孟小冬【ca.1920年百代唱片】打鼓骂曹(孟小冬在整个20年代都很红,看来并不需要依附梅兰芳)


音频:孟小冬【ca.1932年长城唱片】捉放宿店(杨宝忠操琴)


音频:尚小云【ca.1955年上海天蟾舞台实况节选】打青龙


音频:程砚秋【ca.1946年上海天蟾舞台实况唱片】金锁记(与盖三省)


音频:卧云居士【ca.1928-1929年高亭唱片】六月雪


音频:小杨月楼【ca.1911-1913年百代唱片】李陵碑


音频:荀慧生【ca.1922年百代唱片】樊江关


音频:张君秋【ca.1958年中国唱片】共产主义现曙光


音频:雪艳琴【ca.1931年高亭唱片】南天门(与王少楼)


音频:裘桂仙【ca.1929年高亭唱片】双包案


音频:裘盛戎【ca.1936-1937年丽歌唱片】铡美案


音频:裘世戎【ca.1936-1937年丽歌唱片】探阴山


音频:金少山【ca.1938-1939年国乐唱片】白良关(与吴松岩)


音频:金秀山【ca.1908-1909年百代唱片】牧虎关


音频:马连良【ca.1938年国乐唱片】春秋笔(与杨宝忠)


有些东西,虽然很好,曾经抚慰了先人以及那些善男信女的心灵,但它们已经结晶成为历史中的瑰宝,我们试图采撷摘取重新雕琢,也可能事与愿违,若真是这样,就让它们在原来的地方发光吧,就像亘古随缘的星星。

谨此向那些来了去了,为我们传递光亮的不知名的玩家们衷心致意。

阅读107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