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朋友圈3致青春
1989年3月24日,我只请了HarryTan & Partners会计师事务所的Yeo先生一人来到新加坡圣淘沙,有三件事情值得一说:一是第一次见到木瓜和菠萝蜜的果实直接长在树干上,二是参观了蜡像馆见证了日军占领新加坡以及最后败退的签约场景,三是与七个立安工学院的小女生合了一张影。
其实,我总共去过圣淘沙三次,另外两次感觉欠佳或者因囊中羞涩如今想起来珍视使人忍俊不禁。一次是与大伙们一起去的,集体行动最糟糕的是没得选择;领一次是我在HarryTan & Partners会计师事务所实习的时候,由于我们对外身份很高,叫“中国高级税务官员”,所以,按新加坡的习惯,地位低的人在买单等事情上不能够抢了高贵者的尊严,所以,与他们三四个人去圣淘沙时,都在等我买单,我本来已经自认为有足够的资金准备AA制的,这样一来,如果门票、小吃和午饭的付款机会都要让给我的话,那就完蛋了。所以,我临时谎称身体不适,回美世界中心了,实际上是钱包不适。所以,才有了这一次自由通透的类似于独狼行动,收获满满。
圣淘沙
木瓜和菠萝蜜
圣淘沙,是新加坡旅游胜地。那里不但有火烈鸟和各种花卉植物,还有瑰丽的海湾风光。
但是,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植物园里面的木瓜和菠萝蜜,第一次见到这两种果实居然就直愣愣第长在树干上,这与我想象中的长法大相径庭,所以感到十分惊奇。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很多东西都出乎我们的尝试和想象,这就是这个奇妙的世界。
圣淘沙公园
初见菠萝蜜模样十分惊喜
风光瑰丽的圣淘沙
这件当时觉得稀奇的事情,其实是再普通不过的了,只是在我们当时的视野之外罢了。但是,话说回来,世界上的许多影响深远的事情,也不过如此吧。由此,我想起在遵义老家1980年补习文科高考那一段时间,与魏卫、王文平几个好友到张小平家玩的时候,那应该是个星期天,从张家12寸的黑白电视上看到了介绍达尔文乘坐贝克尔号去到了与世隔绝的加拉帕克斯群岛发现了生物的多样性的科教片,给人的感觉就是醍醐灌顶永远难忘的。这与我在新加坡圣淘沙初见木瓜和菠萝蜜的惊讶感,可能存在类似之处。
蜡像馆中的英国及日本签约
圣淘沙上面的蜡像馆,展示了新加坡的历史。其中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当属二战期间日本占领及败退新加坡时的日英军队签订协定的场景。
圣淘沙上的二战加农炮
日英军队签字场景之英国投降全景
日英军队签字场景之英国投降局部
日英军队签字场景之日本投降局部
这些蜡像真是栩栩如生地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新加坡战区的历史瞬间,对于日英双方军事人员,没有刻意从人格和形象上贬损,而是客观反映双方在失败和胜利时的精神面貌,这与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有意模式化去丑化战争中的相对方,其实也间接降低了我们自己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我们从手苏联影响巨大的、后来我们又有过之革命电影,如《地道战》里的汤司令、《渡江侦察记》中的情报处张、《小兵张嘎》中的翻译官、《南征北战》中的李军长,从小出讲,是角色塑造的成功,从大处看,就有点民族自损形象之嫌了。历史上的最大汉奸汪精卫,可是个不择不扣的气宇轩昂的美男子,年轻的时候还写出了传世佳作《被逮口占》: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所以,那种程式化样板化的高大全或矮小丑的舞台形象,曾经一度误导了我们对于人的外在形象的错误认知,也闹了不少笑话。这种情况,还是在对外开放后引进的大片,才有所改善。
路遇立安工学院七个小女生
我在圣淘沙的一个景观请人为我拍照的时候,突然过来了几个女孩子要与我合影,这种感觉十分良好,居然也被当成老外看待。
开始我还以为她们都是中学生,她们说,不是的,平均年龄都已经19岁了。多么如花似玉的嘉年华呀!
后来才知道,她们是新加坡立安工学院的小女生,那所学校就在我们居住的武吉知马上段美世界中心旁边,我经常和朱明明、卢云去那里的泳池游泳,那是一个对社会开放的游泳池。
与七个新加坡小女生合影
后来才发现,在请Yeo先生给我拍照的时候,似乎正好有一个小女生(我的右后方)盯着我看,好像觉得我跟新加坡人有点不一样吧,这也引起了那几个小女生的关注,所以才招来同伴儿与我合个影。那个领头儿的秀气的女孩子要我把照片寄给她们,就留下了地址,她叫杨雪妮。后来我回国以后,有几年逢年过节还互寄贺年卡,她的字跟人一样的秀气。第一次收到杨雪妮的贺年卡,打开一看,是一个大大的“缘”字,在那个年代,国内还不太兴使用这个字,所以当时感觉特别的温馨。
杨雪妮的贺年卡
回望那些花样年华
1989年3月24日这一天很惬意
那一天自我感觉:还行
最后剧透一些事端:我们在新加坡的半年中,为了攒钱买大件,每个月的近300美元的生活费,只能控制使用在100美元之内。所以,特别是对于我们老爷们儿,都不会买衣服之类的东西,小件物品我只买过四盒音乐磁带、十盒录像带、一本《戴望舒》的书、一台Sony WalkMan、一个牛仔布斜背包等,都数的过来。结果就是:我穿的这件红衬衣,是借吕关生的。
在新加坡美世界中心买的《戴望舒》,36新元!
1946年戴望舒手书
在新加坡美世界中心购买的四盒磁带之三,平均15新元一盒,可以买一件普通品牌的衬衣。这三个磁带的音频如下:
音乐《Close To Thee》
音乐《Psathy's Family Christmas Sing-a-long》
音乐韩国奥运会歌曲《Hand in Hand》
音质飞跃的新品:125新元
barbecue时红衬衣穿在吕关生身上
我与吕关生住一个房间,经常借他的衣服穿。我的感觉是,地方的同事好像都比我们富裕一点,但有限,否则,怎么会为大杨吃得快吃得多而闹埋怨呢。
其实,即使那个时候钱少,心很年轻,省着点花,也可以穿得干干净净,还被几个新加坡小女生当成老外来欣赏。这就是我们那个时候的真实写照,挺好的。
新加坡孙燕姿演唱披头士《Hey Jude》
时值五四青年节,将我们年轻时候的陈年旧事,当成召之即来的青春往事回味一番,也算是超脱一下生活的平平淡淡,更是同感一下纷乱战火中的命在旦夕而又无所作为的人们,借以珍视和平和充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