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岳父钓鱼

王更生
2022-05-08

钓鱼


        昨天,也就是2022年5月7日上午,陪同岳父钓了一场鱼,收获颇丰,九条鲤鲫,14斤多,按20元一斤收费,微信支付282元。鲤鲫就是鲤鱼和鲫鱼的杂交品种,长的像鲤鱼那么大,却有鲫鱼的样子。

2.jpg

7.jpg8.jpg

从9:00到11:30,收获九条鲤鲫14斤多

        夫人是上前天晚上接到其父闷闷不乐的电话,说是头一天儿子陪他钓鱼无果,还想起了我曾经说过要陪他钓鱼这件事情,带有半命令的口气说:“那就明天更生陪我去钓鱼吧”

        几十年来,我还从来没有见过岳父如此执拗一件事情,看来都是因为没有触及到他之爱罢了。其他任何一件事情,他都不会上心。只要看看他每天铁打不动的两次外出散步,就知道他从来就没有把什么事情放在心上,即使是来了客人,都不会动摇他的规律,仅仅钓鱼除外。

岳父散步.jpg老家亲戚友林刚进门,他却要出门

        虽说昨天老头儿算是过了钓鱼的瘾,但从垂钓的过程来看,他对老马渔场池塘里面的鲤鲫不太给面子好好配合咬钩心生抑郁。

9.jpg10.jpg11.jpg

        我的鱼竿,一下线就会有动静,这一点,老头儿瞅得很准。

        开始都是很开心,笑容可掬,久而久之,鱼儿总不咬他的钩,难免笑声中有些尴尬了,然后有些闷闷不乐,进而开始国骂来了。我十分惊讶,老头儿也有动怒的时候。

        看来,岳父以前钓鱼总是顺心的时候多,以至于94岁了,还对这行当向往有加。不知不觉中,讲起了他钓鱼的悠久历史。

        他说他是从1961年开始钓鱼的,自此以后,就爱上了愿者上钩的这个终身爱好。这也钓起了我对钓鱼的惨淡回忆。

        我是1967年停课的时候跟着别人开始钓鱼的,那一年遵义丝织厂子校读小学二年级。

        我记得有一次钓了两条“夺麻子”,就是那种不足10公分、暗灰色、嘴壳儿很硬的听说很狡猾不好钓的小鱼。拿回家清水煮了,加盐,那味道之鲜美呀!

        后来有几次,扛这鱼竿儿一出门,就想起鲜鱼汤。居然事与愿违,连着几次无果,火了,掰断鱼竿砸到河里。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钓过鱼了,每每都会恸感于求之而不得的那种失落。但是,时至今日,那些年间的两件事情每能使我对小时候的伎俩心存忧歉。一是有一次看到河对面黄山下面的河边,杨伯伯正拧着他那长长的火管追一只野兽,边追边吼道:“毛狗啊!有毛狗!”毛狗就是我们遵义话说的野狗或狐狸什么的,有时候会咬人。我们听到此讯都有些害怕,但又有一种猎奇心,都想看看,但终归什么都没有看着,悻悻而归。二是,自从掰了鱼竿后,就再也没有钓鱼的兴趣了,兴趣点转向了破塘子去了。就是每次见人钓鱼,特别是厂里面的那个常常戴一个破草帽,看上去面无表情的很老的人钓鱼,就会捡起板块砖头,尾随他来到他常常坐等的厂里面的堡坎上面。那个河边堡坎有三四米高,通常是,他在下面我在上面,我和他都会聚精会神盯着浮标,形似而趣异,他是想钓起鱼来,我是想阻止,一见有鱼咬钩动静,两个人都会激动起来,我就会立即把半块砖头砸下去,随即溜之大吉,听到下面传来一阵怒骂,就开心。那个时候,在我们童年的目光所及,到处是蔓草荒烟,河里和田里能见到饿老鹳,也叫白鹤,就是鸬鹚。这种鸟儿,后来很多年销声匿迹,近些年又出没在河里面了。

        如此见得,岳父从1961年开始钓鱼,我从1967年开始暂停钓鱼,机缘际会,就等到了昨天与这个老鱼竿儿一试高低似的。

        从上面的照片明显看得出:我们开始并排钓鱼,鱼竿垂直于池塘岸边。后来我这边总咬竿,还有两次预感居然被鲤鲫拖下水了,老头儿又笑又气,说我钓鱼不认真,总看手机,都影响到他钓鱼了。我心想:我这样漫不经心,即使逃逸两三条,最后钓上来的鱼,不敢说比你多,也打个平手吧。渐渐地,他的鱼竿朝我这边偏,挤压在我这边来了。后来他问我钓起来几条,我只好说:总共9条,我钓了3条。老头算了一下,加上我跑掉的3条,跟他持平。

        昨天这一场时隔55年的垂钓,总体而言还算是敬了孝心陪老人家过了一把鱼瘾。但是,在他看来,似乎还是有点美中不足。

        世上本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我们只能尽善尽美就好了,这就是生活的真相吧。

        我的岳父是1929年生人,1946年进入革命队伍的兵工厂,他给我讲了他跟岳母小时候的故事,说他们49年3月结的婚,岳母21岁从河北邯郸农村来到北京。还说老伴小时候家穷,就给人家去做童养媳,但那家人也穷,多一张嘴来吃饭就必须挤走一个,所以那家只好送自己的女儿去给别家当童养媳。即使这样,我的岳母在那户人家差点饿死了,后来就被家人领回自个儿家了。岳父15岁那年,他三舅给他找来这个12岁的童养媳,一养就是78年。

        今年4月1日岳母以90高龄离世,120抬走了岳母,岳父有些心神不定。好在长期在革命队伍里做炸药包等,生死之事早已思空见惯了的,只是那天他看上去有点儿懵。

        在家里,七十多年来,一直是岳母说了算,老爷子常常被压制得喘不过气来。去年老两口儿还打了一架,那是因为老爷子拒绝老伴的这一次指使,老伴顺手就给老头儿一耳光,老头回敬一挙。事后我问岳母,她说没力气了,打不动了。

        从岳父讲故事的情绪看,他还是觉得老伴儿就是老伴儿,别人代替不了。看来我们做小辈的,只得想法子多陪陪他老人家。     

1.jpg

出发前的信誓旦旦

1-1.jpg

老鱼蛊手把手教我穿线


我的鱼竿两次被鱼拖下水

3.jpg
鱼工等着舀鱼,我们钓得多,他就收益多

5.jpg

收获6.jpg

老爷子工具齐全,专门绑鱼竿的线索


延伸阅读:

        昨天钓了9条鲤鲫,一到家,岳父就给邻居送了两条。

        我们回来后,给焦瑞进送了一条,给隔栋的王永红送了一条。

1、焦瑞进征询做鱼的方法12.jpg

老焦在微信征询做鱼


2、给王永红送了一条鲤鲫

        昨天给王永红送鱼是在前天晚上19:30,本想看看她的老岳父王兴鹏的,但当天老爷子看完电视就睡觉了。

        王永红的夫人王青说:明天中午来吃鱼吧,也可以见到老头儿,可以陪他聊聊天。

        今天中午11:40,一到王老的房间,他就激动起来了。

        他说话几乎从来不正面回答问题,基本上都是用反问或否定来肯定一桩事情,和这个老爷子说话,头脑要转几个弯,可能上海人都是这样,里面蕴藏着机智和文化。

微信图片_20220509094453.jpg精神矍铄的王兴鹏老人,1928年生人,比我的岳父大一岁

        每次来与王老聊天,总会受到狠狠的教育。一般是我一来,他就给我谈他的学习心得,还拿出《人民日报》和他每天的学习笔记。他的学习心得,还拿到总局去展览过,后来被弄丢了,一提起此事,他总会耿耿于怀。

16.jpg17.jpg18.jpg19.jpg

王老的学习笔记

        王老谈得最多的是他的入党这件事情。

         他说填家庭成分的时候,地主都填上了,组织上没有怪罪。但是他小时候加入过“一贯道”这件事情没有填上去,因为当时他还是小孩,不觉得那是坏事。那个时候都说“一贯道”好,他的父亲还当过“一贯道”的贯口,就是片区负责人,哪里有什么事情,都会伸出手帮助。但是后来成了反动的会道门,这就是政治问题了,组织一直在考验。还好,组织上都信得过他,特别是牛立成、王平武这些税务总局老同志老领导都为他作证,终于在50岁的时候入成了党,还十分欣慰地说,那是改革开放的第一年的1978年。我说历史在重大变迁的时候,总会有一些人会承受一些调整中的阵痛,所以天下最好是要大治不要大乱。

        这几次来看王老,他都说到习主席要管理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人,不容易呀!中国已经五千年了,不简单呀,容易吗?

        同一席话,不同的人讲出来,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听一个94岁的老人讲到这样的话,我心生敬意,他没有虚情假意。

        昨天这顿中午饭,王青厨艺了得,味道上佳。

15.jpg

好酒好菜

14.jpg

        王老上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鱼头冲着我,说:虽然颠来倒去都是王,但王更生同志是贵客,吃鱼头是必须的。他不知道,我最不喜欢吃的就是鱼头。

        听王青讲,老头儿以前十分威严,当年去湖北干校的时候,她刚上小学,项怀诚当校长,学习抓的很严。有几次做作业,老头儿站在身后,她就恐惧得手发抖写不出字来,否则,她的智商潜力会开发得更好。我的感觉是,王青智商已经很高了。比如她的业余爱好是声乐,就是美声唱法,每次听到她唱亨德尔的《ombra mai fu》,或者普契尼的《贾尼斯基基》等,不论德语、意大利语还是西班牙语古典歌曲,都十分有韵味。


        王青演唱的普契尼歌剧《贾尼斯基基》中的《亲爱的爸爸》。

        王青在谈到其父时,与我小时候的感觉十分类似,这都是我们生活的常态,哪家说起来不曾有过一地鸡毛,我小时候的处境就过之而无不及了,一度想到父亲,就会想起《地道战》里山田眼镜透出的寒光,充满着恐惧。但是,当我们为人之父母时,对父母含辛茹苦使我们长大,才反知当年那些父母,更加艰辛,便对他们充满着感恩和爱。有一次听王青说,当她到天宁寺看到她父亲冰箱里面时,就哭了。没过多久,就坚决让其父到自己家里面来养老。       

13.jpg

临别是,王老还会在握手时狠狠捏一下,然后拥抱。

GIF .gif


        钓了一次鱼,就钓出了那么多的尘封往事、友人交谊、和两位老人的岁月守候,心中总是充满着敬意和惬意。

阅读103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