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过留声5:黑胶国故亦新风

王更生
2020-07-29

今天来欣赏上世纪上半叶外国各大唱片公司来华灌录的唱片片芯和五花八门的洋名翻译。

那些花儿

先来视听一组影音:

20131107 241.jpg2013年底,请两位帅哥靓女到上海徐家汇百代小红楼吃西餐


20131107 242.jpg与美女同事在百代小红楼的西洋唱片灌录机前,当年这里叫做“东方百代公司”,聂耳、冼星海、黎锦光、任光曾在此干活儿


微信图片_20200729054459.jpg来小红楼的三十年代影星王人美


微信图片_20200729054350.jpg失业后来小红楼讨口饭吃的落魄业余音乐爱好者聂耳


微信图片_20200729054452.jpg三十年代明月社兼楼主黎锦晖(下一篇专为他立传)


怎么样?上熟人等还养眼吧?

再看看更加养心养眼的:


左翼电通公司拍摄的《风云儿女》,王人美单杠女主角儿,主题歌叫做《义勇军进行曲》


音频:国歌(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timg (1).jpg

聂耳在小红楼打工时与田汉共同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


欣赏了美丽的风景,重温《义勇军进行曲》,百年以来中华儿女挺过来着实不易。更振奋于《国歌》的悲壮和嘹亮。思来想去,还是听去了它的本意:救亡图存。

我们这个国家大,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千里不同风,难怪李登辉抛出“七国论”,毛主席早年在《湘江评论》还写过“二十七国论”,东西南北文化习俗甚至价值观差异太大,要把他们拢在一起着实不易。想想架海擎天气吞山河的秦始皇,可灭六国,车同轨、度同衡、字同文、人同伦,也不过支撑了区区14年耳;才智过人励精图治的隋文炀二帝,也一统中原,还修了一条京杭大运河等,凡38年;智勇双全开训新军攫位称帝的袁世凯,一个云南边塞的蔡锷,去八大胡同与小凤仙约炮而溜,即使是患了喉癌,沙哑一吼,大厦即倾。

在《国歌》声中,真的听到了救亡图存,当年的日本鬼子现在变成笑话了,但又来了大国竞争,也不太足虑,按照汤因比的说法,外来之敌,只是在一个行将死亡的国家给它最后一击。看看我们现在的风气,谈钱最多的是钱,视公共权力为私人资源,缺失尊严感,视廉耻如儿戏。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就是中华泱泱文化就是知耻文化。看看两个笑话:

周宁三光县委书记林龙飞.jpg

福建周宁的人称“三光县委书记”,官位卖光、财政的钱花光、看中的女人搞光。开封阴毛部长李森林.jpg

开封"阴毛部长"李森林,据说睡了300下属或下属之妻,每次对胯下之人都取点阴毛以后制作阴豪,与羊毫、狼毫媲美。

救亡图存,亡秦者胡来也。

糟心的事儿就不多说了,本都是饭后茶余消遣之物。


西洋来的唱片公司及唱片片芯

20世纪的头十年,中国正处于清末民初政体变革的前夕,差不多所有的世界知名唱片公司纷纷来到中国大陆和香港,开展他们的灌音业务,公司名称翻译的眼花缭乱五花八门。

据说1897年倍克黄龙版2201鑫福班之取成都被认为是喜羊人来中国灌录唱片的始祖。具体细节也无从可考,现就列举有名有姓的。

一、东方百度公司(Pathe,1932年被英国EMI兼并,在中国沿用百代名)

法国百代公司首版过11.5吋唱片《洋人大笑》,法国人乐浜生拿着到上海街头叫卖 “十文钱即可听一次洋人大笑,使你忍俊不禁,为之捧腹。凡听而不笑者,分文不取”,这是有物证的最早到中国制作的唱片了。图1至4为其片芯。

image003.jpgimage005.jpgimage006.jpgimage007.jpg

就是这个乐浜生1914年或1915年,买下徐家汇谨记桥徐家汇路1434号地皮,建立厂房,于1917年落成,以“雄鸡”为商标生产唱片,并成为当时在中国最强大的唱片生产企业。我们现在去徐家汇的东方百代小红楼看到的说明却是1921年落成,更待进一步求证。


法国百代公司于1906年在上海建立办事处从1908年开始进行了大量的灌音(图1),几乎囊括了清末所有的早期京剧以及粤剧剧团的名角,甚至一些艺人还是清末宫廷的教习和供奉(图3)。百代早期还出版发行过手刻版唱片已经成,现为中国唱片收藏的宠儿。

image056.jpgimage057.jpgimage063.jpgimage061.jpgimage059.jpgimage064.jpgimage065.jpgimage067.jpgimage069.jpgimage071.jpgimage072.jpgimage073.jpg


二、克莱姆峰(G&T)

或翻译成“季莱姆峰”、“留声机公司”“德商”。1903年就到中国,可称为中国本土最早的唱片灌音记录,内容是京剧和少量的昆曲。片芯是"Recording Angel"商标,翻译为“录音小天使”或“仙骇”、仙孩"。片芯见图1至2。

image008.jpgimage009.jpg


三、胜利者公司

胜利者(Victor)、谋得利公司(Moutrie& Co)

英国谋得利公司成立于1850年,1906年初在上海开展留声机和唱片的商业活动,成为胜利者公司(Victor)在整个中国市场针对留声机和唱片销售业务的独家代理商。

百年前的香港采風》记载,歪果仁刚来中国十分不理解中国的京剧,“我們灌錄首批唱片,連同樂師約十五名中國人到來,其中一人灌唱時,出盡了全身力氣來嘶叫……兩曲過後,他的喉嚨已沙啞……音樂像是拚命的敲鑼打鼓”,“這次(在香港)的灌曲者較上海的低級,也比較骯髒。唱曲方面,上海的要有趣得多”。

美国胜利者(Victor)公司最早专门为中国人灌制的圆盘唱片的时间是1902年8月到1903年5月之间,由侨居在美国的华人灌制,这些唱片可见于蒙纳克(Monarch)公司名称(图1)。他们基本上被卖给了在北美的华侨,所以在中国和南亚的华人圈子里极少见到。本系列起初的编号夹杂在1557-2371之间,后于1903年重编为7160-7323(图2)。蒙纳克唱片在1904年被复制标作黄色“Velly Good Talkee”商标(图3)。

胜利者(Victor)公司在中国本土的首次灌片记录是在1905年,地点在上海,有橘红的(图4),绿色的(图5),银白色(图6)和晚些的浅蓝色的,中文名字还翻译成役挫(图7)或物克多(图8)等等。

image011.jpgimage013.jpgimage015.jpgimage017.jpgimage018.jpgimage019.jpgimage020.jpgimage021.jpg


四、哥伦比亚(COLUNBIA)公司

还翻译成“古伦美亚”、“克伦缏”、“克伦便”、“克纶便”。

1903年,哥伦比亚(COLUNBIA)公司也灌制了一批中文唱片,许多为粤剧。到1906年,哥伦比亚公司在中国灌制了过千种的唱片,片芯标签风格各异:有红色龙的,星条龙旗的,还有带有狮子的“Columbia Concert Record”标签等等,都是单面唱片。哥伦比亚(COLUNBIA)公司在中国的代理洋行有两个:前期1905年-1908年是法国乌利文公司“J. ULLMANN & Co.” ,1908年之后的代理商换作了老晋隆洋行“MUSTARD & Co.” 。见图1至8。

image024.jpgimage022.jpgimage026.jpgimage027.jpgimage028.jpgimage030.jpgimage032.jpgimage033.jpgimage035.jpg


五、德国倍克(Beka 或蓓开福瑞特(Favorite)、高亭(Odeon

1906年初期,一些欧洲的知名唱片公司也曾经在上海和香港灌过中文唱片,德国倍克公司就分别到达香港和上海德国公司福瑞特(Favorite)在华发行出版唱片。见图1至12。

image037.jpgimage038.jpgimage040.jpgimage039.jpgimage042.jpgimage043.jpgimage044.jpgimage045.jpgimage047.jpgimage049.jpgimage050.jpgimage051.jpg


六、德国利乐(Lyrophon)公司

在中国上海主要通过一个洋行销售中国北方音乐唱片在新加坡是通过贝尔公司(Behr & Co.)销售中国南方音乐。见图1至3.

image052.jpgimage053.jpgimage054.jpg



七、索诺风(Zonophone)公司

1903年末1904年初索诺风(Zonophone)唱片录制了一些中文唱片,但这批唱片没有以索诺风(Zonophone)的名义发行,1909年,胜利者发行的中文唱片就有来自于索诺风(Zonophone)的此批录音克莱姆峰(Gramophone &Typewriter Co., Ltd.)发行的胜利者此系列再版片也有此类情况的。如图。

image055.jpg


以上这些来华从事唱片灌录和出版发行及代理的外国唱片公司,应属于主流,并不是全部,特别是那些转为私人订制的小众刻录就无从查找了。

这些百年前的老唱片的片芯是丰富多彩的,细琢磨有一种美感。以前有个同事听说我进了一台爱迪生留声机,不太相信是真的。后来我把照片发给他,看见机器上的线条,他信了。

IMG_20200726_150431.jpg

这是一个过往的时代,一个政局变动社会动乱的年代,民不聊生。那些到大上海来闯荡的年轻人,特别是新文化运动和白话文运动后期来到东方巴黎上海谋生,引领时代风气之先的机会已去,耳濡目染了国难当头的聂耳、田汉们,以及王人美们,却在错误的地点、错误的时间,做了对的事情,演绎了他们时代的风云儿女。聂耳20岁出头就在日本淹死了,那一代人的命运多舛,特别值得我们缅怀,最佳的方式就是在救亡图存的歌声和旗帜下,度过芳年美好。













阅读88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