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模样》发刊词及《时光模样1》:
与自己久别重逢,那些有故事的日子,若隐若现的芬芳,都是经意或不经意的时光的馈赠。
《时光模样》借用陈晓明主编的《时光的模样》这本书里面的作品作为发刊图。每期从书中选一幅图片作为引导语,点击该图即可进入老照片。
从今天起,每一篇回忆图文,将附载50张左右涉外税收-国际税收的老照片。纸质照片由老照片扫描,数码照片直接压缩,均不做修图。照片均采用流媒体常用的1M以下的大小的JPEJ格式,水平像素设定为1200。
此图片仅作税务系统同事及其子女分享,其他用途,请经照片上本人同意;涉及到个人,观感若有不适,请及时告知删除;如需要原图作特别纪念用途,在极少量的情况下,酌情提供。
点击上图进入《时光模样1》
公务员107中央机关72枣林前街国家税务局5一九九零5那八个人(下)五个同事并《时光模样》第1期及发刊词
1990年,我们涉外税务管理司来了张志勇、项思思、付瑶、周怀世、宋哲、刘晓鹃、王新年7个人,张志勇和付瑶来自海洋石油税务管理局,项思思来自总局办公室,薛晓鹏和刘晓鹃部队转业,周怀世、宋哲和王新年分别来自大学。张志勇、项思思、付瑶和周怀世在前三篇图文中谈到了,现对汤慧琳、刘晓鹃、宋哲、王新年和薛晓鹏五个同事做一个简介,其中,汤慧琳1986年来到涉外税务管理司,薛晓鹏则是1989年来的。
1990年这新一个十年的开端,在国际税收宏观层面,国民待遇的问题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也就是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以及外籍个人,其中还包括比照执行的港澳台企业及个人,她们的税收待遇的超国民待遇已在学界开始议论。还有一件事情就是,承包给外国的石油公司开发的海洋石油乏善可呈,海洋石油开发的税收事宜已经提上了桌面上来,也就是说,海洋石油开发的费用摊销这个天大的无底洞要找到出路,在税收政策适用上也要向内陆的石油开发靠拢,行话称之为打开海陆篱笆圈,这也是每年两次的,由国家税务局金鑫局长坐台讲话,由普华会计公司的孙世钦女士在国际上张罗的各大石油公司参与的涉外税收-石油税收研讨会,是那个年代税务系统的大事情。这个普华的孙世钦女士,也是“六四”风波以后,我国被美西方封锁最艰难的时刻,首次率领国内境外的香港工商届的大佬组成的工商代表团来到北京的那个女强人,当从电视上见到她时,国家最高领导层亲自接见,第一感觉如某领导的口头禅真牛逼:税收工作的触角似乎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但是,这一系列的宏大叙事,最终都要落地。在国家税务局涉外税务管理司内的各个处室,在大形势的应对方面,都是做的一些十分不起眼的普普通通的事务性工作:外事处开始规范出国审批手续,流转税处开始测算工商统一税的税目税率和税负,所得税处基本上已经完成了涉外两个企业所得税法合并前的文本起草和准备工作,以及个人所得税法由外籍个人到内外籍人员全面使用的修改;在我们涉外征管处,反避税工作狂飙突进,向征管法和两法合并引进转让定价税制,征管查三分离和征管和检查两分离循序推进,还有两法合并的申报标设计,税务登记证核发和涉外税收队伍的服装设计选样等,事无巨细,都落在了咱们普通人的头上。我们和同事汤慧琳、宋哲、刘晓鹃、王新年和薛晓鹏就是具体干这些活的人员。
1990年,在我们涉外征管处还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我和苏晓鲁处长杠上了,是因为在对待老同志黄幼琼的工作意见上产生了严重分歧,想他递交了《反对官僚主义》的意见,从此以后,我们这两个属狗的人,一条大狗和一条小狗,就开始撕咬不停了。(参见《公务员67中央机关57苏州街税务总局25一九八八3这一年还来了黄幼琼、郭蕴芳和张宝云》)这也是我对待机关生活,想保持自由意志和独立思考的结果吧,其实我的公务员生活就是这样过来的。苏晓鲁在反避税方面做了开拓型的工作,只是后来有几年的时间做的过火,有一年下达的反避税选案,就达到了1740户。拿我们后来的年平均选案数150户,以及美国国内收入局的2005年的选案数135户来看,这就是狂飙突进了。
1、汤慧琳
汤慧琳,上海人,我们又叫她老汤,1970年北京外贸学院毕业,1986年就来到了财政部涉外税务管理司成立之前归属涉外从事外事管理工作。我1987年到该局在中央财政管理干部学院学习西方会计的时候,就是她来当的班主任。
初见老汤,就有一目了然的洋气,说话十分温和,但是原则性很强,理念方面,又是属于她们那个年代多赋予的老派严谨的事物认知,也就是说,在面对他们认为突破原则的事情上,马上就会收敛笑容给你谈谈。我上西会班的时候,刚结婚,经常落课,她往往会手下留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当我会计课挂科时,她就没有客气,很严肃地说,总局来的人要带好头,你看人家刘宝柱……
老汤来涉外税收管理部门就一直从事外事工作,外事处成立的时候,就主持过该处的工作,做了许多建章立制方面的事情。1991年,外事处规划到总局办公室的时候,他就留在了涉外税务管理司到了流转税处。那个时候,若不是老汤不愿离开涉外税务管理司,以及王裕康另有工作安排的话,那就没有搞统计工作的陈小杭与胡长青结缘,第二年就被提拔成外事处正处长,粉墨登场,成为国家税务总局外事工作的大拿了。
老汤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十分像她。这个大女儿结婚的时候,我还作为长辈去当了见证人的。
老汤离开我们已经多年,想起来恰似昨天。
老汤,汤慧琳
2、刘晓鹃
刘晓鹃是从部队转业来到我们涉外征管处的,当时在这个处里,她有两个强项:计算机和外语,这在那个年代是十分稀缺的知识结构。所以,她一来,就承担了处里面的一些数据管理和统计工作,并翻阅一些外文资料。其中最重要的工作事项就是涉外税收收入测算,其中包括参与所得税处和流转税处的企业所得税和工商统一税的测算和调研。我记得,涉外税收队伍,在1990年的人力资源达到最高峰,即:通过核发检查证,确知专职和兼职的涉外税收人员达到15000人,这在那之前和后来,都没有达到过。
刘晓鹃在性格上,平时不苟言笑,遇到开心的事情,又是另一番景象。我在1998年去厦门工作后,每次回京都会到她办公室去嗨聊一番,感觉到她是一个性情中人。千禧年后,还去过她家里几次,她有一套很高级的建伍音响,我就去帮她调试设备。那个时候,还知道她特别喜欢芭蕾舞,几乎每天都要练功。我也请她到我的地下室去听过音乐。
刘晓鹃
涉外征管处1991年局里春节加餐
广西南宁全国涉外税收会议
广西南宁全国涉外税收会议
广西南宁全国涉外税收会议
1998年全司活动
涉外征管处全处合影
1998年全司合影
3、宋哲
宋哲居然是中国人民大学学哲学的,后来到了北京财贸学院当老师,再后来就于1990年到国家税务局涉外税务管理司所得税处来了。
与其说他到国家税务局,还不如说国家税务局到他那里去。那是因为,我们1989年10月25日从海淀区苏州街52号搬到宣武区枣林前街68号的时候,他早就在里面了。更因为,我们本来做的这栋五层楼房,就是北京财贸学院的,那个时候,宋老师已经在里面守候了很久很久了,终于等来了一个不怕死的单位。多年以后,当检查组因有人举报来到国家税务总局调查的时候,那案子还处理了几个人,缘由是基建工程增加了第五层,每一扇窗户钉钉子3400颗,与事实严重不符。后来我还听宋哲讲,我们所在的第五层,原来还在财贸学院的时候就有了。很多事情和认知,经历比学习重要得多。
宋哲
宋哲在我们司里面算一个帅小伙儿了,当年与周怀世、苑善武和高运根儿号称国际司四枚钻石王老五。这些事情,虽然是因为工作产生,却与税收专业工作没有毛钱关系。
当年的四大钻石王老五,如今各自都成家立业,苑善武从事国际商务,宋哲资深税务专家,老根儿普华合伙人,周怀世也是德高望重的大师级人物了。
2003年司里为宋哲和周怀世举办集体婚礼,本人赠言是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与原来普华孙世钦的助手阮晓宇在香港
1995年,张志勇司长带领宋哲、何俊雄和我赴香港作税法宣传,主要议题是工商统一税转增消营后的税法使用,以及国地税涉外税收管理协调事项。这次香港之行有一个小插曲:宋哲用英语侃侃而谈解释工商统一税,中场有个老头儿满头大汗跑过来说:宋先生,能不能讲中文?结束后,他又跑过来说:讲得太快,还是听不懂。自此以后,宋哲就讲他更加擅长的普通话,由张志勇副司长当翻译了。
与香港税务和会计师机构人员合影
左起:王更生、何俊雄、宋哲。自始至终,何俊雄由于说话慢,即使是使用了标准的福建莆田普通话,也没有人来反映听不懂。
1998年司内集体活动
大草原上这放飞身心的一跃
我在1998年为宋哲拍的照片
自从宋哲来到我们涉外税务管理司以后,我都把他当做军事参谋,发挥巫蛊之责。没有什么较大的举动,比如晋升副处长之类的事情,就喜欢去听他念叨一番,每每能够心神安宁。他还有一个一般人不具备的优点,就是为人服务体贴周到。这从两件事情就可以看出:一是照顾邬江,邬江在1993年去医院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每天都是宋哲定时给邬江吃镇静药,邬江好像对他百依百顺,对我们,有时候就拳头相加;二是对小孩子和女生的照顾更是体贴入微,有几次司里组织外出活动,宋哲对小孩子和女生的关照十分用心,包括我的夫人和儿子在内,都对宋哲交口称赞。比如说,宋哲答应孩子们买冰棍和其他好吃的,他从不食言,如此等等。每一次一块儿活动回来的人,说到宋哲,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认真细致的关照所感动。
4、王新年
王新年是中国警官大学毕业,来到我司所得税处干活。初来乍到就干得得心应手,风生水起。很快就陪同金鑫局长一行去香港公干,那一次金老爷子对清一色的老爷们儿略有愠意,指称都是几个和尚出门。
王新年是个很英俊威武的爷们儿,而且十分活跃,经常到各处与年轻人聊天。有一次去外事处侃大山,他说他能从办公桌上翻下来,陈小杭和刘铁鹰、毛原兴都不太相信,结果他立马上桌,空手翻落地,在众人的目瞪口呆中提提裤子,很牛逼的扬长而去,那样子潇洒极了。
新年的好势头很快就止于一次工作规划上的认知差异。1993年左右,中国国际税务咨询公司成立,急需各司人才支持。新年报名前往,本以为安排个部门经理什么的,到了以后才知道没有说法,就要退群。结果就导致了他很快就离开税务部门。那一段时间我们聊得很多,他也不愁找不到去处。那几年我们还来往较密,也去过他南运巷的家里玩儿。他夫人在中国科学院读研究生的时候,我家还去过永定路那里玩儿。
王新年气宇轩昂口若悬河侃侃而谈的风派,犹然在目。
酷比的王新年
5、薛晓鹏
薛晓鹏来我们司流转税处后,我们几乎不谈税收,大多数时间谈的是军事。
印象最深的是两点:
一是他谈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的时候,对中国的最大威胁是日本。因为日本虽然是战败国,但是工业基础十分雄厚,国家动员能力很强,称霸世界的野心从来就没有因战败而泯灭,这就时刻引起我们的警惕。
二是中印关系,在战略纵深和后勤补给上,我们占绝对劣势,要以一比五甚至更多的资源配置,才能来与印度抗衡。我们当时还谈到,英国这样的老牌帝国主义十分狡诈,他们即使是走了以后,也要留下个烂摊子使后之来者纠缠其中。
小鹏参加过中越自卫反击战,并立二等功。那个时候,他是侦查连长,经常穿插以后去抓舌头,最危险的不是被越南人发现,而是随时可能踩到塑料地雷,一般炸不死人,只炸断腿,这样就会牵扯上更多的兵力来营救,造成事实上的大量战斗减员。
我小时候一直梦想当海军,手握冲锋枪,还军装威武,精神,后来实在不行就退而求其次报名当陆军,还是不行,十分痛悔。我的知青战友有四分之一,十几个人当上了兵的,大部分都参加自卫反击战上过越南前线,还好,还没有一个牺牲的。即使是现在,我对军人总都是充满崇敬的,我们在玩儿力气,他们在玩儿命,没有他们,哪有岁月静好?
那个曾经的二等战功的侦察连长薛晓鹏
这是1988年我军侦察兵抓获越南战俘实拍(由陈小航提供),那哀嚎,是生命濒死状态最后的恐惧而绝望的声音。这就是战争,除非人家强加于我们,那就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与之一搏。
1990年,其实,每一年,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只要细心琢磨,都是寻找回来的世界,在里面,既有模棱两可或者令人啼笑皆非的趣味小清新,也有打拼、疲惫和痛楚的并不完全静好的峥嵘岁月,更多的是如像与汤慧琳、刘晓鹃、宋哲、王新年和薛晓鹏这些同事的情谊。那是我们时光的模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玩味无穷,每每想起,笑靥如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