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120中央机关85枣林前街国家税务总局18一九九四3国际税收协定处5印度之歌(上)

王更生
2022-06-24

每篇一图:

《时光模样13》,点击下图看36张老照片

13.jpg


公务员120中央机关85枣林前街国家税务总局18一九九四3国际税收协定处5印度之歌(上)


对印度的最早记忆,应该就是印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拍摄的电影《流浪者》了,里面的主题歌《拉兹之歌》,早已深入骨髓。


印度电影《流浪者》主题歌《拉兹之歌》

后来,我才意识到,像双边税收协定这一类国际条约的达成,更多的是因为国家间政治、经济乃至军事方面的良好事态造成的,中印税收协定更是如此。

本图文将以印度之行见闻、一枚希腊红铜币里的世界、印度历史的背影三个主题,来谈谈这次印度之行上篇的感知和感悟。

1994117日至26日,以时任国家税务总局涉外税务管理司司长郝昭成为团长,外交部条法司的徐杰、涉外税务管理司国际税收协定处处长赵申年、毛晓红和王更生为团员,一行5人的中国税务代表团访问印度,开展中印税收协定第二轮谈判,我驻印度大使馆经商处的帅小伙儿王其辉也全程参加了谈判。这一轮税收协定谈判,双方都有全面达成谈判的主观愿望和心理预期,这与中印两国当时的双边关系不无关系。

1.jpg

郝昭成团长与印度同行

后来,在与我驻印度大使馆经商参赞的沟通中知道,那几年是中印两国之间关系的最佳时期,两国在国际政治和边境的军事管控方面,也处于前所未有的良好状况,这都为两国间税收协定的顺利达成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大家同时也隐隐感觉到,随着苏东社会主义阵营的倒台和苏联的解体,国际政治形势也将发生新的转向。1972年由尼克松与毛泽东为推手的国际大棋局已经告一段落,造成中印缓和的国际格局也将发生变化,两国间潜在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差异和英国当年撤退时所埋下的领土争端,将成为影响甚至是主导两国关系的重要因素。这也就如像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论述的那样,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国际间的主要矛盾将发生变化,领土纠纷以及由此导致的中印边境的局部军事冲突,将上升为中印两国的主要矛盾和矛盾中的主要方面,这些都被后来的多次事件完全证实。所以,我们此行来到印度的第2轮税收协定谈判,双方都不会纠结于具体的条款和文字细节,达成并由双方团长草签协定十分顺利。所谓草签,就是税收协定缔约国双方主管当局,通常为主管税收协定谈判事项的财政部或税务局,由其派出的税务谈判代表团团长,在已经达成的税收协定文本的每一页边缘签字。

同年7月18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代表中国政府到印度新德里与印度外长辛格签署了中印税收协定,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印度共和国政府关于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 》。我和赵申年处长,事前带着我方确认的税收协定文本,再次前往印度新德里去提前做准备工作。此行我们的任务有三:一是与印方专业技术官员共同审核双方已确认的税收协定的英文文本,最后形成签署文本;二是为我国领导人正式签署税收协定助签,这项工作由赵申年完成,具体做法是,翻开签署页面,若有必要指出签署的位置,再用吸墨器吸干墨汁,协助交换文本,若有必要,回答国家领导人提出的问题,当时钱副总理问这是第几个协定了,老赵说第39个,当时他们身后的我驻印大使一个劲催促老赵完事儿了就离开;三是国家领导人离场后,见证谈判主场国主管当局对协定文本进行蜡封,亦即用火蜡封印盖章,一式两份,最后带一份回国向外交部呈报。

13.jpg

赵申年助签


一、印度之行见闻

1、戒备森严的印度财政部

新德里的建筑大都宏伟壮观,最常见的建筑材料都是盛产于印度本地的红色砂岩,最典型的莫过于仿照法国巴黎拿破仑的凯旋门而建造的印度门。

印度财政部的墙体的一部分,也是由红色砂岩和砖混结构建造。因为地处热带气候,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是密集的大窗。使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一进财政部就感觉到戒备森严,安全检查十分严格,有一种神圣的庄严感。而且,同为财政部的官员,他们之中的等级差异十分明显,印方代表团团长十分威严。

6.jpg

新德里的印度门

5.jpg

印度财政部或海德拉巴宫


2、外观迥异和等级森严

中印第2轮税收协定谈判的对方团长,是一个着灰色西装,身材中等,皮肤白净,花白头发留着一撮很漂亮的小胡子的风度翩翩的中老年,身份高贵。

在印度,人与人之间,除了种姓制度所遗留下来的差异之外,从肤色、外貌和身材上看也截然不同。因为历史的原因,北方的雅利安人、苏美尔人、塞人、月氏人、突厥化的蒙古人和英国人,先后入侵占领和统治了这片广大地区,使得现在的印度人种结构呈多元化特征,甚至还有印度最早的原住民达罗毗荼人,以及多种混血的后裔。这种差异,从外形看,远远超过了中国的两广福建与江浙乃至东北西北和西南人的差异。

但是,在印度最具有典型特征的是锡克人,大都是魁伟的身材、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和络腮胡子,全部都以大盘头嵌族标。


3、德里街上的天厕、神牛和猴子

离开宏伟宽阔的新德里,到了旧城德里,就会明显感觉到破旧的老城景象。

我们感到十分新奇的,就是德里街上随处分布的仅供男士小便的天厕,临街用15左右的矮墙隔开,从街上看去是一幅独特的风景,里面若有数人还会边聊边看外面的风景。

在德里旧城,随处都能看到印度的神牛和成群的猴子。神牛大都呈灰白色,外观是我们国内常见的黄牛的样子,但身材像水牛那么硕大。印度人很爱戴和尊敬神牛,它们悠然自在,信马由缰。成群的猴子在红色砂岩建筑的顶端穿行嬉戏,偶尔也会下地来拾取食物。显而易见,印度的神牛和猴子都与人类社会融为一体,和谐相处。


4、耍眼镜蛇的人

在阿格拉邦(省)去往泰姬陵的途中,居然见到了酷似阿拉伯人的那种耍眼镜蛇的人,他们用类似于葫芦丝的那种乐器,吹奏着悠扬的曲调,笼子里的眼镜蛇就会慢慢探出头来,随着乐声摇来晃去,使人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


5、结识徐杰兄弟

这次中印税收协定第2轮谈判的印度之行,结识了徐杰兄弟。他来自外交部条法司,给我津津乐道的,是他法律本科毕业以后,在河南省公安厅从事法医的经历,他能够把我们深感惊恐和绝望的景象娓娓道来,其中也包括他,由极不适应到适应,最后居然爱上了这个行当的全过程,以至于最后他考上研究生离开这个岗位的时候还十分不舍。

有些人见上一面就有了缘分,外交部的王淑芬大姐和徐杰就是这样的人,我们之间的工作合作也仅仅是分别到白俄罗斯和印度出了一次差。

昨天(624日)给王淑芬大姐去电话询问谈白俄罗斯税收协定时的两个外交部翻译的名字,他说一听我说话就知道我是谁,这应该是我们双方的共同感觉,时隔上一次我们见面,已经有28年了。

与徐杰再次重逢,是2017年在外交部新闻发布会的蓝厅,我们擦肩而过转头相认,几乎是在两秒钟之内就叫出了对方的名字,那也是离印度之行以后23年了。

徐杰的人生也十分丰满,除了上述经历之外,他还是我国成立三沙市之后的首届班子成员,挂职任副市长。2017年他去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任总领事的时候,我和毛晓红两家人,还到前门23号里面的红酒庄园去给他饯行。今年前两个月,徐杰又到了非洲南端的佛得角共和国任大使。

11.jpg

与徐杰

IMG_20170506_211509.jpg        儿子曾在北京前门23号的JOHNNIE WALKER HOUSE尊邸红方俱乐部打过工,与瑞士来的管理者瑞德先生交好,我们就偶尔去装喝。时值瑞德先生回国和徐杰马上就要去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出任总领事,2017年5月7日,我和毛晓红两家人去给他们饯行。


6、结识王其辉兄弟

王其辉是我们去印度谈第2轮税收协定的时候的中国驻印度大使馆经商处的馆员,参加了谈判的全程。业余的时候我们非常聊得来,主要是从他那了解中印两国关系和印度的历史文化。他告诉我,中印税收协定这么顺利的谈成,是由两国关系的大局决定的。那一段时期之前,两国从来没有过这样好的关系,以后也不会比这更好了,只有更差。

从他的同事那知道,王其辉这小伙子老子很灵,处事机智。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他现在的状况如何,冥冥之中,只是常常想念着。

3.jpg

与王其辉


7、我们的美女翻译毛晓红

毛晓红198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英语系,1992年初,从海洋石油税务管理局调到了涉外税务管理司国际税收协定处,19938月以后我们就成了同事。

这次印度之行,她既参与税收谈判的文本工作事项,又是团组的英语翻译。这次谈判,她还给印度同事从国内带了一盒杨钰莹的歌曲磁带。由此推断,她应该还参与了在北京的中印税收协定第1轮谈判了的。一个工作团队,如果都是绿叶没有鲜花,就成了丛林。所以,这一次印度之行,有毛晓红的参与,为我们这个团队增添了青春的风气,以至于我和赵申年第2次来到印度助签时,还有一个帅帅的印度财政部的小伙子,对她念念不忘,一定索要她的联系方式,我们考虑到味精毛晓红本人同意,就没有给。这件事情起码也说明,我们的美女同事得到了外国同行的高看一眼和认可吧。

这次还暴露了我的一个毛病,跟葛优一样,怕坐飞机。特别是南亚天气多变,气压不稳,飞机场在空中飘舞,我就下意识紧紧抓住小毛的手不放,把她吓坏了。

ABUIABACGAAg09HQlAYokOPtqgIwsAk47wY.jpg与毛晓红(非印度之行图片,临时找了张替代)


8、处领导的放权和暴走新德里

在我第2次与赵申年处长去印度助签完成后,有一天半的时间自由活动,他告诉我,每天只要吃晚饭的时候能见到人就行了。我真是乐开花了,可以在40多度的高温下暴走10多公里,深入到了印度新德里的郊区做社会考察,感觉到了城市中心和边缘地带的巨大差异。这样的沉浸式体验,后来又在北京郊区和重庆解放碑往郊区行驶所得到的认知一样,明显感觉到与西欧特别是德国的中心城市和郊区的体验截然不同,知道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直观差异。

暴走新德里那两天,一出我们居住的Lody Hotel不多远,就是一片很大的自由市场的路口。路口处有一个个子不高的锡克小商饭,看上去十分滑稽,却很健谈,并十分和善友好,每次出门都会给他打个招呼,聊上几句。后来远远的看见,他都会十分兴奋而友善的问候。


9、西藏僧侣在印度的签单权

我们参与第2轮中印税收协定谈判的代表团,在印度期间居住了三个地方: 新德里的Diplomatic HotelLody Hotel,和泰姬陵所在地阿格拉的Agra Hotel,第2次助签的时候也是住在Lody Hotel

我们住在新德里Lody Hotel的时候,至少有两次见到西藏喇嘛。他们身穿十分干净得体的绛黄色袈裟,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后听人说,他们当中许多人都是从西藏来的僧侣,在印度很受重视,得到印度政府的款待,有些重要人物到了印度各地,甚至还有签单权。这些可能都将直接影响到西藏的社会稳定,成为中印两国之间矛盾冲突的潜在因素。


10、新德里的股票交易中心

参观新德里的股票交易中心,有一种十分不搭的感觉。在这些不太整洁的凌乱的房屋里面,正在进行着在西方只有十分高端豪华的场所才进行的那种股票交易。

1img065.jpg新德里的股票交易市场


11、印度的大师拍出租车和三轮摩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北京的出租车有小轿车和面的,后者十分受青睐。

印度的出租车有大使牌轿车和三轮摩的,两国的水准差不多。但是在印度,有一点就让我们受不了,就是车内没有空调。每当我们西装革履赶去参加一个会晤或宴会,坐上去半分钟就会发出一身大汗来。

7.jpg

新德里的街道是重新规划,宽敞大气


二、一枚希腊红铜币里的世界

201199日,也就是我们援疆过的第1个中秋节,自治区援疆办召集我们到乌鲁木齐学习,那时,隔我们825日抵达新疆才半个月。这次乌鲁木齐之行,有两个收获:一是结识了新疆社科院的宗教民族史专家马品彦教授,一有机会就会去聆听他的教诲;二是从新疆博物馆购得几枚希腊红铜币,这种硬币就与印度有关。后来又网购了一枚原东德为纪念康德诞辰250周年发行的一枚纪念币,自从拥有它们以后,便随身携带,就像人们身上的护身符,护卫着我们想问题的时候,不要远离理性和常识。

微信图片_20220625162956.jpg微信图片_20220625162940.jpg

这枚希腊红铜币,就是贵霜硬币,是原生活在我国河西走廊和祁连山的古游牧民族月氏人,后来被乌孙和匈奴赶到了中亚,其中的一支叫贵霜,建立了贵霜帝国,攻灭了希腊化国家巴克托利亚,《汉书》称之为大夏。贵霜帝国鼎盛时期,疆域涵盖了今日的塔吉克斯坦、里海、阿富汗和北印度的恒河流域。张骞应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联合贵霜人回来攻打匈奴,于公元前128年抵达贵霜帝国,彼时的这些月氏人后裔,早已无心打回故土。就是在那里,张骞发现了蜀地产的蜀锦和手杖,经打听均来源于身毒(印度),回朝禀报汉武帝后,才有了司马相如出四川如缅甸探寻印度商道的故事。

这枚贵霜货币,作为一种信史的载体,承载了统治区内所有的历史文化元素,除了所属国王的铠甲样式外,还有古波斯琐罗亚斯德教(祆教或拜火教)的火焰,特别是上面的两种文字,即古印度的婆罗米文或佉卢文,以及古希腊文。这就以实物的形式印证了季羡林先生所言:希腊文明、阿拉伯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是伟大的,我叫它四大文明,真正交汇的地方就是新疆,别的地方没有。


季羡林谈四大文明交汇地新疆

三、印度历史的背影

古印度的历史文献很少,而且大都只是碎片化的散见于婆罗门典籍《往事书》、《森林书》、《奥义书》,以及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之中。12世纪有了克什米尔王朝编年史《诸王流派》存世,也仅仅是记述了这片南亚是大陆的局部历史,整个印度的历史,留给世界的也仅仅是渐行渐远的背影。所以对印度历史的构建,更多的是来源于印度周边各文明古国的历史文献。这些文献是: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希波战争史》节录的已经遗失的塞琉古帝国使节麦加斯蒂尼的《印度记》,古罗马历史学家阿庇安的《罗马史》和、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他们记录了印度的孔雀王朝和亚历山大入侵北印度的历史;中国高僧法显和玄奘西行取经存世的《法显传》和《大唐西域记》,以及藏传佛教典籍,所记录的印度国家和佛教历史;《汉书》及古钱币。所记录和反映的贵霜、大夏(巴克托利亚)和统治过北印度的塞人的历史;以及阿育王铭文、笈多王朝铭文、古波斯大流士一世铭文所反映的历史。这些都极大的丰富和构建了古印度的历史,应证了印度作为世界四大古代文明之一的地位,及其产生的佛教远播东土,福泽远方。

2.jpg

与郝昭成司长-团长

3-.jpg

与印度同行在印度国防部前

8.jpg

与徐杰

12.jpg

野外烧烤时与印度官员的孩子

4.jpg

        与印度同行参观古迹。右边这位帅哥就总要要毛晓红的联系方式,我们觉得,这件事情没有得到小毛的同意,就没有提供。


黑鸭子组合中文演唱《拉兹之歌》


        印度,这个同样是近邻的泱泱大国,历史悠久却缺少文献记载,我们向来对它十分陌生和误解。但是,只要想到法显、玄奘这些西去取经的高僧,以及鸠摩罗什们那些西来智者,就会知道这个文明古国,在中国人精神家园的构建上,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也许,那些都是曾经的那个智者在菩提树下发下的宏愿吧。如果我们还是在晦暗中目中无物、口中无物,又何以知道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向哪里去?

阅读162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