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122中央机关87枣林前街国家税务总局20一九九四5国际税收协定处7毛里求斯的陈局长和新疆的协定手册

王更生
2022-06-27

每篇一图:

《时光模样15》,点击下图看47张广西老照片

15.jpg



公务员122中央机关87枣林前街国家税务总局20一九九四5国际税收协定处7毛里求斯的陈局长和新疆的协定手册


1994年我们还在北京与毛里求斯开展了一轮税收协定谈判。

本图文除了介绍与毛里求斯谈判税收协定之外,还将就19938月至199412月,我在涉外税务管理司国际税收协定处工作期间的所获和感悟情况进行回顾。与此同时,还将对那一段时间处内和司内谈论比较多的新疆税务局的同志率先编写税收协定工作手册的情况进行说明,以及我们后来对曾经帮助过我们的苏晓鲁、王裕康和赵申年等老同志的感怀之情。


一、在北京与毛里求斯开展税收协定谈判

毛里求斯,在非洲南部东面的印度洋上的马达加斯加再往东的海面上,与北京的直线距离近1万公里。按携程查询,如果定制14座豪华包机,直飞10个小时,参考价125万,人均票价89,000元;如果乘坐民航班机,目前只有成都、杭州、广州、沈阳、武汉、南京和烟台7个地方有飞往毛里求斯的飞机。其中最快的是从广州经停曼谷和迪拜的阿联酋航空公司的飞机耗时最短,为19个小时20分钟,目前票价12,933元;最慢的是从沈阳乘多家航空公司组合航班,今天上海、首尔、巴黎,耗时55小时30分钟,目前票价21,576元。

微信图片_20220627081439.jpg

远在天边的一万公里之遥的毛里求斯

src=http___pic.htwed.com_2016_08_19_i6717ueqetoyzer1vtztffhvqdako1ly.jpg&refer=http___pic.htwed.webp.jpg

        毛里求斯,那是天外之天和人间仙境,我们在灰色的现实生活中操劳的时候,她们一直都在。

        在毛里求斯,印度人最多,华人也备受尊重,地位比较高。参阅:《华人地位最高国之毛里求斯现状》


万里之遥的前两轮谈判

由上述情况可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毛两国谈签税收协定,仅路途行程一定会更加艰辛。

据时任国际税收协定处处长赵申年回忆,他参加了中国与毛里求斯的前两年税收协定谈判及1993年10月毛里求斯税务代表团到北京的第1轮谈判,以及1994年中国税务代表团的毛里求斯路易港的第2轮谈判。那一次才知道,毛里求斯是在非洲大陆南端东面2000多公里的海面上,四周被珊瑚礁环绕,岛上地貌千姿百态,是一个被称为非洲瑞士的拥有富裕生活和发达经济的国家。那一次赴毛谈判,国家税务总局张湘海总经济师为团长,外交部调法师的王淑芬处长参加,团圆还有他和协定处穆树彬、毛晓红。对于这一次谈判,我国驻毛里求斯大使馆十分重视,杨一怀大使听取了汇报,并希望尽快完成谈判得以签字。毛里求斯财政部长宴请了中国代表团,毛财政秘书相当于财政部第1副部长也会见了代表团表达了其财长希望尽快访华和正式签署双方税收协定的强烈愿望。在中前两轮税收协定谈判中,毛方代表团成员有一位是华人,名字叫钟发,时任毛里求斯税务局副局长。

微信图片_20220629083336.jpg        1994年在毛里求斯的第二轮税收协定谈判期间,中毛双方部分成员合影。左起:王淑芬、张湘海(团长)、钟发(华人,毛税务局副局长)、赵申年、毛晓红。


毛方派员来华确定正式签字前的工作事项

1994年8月1日,中毛两国财长在北京正式签署税收协定,中方是财政部长刘仲藜,毛方也是财政部长希达南。

这次毛里求斯派了该国税务局副局长钟发一人来北京作正式签字前的准备工作,另外由毛里求斯驻华大使馆派一人协助。我方由董树奎副司长接见,我司协定处的毛晓红和我参加,毛晓红还兼任英文翻译工作。

在会见的间歇期间,毛里求斯的钟副局长私下还和我及毛晓红聊及在中国寻觅一个对象的事情,我们一时间不知所措。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即使是像谈税收协定之类的外事活动,在与对方进行交流的过程中,管控都相当严密,何况还是涉及跨国婚姻方面的问题,从来就没有想过,就自然没有往深里聊。


二、新疆税务局编写税收协定手册

我在协定处工作的时候,还有一件事情,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经常想起,那就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新疆税务局涉外处朱学勇处长和虞哲庆他们编写的税收协定对照表。这件事情告诉我们,只要诚心想做一件事情,铁下心来是没有做不成的。即使是像在新疆这样的边远的民族地区,外来投资很少,接触的涉外税收征管事项和拥有的涉外税收管理经验不多,也是可以编写出高质量的涉外税收和协定执行工作手册的。

后来还了解到,这本书编辑完成以后,在新疆税务局内部和涉外税务管理司,对该手册也存在不同的看法,这就给直接编写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好在该书得到了时任涉外税务管理司司长王选汇、副司长郝昭成和国际税收协定处赵申年处长的认可,并争取到国家税务总局的资金支持。该书于1991年完成初稿,后经过修改和增加,于1993年底作为内部出版物完成印刷,原定书名为《中国对外签订的税收协定对照集》,后金国家税务总局涉外税务管理司确认,定书名为《中国对外签署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对照表》,并由郝昭成副司长提写书名。

有幸联系上了当年执笔编写此书的虞哲庆兄弟,他对编写此书的说明如下:

      1983年,中日首签对所得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偷漏税的协定,标志着我国的涉外税收向国际税收的迈进。税收协定作为国际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税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时,税收协定是一个时髦、新鲜、深奥的东西。由于税收协定法律文本和中文译本翻译的原因,本来法律语言就比较严谨,加上翻译时过于注重信达雅,导致许多英语水平不高的税务干部在学习税收协定时,有一种看天书的迷茫感,明明看的是中文,但有些句子就是无法理解。英语喜欢用否定之否定,表示肯定,中文也照翻了,由于协定是缔约双方在平等地位的基础上签订的法律文件,因此,有别于普通合同文本的甲方乙方表述,出现了诸如缔约国一方和缔约国另一方的新概念。语言表述方式的新颖,名词概念的特殊,更增加了学习理解执行协定的难度。而且我国对外谈签的税收协定还在快速增长,执行税收协定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虽然国家税务总局在加快对外谈签税收协定的同时,加大了税收协定的培训力度,但由于对外税收协定谈签数量的快速增长,迫切需要为国际税务工作者提供一本综合实用的税收协定对照集,既可以作为学习工具,也可以作为工作手册。相对于沿海发达省区,日常国际税收业务繁重,人员紧缺,而新疆作为偏远落后省区,外商投资少,国际税收业务相对较少,因此,有了编写一本税收协定对照集的想法和人力资源。这一想法,还得到了国家税务总局的肯定,在国际司王选汇司长、郝昭成副司长、协定处赵申年处长等领导的支持、帮助和参与下,经过五年的努力,税收协定对照集于1991年初步成型,经国家税务总局审定提出进一步完善修改意见后准备编印成书。由于资金有限,考虑到该手册主要提供给税务系统内部使用,因此只作为内部刊物发行,没有申请出版刊号。后来,由于一些客观原因,该手册又耽搁了近一年的时间,等交到印刷厂排版印刷装订成册,完成印刷,时间已经来到了1993年底,当时税务系统已经开始国地税机构分设工作,虽然各地预订的手册都已发出,但后续工作也应机构分设,办公地点搬迁,人员调动,税收协定对照集就此成为历史。

此事早已翻篇了,随着中国国际税收人才的充实,后面的事情,自有来者记述。本段文字,仅对曾经的那些没有条件也要去创造条件上的人们致以敬意。

微信图片_20220627153418.jpg        这字一看便知,是由时任涉外税务管理司副司长郝昭成题写书名,特别是其中的外和税两个字,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

微信图片_20220627082912.jpg

虞哲庆当年的编书笔记


三、赵申年处长的谈话

1994年底,海洋石油税务管理局将与涉外税务管理司合署办公,司内的处室将做比较大的增加和调整。赵申年处长找我谈话,说不管别人对我什么评价,通过一年多的工作和观察,他认为我也是一个优秀人才。但是,在协定处里的人员结构大家都清楚,穆树彬虽然是跟我一批分来财政部的,但他一直在协定处干,如果讲下一步的提拔,那肯定是他在先。这样一来,由他和孙玉刚,再加上穆树彬,协定处处领导岗位的职数已满,最好是考虑一个新的工作岗位,比如新的综合处,更能够发挥我热心公益,群众基础好的特长。

后来,才有了我与崔胜利处长搭班,他主内,我主外,共同愉快和谐支撑起了这个,给全司带来快乐,并且小有成就的新的工作岗位。一年以后,由我主编的一百万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税收法律法规汇编》第一集出版,以后又出版了同样是各一百万字的续一续二;一年半以后,我又通过投票晋升为综合处副处长。

最关键的是,我从给大家带来快乐中,感觉到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回顾一下我们国际税收协定处,19938月,我从涉外税务管理司征管处调到该处。当时这个处有两间办公室,也就是宣武区枣林前街68号国家税务总局坐北朝南的 U型楼房的5层中段斜对着门的两间,北边一间是处领导赵申年、孙玉刚,以及穆树彬3人;南边一间是魏志梅、毛晓红,后来又调来了研究生焦瑞进,我最后进来。1994年底我调到新组建的综合处的时候,王晓悦就从原秘书处来到了协定处;1996年,付瑶也从所得税处来到了该处。这样算起来,从1985年国际税收协定处成立到1996年,进入该处工作的有23人。

协定处24人.jpg

        进入国际税收协定处24人的大致顺序是:王选汇、周仁庆、赵申年、刘金枝、胡志强、汤燕婷、方学荣、孙桂华、穆树彬、李晖、滕世超、孙玉刚、李学瑜、魏志梅、宁常青、徐平、萨婴、张宝云、黄幼琼、毛晓红、焦瑞进、王更生、王晓悦、付瑶。


四、时间的朋友

多年以后,我们也走上了处领导和司领导的岗位上,对在以往的工作中,对我们批评鞭策和谆谆教导的长者长兄长姐,存一颗感恩的初心。凡事逢年过节,或者司内有什么喜庆活动,都会亲自去电话邀请莅临。

微信图片_20220627082659.jpg

1999年广西全国国际税收工作会议期间毛晓红与虞哲庆

6.jpg

看望赵申年。左起:王更生、王裕康、张志勇、赵申年、宋哲

20100726 056.jpg

        2009年在金源燕莎看电影,邀请来了苏晓鲁、王裕康等退休老干部,按照标配搓一顿看一场。


        时间会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除非屈指可数的傲慢与贪婪和愚不可及;时间更能够醇化人与人的交情,与同事朝夕相处了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第四十年,休戚与共,都是时间的朋友,这是一种不可期待不知所起的缘。

阅读193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