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篇一图:
《时光模样17》,点击下图看45张北外班即遵义老照片
公务员124中央机关89枣林前街国家税务总局22一九九四7综合处2海洋石油税务管理局与涉外税务管理司合署办公(下)
总局合署办公后机构和人员调整
1994年11月3日,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国税发[1994]23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海洋石油税务系统管理体制调整问题的通知》:
在总局机关内部,海洋石油税务管理局与涉外税务管理司合署办公,对外保留两个单位的名称。调整后的海洋石油税务系统保持四个不变,即对外名称不变、机构不变、办公地点不变和国务院法规的业务范围不变。海洋石油税务管理局税政处、征管处整建制划归涉外税务管理司,更名为石油税政处、征管处;综合处与涉外税务管理司综合处合并。
这一调整的具体实施,涉外税务司原有五个处36人,合署办公成为涉外税务司(海洋石油税务管理局)后,增加了崔胜利、王迎新、华琴珍、徐 千、何俊雄、俞书春、高建华、柳建军、贾会英、陈洧、高世星、徐迪安、贺连堂、张玉香、赵忠民、丁淑芬、 金更生17人,成为七个处53人。具体是:
原涉外税务管理司5个处36人:
司领导:陈联波、董树奎、张志勇
秘书处:方 凡、于英俊、王晓悦
所得税处:卢 云、项思思、付 瑶、郭蕴芳、周怀世
流转税处:李树名、汤慧琳、王增明、邬 江、丁爱慧、宋 哲、刘秀玲、薛晓鹏
协定处:赵申年、孙玉刚、穆树彬、魏志梅、毛晓红、焦瑞进、王更生
征管处:苏晓鲁、李 晖、宁常青、黄幼琼、夏 霖、刘晓鹃、徐 平、袁仁健
调整后的涉外税务管理司(海洋石油水务管理局)7个处53人:
司领导:陈联波、董树奎、张志勇
综合处:崔胜利、王更生、王迎新、华琴珍、徐 千
所得税处:卢 云、项思思、付 瑶、何俊雄、郭蕴芳、周怀世
流转税处:李树名、汤慧琳、王增明、邬 江、丁爱慧、宋 哲、刘秀玲、薛晓鹏、于英俊
协定处:赵申年、孙玉刚、穆树彬、魏志梅、毛晓红、焦瑞进、王晓悦
稽查处:苏晓鲁、李 晖、黄幼琼、夏 霖、徐 平、袁仁健
征管处:俞书春、高建华、宁常青、刘晓鹃、陈洧、柳建军、贾会英
石油税政处:高世星、徐迪安、贺连堂、张玉香、赵忠民、丁淑芬、 金更生
后来,整个司的人员也一直在进行微调和变化,到1998年公务员裁员和与国际交流合作司合并之前,我们特地对全司及各处人员进行拍照留念。
全司合影
税政处全体合影。左起:周怀世、何俊雄、王增明、卢 云、王更生(凑热闹进去的)、宋哲、夏琳、刘秀玲。
1994年,流转税处完成了工商统一税改征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的后续过渡期工作以后,就与所得税处合并为税政处了。
主管司长张连顺与原所得税处人员合影。左起:何俊雄、周怀世、张连顺、夏霖、卢云。
协定处全体合影。前排左起:孙玉刚、穆树彬、魏志梅;后排左起:王晓悦、付瑶、魏志梅、毛晓红。
范巍司长与协定处全体人员合影
征管处全体人员合影。左起:俞书春、刘晓鹃、宁常青、高建华、贾会英、柳建军。
范巍司长与石油税政处全体合影。前排左起:徐迪安、范巍、丁淑芬、金更生、贺连堂。
反避税处合影:张玉香、苏晓鲁。
反避税处最初为征管处、后为情报处、稽查处,总局将成立稽查局的时候,就改名为反避税处。
综合处全体合影。左起:王更生、华琴珍、崔胜利、王迎新。
范巍司长与综合处全体合影
四个分局和一个征收处的工作
在1994年这一次海洋石油税务系统管理体制调整后,海洋石油税务系统对外仍保留原有的框架,对内统一纳入国家税务局系统的垂直管理序列,划归所在市国家税务局管理。
调整后的海洋石油税务系统保持四个不变,即对外名称不变、机构不变、办公地点不变和国务院法规的业务范围不变。海洋石油税收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调整既要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又要考虑到今后海洋石油税收的变化和发展。因而,调整过程中要妥善安排好各级干部,确保干部队伍特别是业务骨干的相对稳定。
天津、上海、广州、湛江分局及深圳征收处划归所在市国家税务局管理,其机构规格均为正处级。管理体制变更后,对外仍分别保留国家税务总局海洋石油税务管理局天津、上海、广州、湛江分局牌子;由于调整后深圳征收处与广州分局不再有隶属关系,其保留的牌子变更为“国家税务总局海洋石油税务管理局深圳征收处”。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海洋石油税务局各分局配备的领导干部大都为副厅级,划归所在市国家税务局管理后,机构规格为正处级,与所归属的市国家税务局平级,在管理方面就不但需要干部顾全大局,还要保持人员稳定,对分局和所在地国税局的领导的工作是一个考验。
从我大学同班同学分派到广州和湛江分局的实际情况看,广州分局副局长黄光和业务骨干张恒发都先后离开税务系统,李孔同学坚持在湛江分局工作,后任湛江市税务局副局长。
李孔同学一直都是海洋石油水务管理局的专业储备人才,多次参加总局的大型文件和规程的草拟和制定;张恒发先是到了雅芳人财税总监,后来又在多家大型企业从业;黄光先到国外留学,后来也到多家公司从业,现在为广东财经大学教授。
合署办公钱的涉外税务管理司应对变化
1995年中旬,涉外税务管理司已经在为与海洋石油税务管理局合署办公开始做准备了。5月25日这一周之内,司内就有4件比较大的事情:一是郝昭成司长调到办公厅任主任;二是海洋石油税务管理局的陈连波局长到涉外税务管理司任司长;三是综合处牵头的方凡副处长调上海工作;四是所得税处申善庆副处长去北京的日本熊谷组工作;五是征管处一分为二,即稽查处和综合处;六是经国际交流合作司司长徐嘉彤同意,我提出到该司工作的申请。
这里值得说明的是,原涉外事务管理司综合处因为人员全部调离,新的综合处就由原征管处副处长李晖和王更生组建,在与海洋石油税务管理局于1995年1月1日合署办公这段时间,我既没有去国际交流合作司,也没有到综合处,仍然在协定处工作,所以参加了7月赴的印度的协定助签和11月的白俄罗斯税收协定谈判工作。后来,李晖去了国际税收研究会综合处,等我到了综合处以后,就与崔胜利、王迎新和华琴珍共事了。从这些工作的细节来看,一个看似简单的238号文件,背后的工作事项是如此的生动繁复。
在我们大学班上,能够在同一个部门一干到底的人不太多,我在涉外税收-国际税收岗位上干了34年,李孔在同一个地市干任局领导一直都没有脱离海洋石油税收工作,如果算到明年退休,就有39年了。
我记得1984年刚入职财政部的时候,有一次大学的北京同学、班长周成跃请我到天安门广场东边的历史博物馆南侧上七八个石台阶的冷饮店品尝北京酸奶的时候,谈及未来的打算,我一下子并不肯定要具体干些什么,因为人定下一个容易达到的太具体的奋斗目标,一旦实现就会陷入一种虚无,只是有一种虚高的想法,说是争取做一个好人吧。实际上我想到的是在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和王永庆探讨的一件事情,就是有一个女孩子有一个很了不起的目标,当时先以后,突然就会有一种虚无感,陷入一种莫名的悲哀。我对周成跃的回答,内心就是想试图保持一种独立人格,有机会的话关心和帮助弱者,努力给大家带来快乐,也从中体验到一种人生价值,这可以源源不断给人提供一种力量。后来,不论是涉外司还是海洋石油税务管理局来的人,合作尚好,高兴的事情很多。
注:本图文涉及人事较多,欢迎纠错,使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