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2022年8月9日至9月3日,回到了贵州遵义老城捞沙巷,见到了许多昔日亲友师长,他们都是时间的朋友,通过他们,又追溯链接了更多珍爱的人,今起为文以记之。
时间的朋友:故乡遵义之行1周述德老师
2022年8月29日,到遵义市万里路湘江南岸的星力城看望了周述德老师和师母。
英语结缘非有用
周述德老师,是我1973年至1975年在遵义四中读高中时候的英语老师之一,如果加上在四中初中阶段教过我们的英语老师,还有蒲培芳、印尼华侨郑秀谦林远风夫妇、香港商人之后冯老师,我那时在初二和高中阶段是班里的英语课代表,所以与他们自然就很亲。其中冯老师还送给我一本《简明英汉词典》,我至今还珍藏着;我是最先从郑老师那里见到当时十分稀罕醒目的蔚蓝色封面的《English 900(英语九百句)》的,当时几个英语老师还拿来传看观赏,在郑、林两位老师去香港的时候,郑老师还在她家里送给我一支铅笔,是越南西贡生产的,牌子是VENUS,我问郑老师那是什么意思,她说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女神,当时我就觉得很梦幻,又觉得这里的神与我们批判的鬼神可能不一样,我们班还专门开了个英语欢送会,我还在黑板上写了英文花体“Farewell Meeting(欢送会)”,还唱了《The Internationale(国际歌英文版)》。
我高中毕业以后,一直还与周老师和蒲老师保持联系,特别是我下乡务农的那四年里,周老师还来信鼓励和支持我学习。所以,我即使当知青,也订阅了《PEKING REVIEW(北京周报英文版)》和《CHINA PICTORIAL(人民画报英文版)》,周老师还设法将四中老师出差买来的学校唯一一本《MAO TSETUNG POEMS(毛泽东词二首英文版)》寄给了我。那个时候,湖南有个学生跳楼,遗书写着“不学ABC也能干革命”,所以学习英语是有问题的,学校一度停止开英语课,我完全是凭着兴趣去学习的,根本没有想到要去学以致用,也就是喜欢,没用也会去触摸那些英文扉页,总是能够感觉到里面有许多我们还不知道的东西,就是现在的流行说法:诗和远方。
与周老师的私人交情
在农村与周老师的书信来往,除了师生之谊,我感觉到我们更成了朋友,所言所及,涉及到了各自私人的经历、纠结和痛苦的感受。比如有一封来信,周老师谈到他的母亲想回四川老家,十分惧怕死后火葬,恰恰就因为穷,既回不了老家,百年后又火化,他的那种无奈和痛苦,可能代表着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这次与周老师及师母相见,他们的精神状况和记忆尚好,除了师母有些腿脚不便,身心无大碍,周老师85岁,师母82岁。
有幸与那些杰出的人气息相交
谈笑间,周老师及师母都谈及了当年四中的那些人和事,有数学老师吴德淦、英语老师郑秀谦林远风夫妇和冯老师(我们称之为Teacher Feng),还有教我们美术的金老师。
了解到有关金老师的讯息是一种惊喜,也是我十分尊敬、但又是我们现存资料最少的一位老师。金老师叫金逢孙,是浙江丽水人,那个时候他就住在学校圆柱大厅的楼梯下面的窄长小屋里。金老师教我们美术,内容是绘画和美术字。有一次班上摸底,他挑选了李书瑶去小范围学习,我为没被选中十分懊恼,但是还是经常去敲金老师的门,他每次都不会拒绝我进去东张西望,我总觉得那里面有一种特殊的清新气息和特别的装饰,其中还有一个女子抱着一个扁长瓦罐的素描,金老师说那是在“汲水”,我从来没有听过打水和灌水居然可以用汲水这样的词语来说,感到金老师十分神秘,更觉得他说的话很高雅。
周老师和师母说,他们住四中的时候,与上述老师都是隔壁邻居,而且关系很好,还经常听到吴德淦老师夜间大喘气和嘶鸣的声音,因为那个时候吴老师的身体状况就很糟了。吴老师是著名青年数学家张广厚的同班同学,因家庭成分问题来到遵义,我们班主任数学老师彭蕾娜生病时,吴老师带过我们几节课,标准的上海普通话,记忆十分清晰。听上几届的校友韦思义说过,906国防厂矿有一个数学难关,是一道高次方程,没有人能够解,还是吴老师去十分轻松解开了的,我们都很崇拜这样的老师,就像也有人说冯老师曾经翻译过一封十分深奥难懂的俄文书信的传说一样,是我们觉得哟这样的老师而自豪。周老师和师母还谈到他们有和这些老师的合影,一时半会儿找不出来,我倒是期望他们来日找找。
去年北京飞茅台回遵义,在小面包车上的邻座邂逅80届的四中校友李方,她现在是四中的老师,言谈中她告诉我,我们那个时候遇见的四中老师,都是在国内十分杰出的一批人,金老师是著名的版画家,鲁迅还收藏过他的版画,这更是我感慨那时候人的命运的乖戾,以及我们得幸于此的可遇而不可求,甚至是求之于不得。这次在周述德老师家里得大厅里,还挂着金老师得一幅临别赠画。
五中来了个远征军
翻看周老师家若干老照片的一本,周老师谈到了以为远征军。
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年代,中国军人远征印缅,不畏牺牲英勇顽强可歌可泣。又因为历史原因,归国的远征军在解放后大都零落。
周老师指着几张老照片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个姓张的远征军没有工作,生活相当困难。但他懂英语和日语,五中校长就冒着政治风险将其找到物种来教英语,成了周述的老屎得同事。现在看来,那名五中的校长是一个重视人才敢于担当的人。
罗马尼亚专家
上世纪七十年代,华国锋主席力主引进了罗马尼亚拖拉机生产线,遵义拖拉机厂就承接了其中的一部分先进技术。
那个时候,周述德老师虽然大学学的是俄语专业,但是经过他不懈的努力,英语水平已经十分卓越了,这就有机缘与来遵义的罗马尼亚专家共事,承担英文翻译工作,俄文更是不在话下了。这些事情,都通过几张照片被记录了下来,那是一段十分珍贵的生活过往。
金逢孙老师就住在图中台阶进入的圆柱大厅角落得楼梯下
欢送郑秀谦林远风老师,台上的是班长,也是后来的团支部书记吴安蓉同学。
中学毕业时与雷开云同学同蒲培芳老师(左)、周述德老师(右)合影
中学毕业时周老师赠言
毕业时高二(3)班第三排5-11老师:刘涵书、徐芝和、XXX、XXX、吴德淦、周述德、李亚玲
与周述德老师及师母
金逢孙老师给周述德老师的临别赠画
周述德老师(右)与张老师(中国远征军)合影。
前排右一就是那位曾经当过远征军的张老师。
前排右一为张老师,右二为周周述德老师。
周老师(右一)与罗马尼亚专家(右二、四)合影。
延伸阅读:城里来信
1、大学之道2:城里来信2乐俭收信2/1976周述德老师等来信
2、大学之道3:城里来信3乐俭收信3/1976母亲周述德白世明王文福等来信
我们退休后,许多人都深感老之将至,如果我们与时间交朋友,在生命的长河中,我们仍然是后生,洋溢着青春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