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渊潭公园《雅集: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王更生
2022-09-14

雅集: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个骈句出自孔子为《周易》写的《象传》,反映了儒家积极入世的世界观。 雅人、雅事、雅景、雅兴,构成了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精神的闲情逸致,则是古之君子聚首抒发私人情致的意趣风尚。

        2022年9月12日上午,有幸得见北京玉渊潭公园与国图书店共同举办的最新文娱展示《雅集野趣》,该展览于两天前开始,似为今年中秋出示的既颇具文化内涵,又富古人情趣的文化之旅。游走其间,可与两千年以来的庙堂文人士大夫及山居隐逸之士纵横捭阖、畅所欲言。

        今咸集《雅集野趣》现场手机随拍的37张照片,以图为主,文字为辅,以雅集野趣、八大名集、文人之物、有宋风雅、文人野趣、文事博古、园林样式、园林参数、玉渊万柳、布展设色十个主题,分享这份欣然的惬意。

1、雅集野趣

        浅灰淡黄,是中国古代绘画的纸本设色,并不以视觉刺激,而是以温婉沉浸的融入色调,给人以亲近感;辅之以青绿蔚蓝的天地山水色境,彰显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1.jpg

展示封扉

2.jpg

文人雅集

3.jpg

大体布局

2、八大名集

        集以人名,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八大雅集,都是有振聋发聩的文艺巨擘出没其间。试看所以:玉山雅集(元代)之黄公望、滕王阁雅集(唐代)之王勃及其《滕王阁序》、金谷园雅集(三国)之陆机、香山九老会(唐代,布展时小误成元末)之白居易、邺下之游(三国)之建安七子、兰亭雅集(魏晋)之王羲之、西园雅集(北宋)之苏轼黄庭坚秦观米芾、梁苑之游(西汉)之司马相如,其人无不高洁俊逸,其文其绘无不气象万千。

4.jpg

中国历史上的八大名雅集

5.jpg

        《梁园飞雪》(展示似小误为《雪景山居图》),反映西汉“梁苑之游”。

6.jpg

        唐代冯承素临摹魏晋王羲之《兰亭集序》,王羲之原作遗失,此为近其神韵者,原作背景乃兰亭雅集。

7.jpg

以滕王阁雅集为背景的《滕王阁图》

8.jpg

以香山九老会为背景的《香山九老图》

9.jpg

《西园雅集》

3、文人之物

        古代文人手涵,以文房四宝著称,然,并不仅限于此,凡有富文娱趣致之物,皆为珍爱。

10.jpg

狂放草书和宁静的条案

11.jpg

珍木条案和精细竹暖炉篓

12.jpg

《雪景山居图》全景

13.jpg

《雪景山居图》款题及介绍

4、有宋风雅

        宋代是集历代文人雅士和仕隐风范融通互惠的温良之世,风起有豪放之词,水软有婉约之句,青绿山水间,皇帝老儿就是一个大玩家,声色犬马,曲高和众。

14.jpg

仕隐相和

15.jpg

宋代的官绅隐逸

16.jpg

布景和谐

5、文人野趣

        今人提及野趣,可能会想到野炊甚至野合,古代文人士大夫的野趣远不止于此,更多的却是寄情于山水,或置身于山水,或将山水描摹搬进家园。

17.jpg

青绿山水截图小品

18.jpg

心物互融,纵横捭阖

6、文事博古

        宋人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这种宇宙观驱使着他们将休闲生活中的文事与博古都融入到大自然中去了。这样一来,魏阙之下的君子,在私人的闲适生活中,又往往近乎于老庄之道,文房之中就布局了自然界中的山水林湖春华秋实。

19.jpg

送人的天人观显然已经近于道

20.jpg

唐宋以来的文事内涵

21.jpg

        宋以来人心思古的博古图卷,法古效仿孔子“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2.jpg

传说中的著名雅集图卷中的山水竹木空间布局图

23.jpg

明代杜堇《玩古图》的布局

24.jpg

明代文征明《茶事图》布局

25.jpg

清代叶芳林《九日行庵文宴图》布局

7、园林样式

        园林,是中国古代文人气质及审美情趣得以体现的物质载体,他们在里面开展文事、宴饮、博古和品茗等雅集活动,借山水、植物抒发胸襟,蔚然成风。这样一来,在园林的样式方面百芳争艳,形成了丰富多样的规范。

26.jpg

园林总览

27.jpg园林样式

28.jpg

玉渊潭公园文化展示区侧门布景

8、园林参数

        得益于玉渊潭公园和国图书店专家学者的深入考据,我们对古代文人雅趣中的园林构造及其参数,有了一个十分具象的感知。

29.jpg

园林动态及参数

30.jpg

        中国古代文人,特别是宋人以降,在文事、博古、宴饮和品茗的空间布局和开合环境方面十分讲究,根据不同场合和个人趣味的差异,分别设置在开敞、半开放和私密空间之内,山水竹木的统计数据十分详实,体现了格物致知和知行合一的士大夫风范。

31.jpg

兰亭雅集人物布景图

9、玉渊万柳

        现在终于进入到了玉渊潭公园的主题了。

        玉渊潭公园早在金代,就已形成金中都城西北郊有名的风景游览胜地。“玉渊潭在府西,元时郡人丁氏故池,柳堤环抱,景气萧爽,沙禽水鸟多翔集其间,为游赏佳丽之所”( 《明一统志》);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浚治成湖,以受香山新开引河上水;解放后,配合永定河引水工程,在旧湖南边挖了一个约10公顷的新湖,状如葫芦,名八一湖;1960年密云水库修建后,引水工程南端,由昆明湖到玉渊潭的引水渠,在罗道庄与永定河引水渠相汇,同经玉渊潭流入护城河,同年北京市政府正式定名玉渊潭公园。公园东西宽1820米,南北长1106米,规划总面积136.69公顷,其中水域面积61公顷,分东、西两湖,南面是八一湖。建成绿地面积74.44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95%以上,园内现有各种植物约19.95万株。

        经专家考证,玉渊潭公园东北角的位置,就是元代一品大员廉希宪的别墅园所在地,称“万柳堂”,廉公常在此宴集高鹏鸿儒,赵孟頫就是这里的座上宾。

        关于这个廉希宪,元代“民分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汉人,四等南人。廉希宪就是二等色目人,维吾尔族,一生饱读诗书,为政清廉,史称廉孟子。这样看来,蒙古人统治的元朝,虽然压抑了汉人,却继承了汉文化中的儒家文化,这也是即使是少数民族统治中国,汉文脉没有中断的例证,满族统治的大清一朝更是如此。

32.jpg

万柳堂现布局图

33.jpg

元代赵孟頫《万柳堂图》及清乾隆题跋

34.jpg

        乾隆御笔。大清一朝十二帝,勤于儒学,大都熟读诗书,以乾隆御笔可证。

35.jpg

万柳堂布局,修葺完工,尚未开放。

10、布展设色

        玉渊潭公园文化展示区,位于公园东部的东湖南岸。此次中国古代文人《雅集野趣》,色调以传统书画纸张本色调为主,辅之以青绿和蔚蓝,诚可悦心。

36.jpg

整体展示布景

37.jpg

展厅中间的金鱼池


        每次到玉渊潭公园的文化展示区那座不大的平房,每次新的文化历史展示,都会数次去感觉感知其中的文化内涵,总是能够到到一些启示和教益,见字如面,触景生情,便是一种自我的超越。此次发现展示中的几处勘误,实属瑕不掩瑜,对于幕后付出巨大心力的专家学者,充满感恩和敬意。

        “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神思之谓也。(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阅读93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