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馨家园21:我们儿时的三部动画片
《半夜鸡叫》《路边新事》和《草原英雄小姐妹》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我们的快乐许多都是来自露天电影,我们称之为“坝坝电影”,主要是在遵义丝织厂二栋宿舍,那个地方现在叫煤坝,旁边的一栋宿舍就是1956年我的父母亲结婚的时候住过的单身宿舍,那个时候,他们住在二楼靠中间的房间。
我们厂里面的坝坝电影,每次必须要的标配是:最先播放幻灯片,都是最新喜讯、毛主席最新指示一类;然后就是加演的动画片,有三部,就是《路边新事》、《半夜鸡叫》和《草原英雄小姐妹》;最后才是我们梦寐以求的正片,就是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和《南征北战》内中其一,当然数年间是看了若干遍的,台词对白我们已经烂熟于心。
近段北京新冠肺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首轮猛然爆发,我想起了小时候常看的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中玉容的台词:“过不了几年,咱们公社的羊群,要接上天边的白云了”,并截取了一段发微信朋友圈来幽一默。后来我中学时代的英语老师回复评论:“你还认为是真实的?已多次报道是偷梁换柱,把真实的救人者因为右派打成坏人。据说中央己平反,下面不傳达。”我对这样的说法,是有一点印象的。后来就上网查到一篇知乎的文章,较详细地介绍了事情的经过。一些相关人员都做了比较善意的表达,这也是时代的进步和理性的张扬,历史已经走过来了,可鉴之处就在那里。我为能够有这样的老师深感幸运,一日为师,终身为师传道受业。
不管怎样,我们作为过来人,见证了那一段历史的演进。对于属于我们南哥时代的这三部动画片的记忆,还是有一种亲切感。现特上载三部动画片留作纪念。
《路边新事》(1964)
《半夜鸡叫》(1964)
《草原英雄小姐妹》(1965)
延伸阅读:《草原英雄小姐妹》背后的故事
1964年《草原英雄小姐妹》剧照
“草原英雄小姐妹”来自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现属包头市)的蒙古族姐妹龙梅和玉荣,1964年2月9日,姐妹二人为生产队放羊时遭遇暴风雪,在雪地晕倒冻伤,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残疾,二人因此被报道为舍命保护羊群不使生产队遭受损失的英雄,其事迹得到广泛传扬。
事件经过
1964年2月9日,11岁的龙梅和9岁的玉荣替父亲放牧,在没有天气预警和通讯设备的情况下遭遇暴风雪,失去方向感地在暴风雪中走了70多公里,遭到严重冻伤。约2月10日上午11时,牧民哈斯朝禄和他9岁的儿子那仁满都拉发现离散的羊群以及被冻得神志不清的龙梅。哈斯朝禄带龙梅向铁路扳道房(扳道岔的铁路工人工作和休息用的房子)内的铁路工人求救,工人们对冻伤的龙梅进行救治,并随后在雪地里找到休克的玉荣,两人被送到白云鄂博矿区医院抢救。由于严重冻伤,龙梅失去左脚大拇指,玉荣右膝关节以下、左踝关节以下被截肢。
3月12日零时,新华社向全国媒体播发《暴风雪中一昼夜》通稿,当日被《人民日报》等许多报纸和广播转载。龙梅、玉荣姐妹成了人们学习的榜样,各种荣誉随之而来,还被安排到中南海住了十五天,并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了国庆大典。
救人者反遭迫害
然而相关报道中只字未提真正的救人者——哈斯朝禄和他的儿子那仁满都拉。哈斯朝禄原本在呼和浩特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为人正直,工作敬业,但因他过于耿直,对上级有意见时直言不讳而招致上级不满。他的一位领导曾说道对领导有意见也不知道藏着一点明哲保身,出版社认定哈斯朝禄“反党反中央”———那位领导说:“领导干部是党的化身,你反对我们,就是反对党!”于是哈斯朝禄作为“阶级敌人”被下放到达茂旗新宝力格苏木公社日光大队当牧民(即所谓“接受改造”)。尽管哈斯朝禄是第一个发现并抢救龙梅和玉荣的人,但却因其右派身份而不被报道,甚至反而有了更多罪名,被扣上“偷羊贼”“杀人未遂”“反动牧主”等帽子。
1964年3月14日,《内蒙古日报》在头版头条发表了《草原英雄小姐妹》的长篇通讯,哈斯朝禄是在很多天后才读到这篇报道的,对于其中救助龙梅、玉荣的几段文字,他读后很茫然:他救龙梅、玉荣姐妹俩这件事情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然而,在报纸的报道中,根本见不到他的名字,小姐妹俩获救,似乎跟他们父子俩没有任何关系。明明是他救了龙梅,怎么成了是那个姓王的扳道工发现而救助的呢?原因很简单,哈斯朝禄当时被“管制”,是个被专政的“阶级敌人”。
媒体的报道中,发现并救助龙梅和玉荣的人成了当时在扳道房内的铁路工人王福臣。呼和浩特铁路局给王福臣等8名铁路工人授予“民族团结光辉榜样”的光荣称号,并作出决定,号召全局职工学习白云鄂博车站乙班职工在抢救蒙古族少年儿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阶级友爱和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精神。不久,内蒙古自治区召开隆重的庆功大会,给王福臣为代表的13名人员披红挂金。“头等功臣”的王福臣得了奖章,一下子涨了4级工资。在那个年代,连涨4级工资对一个人的生活水平的影响那是相当大的。
在公开的场合,王福臣工人一口咬定,是他最先抢救龙梅、玉荣的。当年报道此事的记者和一些领导也坚决地认同这一点。不过,当时处境尴尬的王福臣曾私下里找过哈斯朝禄4次。他一次次对哈斯朝禄说:“哈大哥,你的历史背景不好,说是你救的人也不会得到表扬,请你别说了,保持沉默吧。”哈斯朝禄当时对他说:“报上不是登了你的英雄事迹吗?咱们相信党报吧,我这儿你不用担心,不会有任何人到我这里来问的,我还戴着‘帽子’呢!”
这之后,随着“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动人故事在大江南北广泛传诵,包头市话剧团根据小姐妹的故事编排出话剧《草原英雄小姐妹》,其中“偷羊贼”、反动牧主白音影射的便是哈斯朝禄。
哈斯朝禄没有料到,由于他救助了龙梅、玉荣,一下子便从“被管制分子”升格为“偷羊贼”、“杀人未遂”者以及舞台上的“反动牧主白音”。对此,哈斯朝禄十分不理解。
申诉之路
从1964年开始,哈斯朝禄就开始搜集一些宣传龙梅、玉荣姐妹俩的材料,一次次地向上级申诉。后来,随着对他批判的升级,他的申诉不但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反而使得自己的处境更为艰难。自治区一位领导在哈斯朝禄的申诉信上批示:“将功抵罪,不予报道!”
1979年初,哈斯朝禄之子那仁满都拉整理了父亲的申诉材料,写成文章《谁是第一个发现并抢救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玉荣的人》,寄往人民日报社。胡耀邦看到了此文,作出要“彻底甄别处理”的批示,有关部门才开始调查此事。直到1985年,哈斯朝禄的冤案被平反,他才得以回到呼和浩特并享受离休干部待遇安度晚年。
1964年在《人民日报》上报道“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文章作者玛拉沁夫,迫于当时的政治形势而不敢讲真话,没有如实报道救人事件,哈斯朝禄之子那仁满都拉对此表示理解。然而时隔四十余年后,在2008年7月20日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的《电影传奇——公社的羊》节目中,玛拉沁夫仍然称自己通过采访得知,是“两个铁路工人”发现并抢救的姐妹二人,从来没听说是哈斯朝禄救的。节目播出后,那仁满都拉写信要求玛拉沁夫为此事诚恳地道歉。
姐妹俩一直未忘恩情
玉荣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自己和姐姐得到了很多荣誉,受到了很多关怀,而哈斯朝禄做了好事,反而背了二十多年的黑锅。
龙梅和玉容两姐妹照片
当记者问到玉荣,如果当年哈老先生没有救下你们,或者晚几个小时救你们,情况会是怎么样呢?
玉荣说,那肯定冻死了。当时已经冻了一天一夜了,所以没有哈大叔,就没有我和姐姐以后的生活。面对记者,玉荣说,哈大叔心里一直很委屈。他本来就因为所谓的历史问题蒙受了不白之冤。救下我和姐姐之后,不但没有得到组织上的认可,没有得到任何的奖励,反而在一些戏里变成了“偷羊贼”。这是最让他伤心的。那些年,他有时候喝了酒,会上我们家,找我父亲倾诉。现在想起来,我们姐妹俩得到了很多荣誉,受到了很多关怀。而他做了好事,反而背了20来年的黑锅,心里太苦了。我非常理解他。
在哈大叔去世之前那几年,龙梅、玉荣姐妹多次去看他。2005年,哈大叔去世的时候,玉荣专门去为他送行。
(此文系国王的新衣2022-04-16 18:29发布于知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