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想要音乐,音乐才是我们想要的。
如果你曾经钟爱过卡式磁带,它将与你如影随形。
* *
卡带及随身听
虽然飞利浦公司于1962年推出了卡式录音带和对应的录音播放两用机,但真正的卡式磁带一霸天下的局面还是在1980年代日本索尼公司推出Walkman系列卡带随身听才实现的,其势头一直延续到1990年代另一个狠角色CD随身听的到来。
卡式磁带在上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是以一种不太好的名声出现的单卡或双卡收录机,往往以播放香港邓丽君的靡靡之音,与不良少年、蛤蟆镜、喇叭裤相伴而行。即使是我们进入大学校园的80年代,最豪华的配置也就是日本三洋饭盒卡带单放机,我的器材就算是很牛的了:单卡饭盒收录机,也被形象地称之为“砖头”,虽然还有播放功能,但是“放”子被省略了,那是不言而喻的。
就我的切身感受而言,卡式磁带,特别是卡式磁带随身听,其生命力之极其强大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硬挺到了2010年日本Sony公司正式宣布卡带随身听停止生产,存世达到30年!进入90年代后,市面上还推出过德艺双馨的MD,也就是微型可录光盘机,命运多舛,很快玩完,大爱无情。随后《声光伴我飞》数字化系列图文在介绍。
这就是传说中的发烧界顶顶有名的Sony随身听II型,也就是我曾经说过的国家为海洋石油税务管理局砸钱培养董树奎、张志勇、俞书春他们斥巨资购进的那种型号的随身听。
至于我与卡式磁带的缘分,如以前所说,1982年入手台湾产灵格风饭盒式收录机;1987年三洋露带式单放机(现在都查询不到那种款式了,就是播放插入磁带时,有1/4卡带露在外面,白色,北京隆福寺买的),街上放大器和音箱,可以跳现代舞;1988年新加坡学习时花125新币(当时一新币抵5块人民币)购进的下面这款收放机,带杜比音效,收音带立体声和储存电台,当时觉得十分受用。
那些歌谣
八十年代,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美好时代,但严格来说,也仅仅是我们这些主要是通过高考等方式一定程度上实现人生价值,到外面见世面的人的最好时代。我们十分珍惜时代给我们带来的与千万里之外的结缘的机遇,更是浸淫和沐浴在那个时代的歌谣当中,久久不能平静,每当忆起便洪波涌起,心如瀚海星空。
邓丽君《千言万语》
当年的靡靡之音,现在的怀旧金曲:)
八十年代中后期流行的《恋人浪漫曲》
星日日广播英语歌曲《老鹰之歌》
八十年代听美国民谣学英语,难怪学的不怎么样
郑绪岚《太阳岛上》,这首歌当年可以把没钱去探个究竟的年轻人迷的神魂颠倒
郑绪岚《牧羊曲》,在电影《少林寺》里的疑似丁岚唱的,知道了偶像的味道
苏芮粤语《你的眼神》,1985年初在珠海拱北宾馆召开全国涉外税工工作会议,会余远处听来地摊放音乐,美妙极了,也不知道谁唱的,掏5块买了这和磁带。当时几个处领导窃窃私语说是成立了协定处,王选汇当上了处长。
苏芮国语《你的眼神》,用国语唱好像味道欠了点。1985年的这次会议,有两件事情记忆犹新:
一是在拱北跳蚤市场花40块买了一件进口旧呢子半大衣,我还穿着去给中学同学大婚当伴郎,后来这个同学当省农科院副院长,他的夫人当上了副市长、州长,差点就当副省长了;
二是住海滨侨苑,就是海边豪华别墅,提醒某位领导:咱们还要共事近20年,别太拍领导马屁了,太过分了。
英国艾尔加《大提琴协奏曲-艾尼格玛变奏曲》
根据安徒生童话改变的舞乐《红舞鞋》,我国早期也翻译叫《红菱艳》,可能中国人借鉴三寸金莲的销魂菱角。
关于卡式磁带机的档次
我给大家展示的有两款卡带机:四个喇叭(实际上是六个)的是1982年产日本夏普机王,当时2500元人民币,相当于当时刚进厂工人139个月的工资,去年1600元淘宝。另一台是1972年(当时你在干什么?)年日本JVC广播级设备播放头,若干年前800块进。还有一台就是是多年前买的饭盒机了,播放《天鹅湖》,听听有什么差别?
老大和他的卡式磁带
大学同班同学,老大容祝平,多才多艺,琴棋书画和演说能力远超一般人。在河南实习时,有个厂长对他说:容祝平同学,你要是能够到我们常来,这3000万(当时呀多少钱)就交给你了。后来他常常给我们津津乐道。1984年大学毕业,老大分到省政府政策研究室,我们都很羡慕,还有他的女朋友,他的幽默风趣……
老大为同学录自拍自洗的学校图景,我们四年都住在13号楼,新楼刚修完半栋入住,旁边就是隐隐传来钢琴的湖北省歌舞团排练厅,还有一辆当时的豪华小轿。
2000年老大病故。
老大和他的卡式磁带,已经沉淀在我们的心中,成为人生那个阶段美好时刻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