惺惺相惜1:冯奶奶的月季花儿

王更生
2020-08-10

小引:执子之手,与子相惜。


惺惺相惜1:冯奶奶的月季花儿


        今天是2023年2月22日,可能是因为天气尚寒,亦或是疫情的缘故,好久没有见到我们楼三单元的冯奶奶了。近两天听到一些老人离世的消息,其中涉及到冯奶奶。于是,今天上午就给涉外税务司期间的同事冯宁宁去电话询问,才知道冯奶奶已于2022年12月19日去世了,她是以九十四岁高龄离去的。

        我对冯奶奶最早的印象,就是她总在捣鼓门前房后的月季花,凡是月季花盛开的时候,总能看见她老人家人面月季相映,放出些光彩来,既是鲜花的,也是人生的。

        如今,这些美丽的景象留在了记忆之中,已然构成了我人生中一抹彩色,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生中的际遇吧。今天就分享一些关于冯奶奶的几个瞬间,作为对仙逝老人的缅怀。

        1、冯奶奶送来的8个青核桃

        2020年8月10日上午,我家门铃响了,又是三单元的冯奶奶,这一次是给我送刚采的鲜核桃。

 楼西头的青核桃

        这些核桃,是从我们楼西边的那颗核桃树掉下来的,与冯奶奶常常捣鼓的月季花正好与我们楼对称,月季花是围绕着楼的东边形成一个U字形。

        上个月,也就是2020年7月24号,她才叫我去她家拿月季花,都是她在楼前栽种呵护的。

IMG_20200724_190121.jpgIMG_20200724_190134.jpg        她把月季花洗得干干净净,用塑料袋装好,叫我拿回家用杯子插好加水就行了,说这花贱,好活。

        我照着她的话做了,用儿子在家时用的宜家买的瑞典玻璃杯,插好,加水。IMG_20200727_110227.jpg        这次拿来的月季花共有六朵,四红两粉,绿叶,放在厨房的餐桌上,倒也搭配。那几天回到家来,不经意间会感触到一丝丝温馨和美丽。

        冯奶奶叫冯令仪,2020年的时候91岁,比我母亲长三岁,可我的母亲九零年就离世,那年冯奶奶刚从财政部文教司退休。

        我同这位如同母亲般的冯奶奶的相识是在7年前的2016年,那时我们做邻居已经16年了。

        人与人之间的相遇是缘,相识更是一份深如江海的缘分了。按照佛家的说法,前世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一次擦肩而过,有多少人能够放下逐利来珍视这种人世间的因缘际会呢?

        2、与邻居冯奶奶初次相识

        2016年5月的一天,我路过同一楼三单元,有位老奶奶说她认识我家夫人,她们见面都打招呼的。后来才知道她就是夫人常提起过的那个冯奶奶,生活可讲究了,要吃好的,一日三餐准点吃,每餐配菜注重营养搭配,穿着也很整洁精致。这些都从另一个侧面展示出其女儿冯宁宁的孝顺体贴的照料,特别是冬季准时早餐,往往使冯宁宁成了我们小区起的最早的人,这个闺女,真的就如四川话说的那样,是父母的一件巴巴实实的小棉袄。

        冯宁宁原来在海洋石油税务管理局工作,1989年至1994年期间还是在宣武区枣林前街68号办公的时候 ,我们的办公室都在五楼西侧相邻,她待人很和善,所以关系一直不错。后来她到财务司工作以后,那时是在海淀区羊坊店西路五号,每次到二楼去找人聊天的时候,都会去看她和伍舫、李牧和林雅献几个人,都很谈得来。

冯宁宁.jpg冯宁宁

        就是2016年5月那次初次相识的时候,冯奶奶问我会不会照相,能不能帮助她照几张月季花,因为她研究施肥效果不错,再加上那年是月季花大年。她的主要意图是两个:一是对比一下施肥的效果,二是月季花大年留下大朵大朵的花儿增加点喜庆。

IMG_20160515_162641.jpgIMG_20160515_162558.jpgIMG_20160515_162545.jpgIMG_20160515_162338.jpgIMG_20160515_163317.jpgIMG_20160515_163123.jpgIMG_20160515_162943.jpgIMG_20160515_163349.jpg

2016年是月季花的大年

        对于照相这桩事情,我只能说老人家眼毒,咋知道我爱玩这个呢?于是,照章办理,并拿到西客站附近的今日图片社冲洗了给老人家送去,冯奶奶表达谢意,要给我冲洗照片的钱,我执意不要。随后便忘记了这件事情。

        四个月后,也就是2016年9月16日,夫人告诉我说三单元的冯奶奶给了我们家一封信,是写给我的。打开还见里面有20块钱。

冯奶奶的信3.jpg

冯奶奶的信

微信图片_20200809144346.jpg        后来我随意浏览了一下这封信,老人家叫我“老王”:)有意思。当看到“被欣赏对我来说是一种快乐”时,精神一震,于是重新把信字斟句酌仔细地读了一遍,便开始感慨良多,思绪如潮。

        如今这物欲逐利的浮躁年头,能够看中被人欣赏这点小事,毫无利益瓜葛,十分难能可贵,而且还是出自一个耄耋老人之口,着实令人感动。冯奶奶的信1.jpg

冯奶奶的来信

        人到了那个年纪,身体多是病痛交加,还有闲心栽花种草制造美丽,更有甚者还在乎他人对自己的劳动成果乃至人格美丽的欣赏,这些东西往往只能够从古往贤智君子的字里行间才能够遇见。这,又是一种何其博大的福分!

        冯奶奶,江浙人,原来在上海财政局工作,后来上上海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又到中国人民大学深造后,于1960年入职财政部文教司,部内对口工交、商贸和会计制度司,部外对口十几个中央部委的文化口及文化演艺事业单位。2016年6月99岁去世的于蓝,在当八一电影制片厂厂长时,常联系冯奶奶争取中央资金帮助。冯奶奶说,当年工交司想要文化板块的工作,可能看电影、看戏方便,有赠票,但这项工作在她退休前始终留在了文教司。

        3、又见冯奶奶

        2021年疫情期间又见到冯奶奶,面对疫情,那时的心情比较抑郁,内心祝冯奶奶身子骨儿少受苦,心情如北京大年的月季花,坚韧绚烂。

IMG_20200521_123849.jpg

疫情期间的冯奶奶       

        我还想到我们司里那些正灿烂美丽的后之来者,那些漫天漫地疯长的月季花们……

IMG_20160511_123948.jpg

        我们司的两朵小花在北京友谊宾馆,与我给冯奶奶拍月季花几乎同时,时值2016年我国举办经合发组织(OECD)的税收征管论坛(FTA)国际会议期间我叫她们摆拍的,青春、人面如月季花样的盛开。这次国际会议很成功,详情可参见(北京FTA大会)。


        谨此,纪念心中总开放着月季花的冯奶奶,若你安好,便是晴天。

阅读377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