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三人行3
从白洋淀的锄奸战果看抗战之艰难
在1938年救亡图存的最艰难时刻,毛泽东在延安写了一篇分析文章,叫《论持久战》,里面的文字通俗易懂,即使是目不识丁的广大农民也听得懂:“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弥补武器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这段话也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地道战》中的台词,小时候也一听就明白是什么意思。
今到徐光耀《小兵张嘎》创作策源地白洋淀上的嘎子村,此地位于雄安新区的河北保定安新县域,关于燕赵大地青纱帐里抗日游击队的故事,起码是到我们这一代,还属于我们记忆中的一部分。今参观芦苇荡中的抗日陈列,才感觉到面对日本鬼子的小钢炮、歪把子等先进武器,我抗日根据地还动用宋明时期的火铳和大刀长矛,顶多有几杆清末张之洞的汉阳造领头,那是何等的艰难和死亡时刻!后来才明白,要抗日几乎等于送死和找死,这就是我们那些不怕死的先人。从白洋淀抗日游击队1939至1945年这6年间锄奸表④着,要干死一个日本鬼子是何等的不易,不知我方要用多少条人命去换。
就是在那样的艰苦卓绝的时期,毛泽东写了《论持久战》,分析了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抗日游击战的战略战术,鼓舞了中国抗日军民的斗志,树立起抗战胜利的信心。由此,也与友人谈论起毛泽东的文才和诗情,这都显见于其《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和《念奴娇-娄山关》及《沁园春-雪》。
①从白洋淀到清东陵的傍晚
②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
③吕正操将军夫妻
④白洋淀游击队锄奸统计表
⑤《小兵张嘎》剧照
⑥⑦阴郁白洋淀
⑧⑨嗄子村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