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旧与路遇: 广义修笔店、蔡元培故居、协和医院别墅

王更生
2023-10-31

寻旧与路遇:  

广义修笔店、蔡元培故居、协和医院别墅     

         

        从东直门乘106公交到东单北大街下车去东长安街转1路公交到木樨地西回晾果厂,转车前想到好几年没有去附近东四南大街《广义修笔店》看望八十多岁的张广义老先生了,便反向往南。突然见马路边红墙里的那种西欧常见的并排烟道,那是为了不串味各家各户独立的烟囱,再细看窗眉墙砖,便知起码有上百年的历史。

蔡元培故居

       想进院子看看,便入东堂子胡同,却先见到蔡元培故居,三个小女生正在按门铃,便随同进入。蔡元培先生,是我任何时候一提及,心中都会泛起崇敬微澜的中国人。蔡元培早年成立的光复会,就是一个通过暗杀和爆炸去推翻满清的一个暴力组织,足见他曾经也是一个心存大义刀尖舔血的烈烈死士。所以,千万别说他只是一介书生。

其故居里的卧室和书房分别约8平米和10平米,却能兼容并包,把一干旷世新旧学人囊括到北大红楼里面来,这又是何等的辽阔天地!见三个小女生又约来更多的少年男女,这些后之来者,代表了一种希望之所在。IMG_20231030_144801.jpg

IMG_20231030_145602.jpgIMG_20231030_145126.jpgIMG_20231030_145422.jpgIMG_20231030_145345.jpgIMG_20231030_145716.jpgIMG_20231030_150215.jpgIMG_20231030_145829.jpgIMG_20231030_145951.jpgIMG_20231030_145733.jpgIMG_20231030_150422.jpgIMG_20231030_150542.jpgIMG_20231030_150531.jpg

蔡元培8平米左右的卧室

IMG_20231030_150625.jpgIMG_20231030_150613.jpgIMG_20231030_150601.jpg

蔡元培10平米左右的书房

IMG_20231030_150104.jpgIMG_20231030_150127.jpg

       三个女生见到蔡元培给女儿和儿子的赠言,边猜边查网络认繁体字,有一个女孩说对了繁体的“憂”字,我说“你是以前见过蔡元培赠言吗?”她说是根据上下文来猜的,我表示赞赏。

IMG_20231030_150649.jpg

三个女生又约来一些年轻人


协和医院别墅

       在东堂子胡同走了个透,没有见到进入独立烟囱的院子,出来再往北绕进一个胡同,入口豁然开朗,这里原来是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出资兴建的协和医院的别墅区!隔马路之西,就是协和医院。

IMG_20231030_161200.jpgIMG_20231030_161114.jpgIMG_20231030_160936.jpgIMG_20231030_161035.jpgIMG_20231030_144013.jpgIMG_20231030_144231.jpgIMG_20231030_144321.jpgIMG_20231030_144353.jpgIMG_20231030_144435.jpgIMG_20231030_144513.jpgIMG_20231030_144628.jpgIMG_20231030_160837.jpg协和医院别墅区


广义修笔店

       最后来到东四南大街102号大兴公寓及广义修笔店,见店面紧锁,内隔布帘,门框玻璃已有较重的浮尘,不知张广义老人家近况怎么样了,心有隐忧,望他无恙。大兴公寓以前是一间客栈,后来经过改建,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IMG_20231030_154049.jpgIMG_20231030_154434.jpgIMG_20231030_154449.jpgIMG_20231030_154140.jpgIMG_20231030_154208.jpg

张广义老先生的广义修笔店


1+27研究所

       在去广义修笔店途中,在一个很小的角落,还路遇了“1+27研究所”,大概是北京朝阳区社区里面的年轻人弄出来的一个新锐空间吧。IMG_20231030_153505.jpgIMG_20231030_153713.jpgIMG_20231030_153756.jpg

1+27研究所


       北京赫赫有名的史家胡同是这段马路的分野:南边是东单北大街,蔡元培故居和协和医院别墅在这里;北边是东四南大街,是《广义修笔店》之所在,它们相隔三四百米。

IMG_20231030_152924.jpgIMG_20231030_153026_1.jpgIMG_20231030_153131.jpg

史家胡同的路标


       看来,大城市之大,就大到能够滋养了那些极小众的人文景观,比如北京有张广义的《广义修笔店》,上海有杨韶荣先生的私人博物馆《百履堂》。

阅读75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