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朋友:110岁税务老人周仁庆(本站)

刘 佐 王更生
2023-11-07

快讯:

2023年11月20日,本站的影像图文与《中国税务报》及其《中国税务报网络报》B4“红霞满天”栏目中庆贺周仁庆110岁大寿文章同步发行和上网。


时间的朋友:110岁税务老人周仁庆

刘    佐   王更生   

     

2023年11月7日,中国税务界前辈周仁庆先生110周岁生日。为此,我们怀着崇敬的深情专程从北京赶到成都,共享这位老人的祥瑞之寿给生命带来的喜悦和启示。

如果说,个人的命运与国家休戚相关,那么,用周仁庆已经走过的110年的人生历程印证这样的说法,应该再恰当不过了。现在,我们就以其截然不同的人生阶段,谈谈他的生活是怎样与我们国家的荣辱兴衰联系在一起的吧,这真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程!

弄璋之喜

1913年11月7日,周仁庆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按照旧时的说法,凡是家里生了儿子,是为弄璋之喜,此说源于《诗经·小雅·斯干》。这一年是民国二年,中国刚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那是中国社会新旧交替的阵痛时期,湖南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悲欣交集。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几件大事: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仿照西方国家实行国会选举;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湖南革命党人极积响应;蔡元培主持颁布壬子癸丑学制,实行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开设自然科学,将学堂改为学校。

求学之路

1920年至1936年的14年,是周仁庆由幼童步入学堂到学有所成、大学毕业阶段。这一时期,他经历了从旧学向新学的过渡,还像现在的孩子那样补习数学、英语等科目,并成功考上大学,顺利完成学业。

虽然蔡元培先生早在1913年就主持制定了现代学制,但是这一举措在全国的执行情况参差不齐。1920年至1924年,周仁庆仍在湖南湘潭的学堂里上了4年的私塾读诗读经,1924年才在湖南湘潭三育初小三下级上学,也就是从三年级开始读小学;1926年在长沙青年会上学,随后在该会一位老师家补习英文;1928年在长沙广益中学一位老师家补习英语和数学,在长沙广雅中学高中补习班补习;1929年就读于长沙省立一中高中部至毕业;1932年考入国立武汉大学法科经济学系,1936年毕业。

1周仁庆中学毕业.jpg

1932年周仁庆大学入学照

1-周仁庆武汉大学学籍表.jpg

周仁庆武汉大学学籍表

2周仁庆武汉大学期间2.jpg就读武汉大学时的周仁庆(前排中间着白长衫帅哥)和同学们,潇洒群青。

2周仁庆武汉大学期间2.jpg

就读武汉大学时的周仁庆(第二排左三着白长衫帅哥)和同学们。

4周仁庆.jpg

周仁庆武汉大学毕业照

颠沛流离

1936年至1949年的13年间,中国先后经历了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战争和1946年至1949年的国内战争,国家内忧外患,人民灾难深重。那时的中国,国土虽大,却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在此期间,周仁庆经历了失业和18次搬家,这也是国家的命运给其个人和家庭造成的颠沛流离。这对于一个立志以学报国的年轻人而言,无疑是厄运当头。

1936年武汉大学毕业以后,周仁庆先到江苏南京,在民国政府交通部会计处当办事员,一年后失业;1937年底到广西桂林,在广西大学会计室当会计员;1938年到湖南长沙,在财政部直接税署所属的湖南所得税办事处当办事员,自此开始了他的税务生涯,曾先后担任长沙、遵义、蚌埠和常州直接税分局局长和财政部国税署第一处第三科科长等职,还曾经被聘任为湖南大学经济系讲师。截至1949年,他先后工作和生活的地点竟有18处之多,即南京、长沙、桂林、长沙、重庆、湘潭、邵阳、长沙、重庆、辰溪、醴陵、遵义、芜湖、蚌埠、常州、南京、广州和重庆,平均八个半月搬一次家。   

5周仁庆.jpg颠沛流离时期的周仁庆一家

安居乐业

1950年至1986年的36年间,周仁庆终于可以安居乐业,静下心来从事税收工作,其工作地点是重庆、成都和北京三个城市。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仁庆作为税收专业工作者,继续从事本职工作。由于国家度过了内忧外患的困难时期,他终于能够安定下来,潜心研究税收,以其丰富的知识结构、学识基础和实践经验,成为新中国第一代资深税务专家。

1950年3月至1954年,经财政部税务总局(后来先后升格为国家税务局、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原国民政府财政部直接税署副署长,著名财税专家崔敬伯推荐,周仁庆在重庆进入西南军政委员会财政部,在此工作了5年:起初在该部税务处计划组工作,后来先后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任命为委财政部税务管理局计划室计划科科长设计科科长。1955年西南大区及其所属机构撤销以后,周仁庆到了成都,进入四川省财政厅税务局(后来先后更名为四川省税务局,分设为四川省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2018年以后合并为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工作,先后担任秘书室(办公室)副主任、秘书科副科长,1984年任四川省税务局调研员(行政14级)。其中,1979年至1981年到北京,在财政部税务总局刚成立的对外税政处工作;1983年1988年任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顾问团顾问,为振兴四川经济做出贡献,获得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1984年任成都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还曾经担任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荣誉理事、四川省国际税收研究会副会长和顾问,四川省税务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等职。

6周仁庆.jpg

四川省税务局工作期间的周仁庆

微信图片_20231120122927.jpg

1950年被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任命为委财政部税务管理局计划室计划科科长。

微信图片_20231120122940.jpg

1951被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任命为委财政部税务管理局计划室设计科科长。

微信图片_20231120122905.jpg1955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席李井泉任命为四川省财政厅税务局秘书室副主任。

重要贡献

1978年底中国开始改革开放,当时很多工作包括涉外税收工作都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涉外税收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尤为突出。无论在对外税收交往还是税收立法工作中,周仁庆都以其深厚的经济学养基础、丰富的会计和税收工作经验,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在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作两年
经财政部税务总局局长、著名财税专家刘志城推荐,1979年7月,66岁的周仁庆来到北京,在总局刚成立的对外税政处工作了两年。在此期间,周仁庆参加了两项重要工作,一是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避免对所得双重征税协定(以下简称中日税收协定)谈判,二是两部涉外所得税法的起草。

(1)中日税收协定谈判
为了吸引和鼓励外商直接投资中国,协调所得税的国际分配关系,与外国政府签订避免对所得双重征税协定(以下简称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税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当时中国谈签此类国际协定起点为零,对此类协定的基本概念和框架的理解一片空白,首先需要翻译国际通行的范本。周仁庆不仅参与了两个国际通行的避免双重征税协定范本的翻译,而且参加了中日税收协定的谈判

1979年周仁庆参与翻译的两个国际税收协定范本,分别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关于避免对所得和财产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简称OECD范本)《联合国关于避免对所得和财产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简称UN范本),这两个范本的翻译为中国对外谈签避免双重征税协定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和模板。相对而言,OECD范本有利于维护发达国家的利益,UN范本则有利于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所以,当时中国对外谈签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主要参照UN范本。

1981年,中日税收协定第一轮谈判在北京举行。在这轮谈判中,周仁庆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唇枪舌战的交锋中,他参照上述两个国际税收协定范本的基本原则,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据理力争,维护了祖国的税收权益,其精进和敬业也得到了谈判对手的尊敬和赞赏。

1983年9月6日,中日税收协定正式签署,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吴学谦和日本外务大臣安倍晋太郎分别代表本国政府在协定上签字,这是中国政府对外谈签的第一个避免双重征税协定

(2)参与两部涉外所得税法及其施行细则起草

1979年财政部税务总局对外税政处成立的时候,中国还没有一部所得税法,只有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期间政务院和国务院陆续发布的一些所得税法规,这些法规立法层级偏低,内容也比较陈旧,已经不能适应改革开放后外资企业在华投资、经营的情况,而来华投资、经营的外商首先关心的问题是税收的确定性、稳定性和合理性,由全国人大制定税收法律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基本条件。

周仁庆来到财政部税务总局以后,除了参加中日税收协定谈判的有关工作,还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两部税法及其施行细则的起草,这是新中国最早制定的两部所得税法。特别是在个人所得税法的起草过程中,他利用自己通晓英语、日语和法语的优势,参阅了40多个国家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结合中国的个人收入等实际情况,提出了工资、薪金所得每月收入减除费用800元以后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建议。这项建议被采纳以后,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草案)》,并于1980年9月10日经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即日公布施行。周仁庆在此项工作中的重要贡献得到了国务院和财政部及其税务总局领导的高度赞扬,可以说是他税收生涯中最绚丽多彩的篇章,突显了他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税收立法工作中的骨干作用。

(3)笔耕不缀为后人铺路

1986年退休之前,周仁庆就十分注重税收知识的积累和传承,笔耕不缀,为后人铺路。新中国成立初期,他曾经在西南大区税务管理局创立了一套被称为“气象台”的税收分析方法,即定期总结税收收入计划执行情况并预测下期税收收入情况的制度。改革开放以后,他先后主编了《英汉常用税收词汇》(1989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参与了财政部税务总局组织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税收史长编》《财政知识问答》工商税收分册,中国税务学会组织编写的《税收史话》,四川省财政学会、税务学会等单位组织编写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工商税收》等税收图书的编写,发表论文数百篇、近百万字,多次在全国和四川省的优秀税收科研成果评选中获奖。他还参与了一些税务报刊的创办、撰稿、译稿和审稿等工作,曾任《四川税务报》副总编;应聘在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和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省财政学校、税务学校等党政干部培训机构从事教学等工作,为中国的税收事业奉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1979至1981年周仁庆在财政部(全).jpg

1979至1981年在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作期间的周仁庆

16周仁庆.jpg

1981年周仁庆(后排左二)参加中日税收协定首轮谈判。前排左四为财政部税务总局副局长林荣生;后排左四章毅明,左五王选汇,左七李树名

周仁庆1983年参加会议合影.JPG1983年周仁庆(前排左三)参加建国以来税史会议,前排左十为财政部税务总局局长刘志城。

6a65b24939a6d0266786300ae83761d0.jpg1989年周仁庆主编《英汉常用税收词汇》

北京工作期间周仁庆与有人在长城.jpg1983年周仁庆与友人登长城并觅小诗,这应该是旧学私塾的学养吧。

养怡之福

1986年1月,72岁的周仁庆退休,将税收工作的接力棒传递给后人,有模有样地过起颐养天年的生活。

退休37年来,周仁庆身心健康,道法自然,心怀宁静淡泊,脑体活动仍频。他的日常生活很有规律:每天早睡早起,睡眠10小时左右;坚持适当健身和脑力劳动,有自己的一套舒筋活血的运动套路;阅读和用脑不断,打麻将向来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花搭子”(成都人对麻将高手不按顺序码牌的称谓);不抽烟,不喝酒,不吃辛辣食物。

周仁庆曾有三个异于常人的爱好:一是每天吃一根冰棍;二是喜欢喝碳酸饮料,特别是可乐和脉动;三是每天晚饭吃20个成都生产的某品牌汤圆。近年来或遵照医嘱,他的家人帮助他对上述餐饮做了适当的调整:冰棍偶尔吃,多数情况代之以棒棒糖;碳酸饮料偶尔喝,略作限制;医生说汤圆营养不够就以蛋白食品取代。经过上述微调,从近几年的效果来看,他的身体确实更健实了,身心咸适。

2009年,周仁庆被评为第七届全国健康老人。2017年,他获得了“四川最美老人”提名奖。2022年,他被评为“最美四川税务老干部”,还获得了国家税务总局离退休干部工作领导小组颁发的最美税务老干部提名人选荣誉证书。

8周仁庆.jpg周仁庆九十多岁身心健康

9周仁庆.jpg

周仁庆退休以后

10周仁庆.jpg

2012年周仁庆99岁时荣获四川省国家税务局的“最美四川税务老干部”荣誉称号。

微信图片_20230131091852.jpg

“最美四川税务老干部”荣誉证书

2018年105岁的周仁庆.jpg2018年105岁的周仁庆

2018年1月9日看望105岁的周老,证实了传说中他的三大喜好:碳酸饮料、冰棍和汤圆。


2023年冰棍减少吃了,代之以棒棒糖

微信图片_20230131092003.jpg儿孙绕膝

周仁庆20231102----.jpg

2023年11月2日的周仁庆老人

有凤来仪

2023年11月7日,周仁庆110岁生日之际,来自远近的庆贺络绎不绝:国家税务总局王军局长从出访的卡塔尔打来电话,委托四川省税务局党委书记、局长李杰登门转达他对老人的问候并赠送鲜花,李书记还送去了国家税务总局离退休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为老人颁发的最美税务老干部提名人选荣誉证书;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原会长张志勇和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新任会长孙瑞标,分别委托登门拜寿的国家税务总局国际税务司原副巡视员王更生转达了他们对老人的问候;四川省税务局部分退休干部登门祝贺;《中国税务报》美女记者刘晨曦和该报四川记者站小帅哥陈永康现场采访。中国税务报社原总编刘佐为老人带来了一份特殊的礼物:1950年曾与老人在西南大区财政部税务管理局同事、现居北京的96岁的原财政部科研所研究员王诚尧,得知刘佐成都为老人祝寿,特嘱刘佐当面转达他对老人的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这是一份73年前的工作之缘。

从我们今天观察的细节来看,周仁庆身心健康,神韵俱足,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四川省税务局领导和该局老干部处多年来的关照,以及老人儿孙孝顺之福。特别是老人的孙媳李昭霞尽心尽孝,在老人身边精心照护已经二十多年,即使老人新冠感染,能顺利闯关,实属人心所至。在家庭晚宴上,老人笑容可掬,嘴里念念有词,频频举杯致意,大家无不欢欣鼓舞。

微信图片_20231108153516.jpg

国家税务总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军局为周仁庆赠送鲜花

微信图片_20231108153624.jpg

国家税务总局离退休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为周仁庆颁发最美税务老干部提名人选荣誉证书

微信图片_20231108153547.jpg

国家税务总局退休干部刘佐(左)、王更生(右)前来贺喜

微信图片_20231108154324.jpg

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退休干部罗骁莉(左二)、张蓉芳(左一)前来贺喜

微信图片_20231108154315.jpg

《中国税务报》记者刘晨曦(左)、陈永康(右)前来贺喜


2018年1月9日周老105岁送书:1984年财政部发行周老参加编撰的《财政知识问答(工商税收分册)》。


2023年11月7日周老110岁生日送书:2018年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发行的《中国国际税收40年》。

微信图片_20231108191517_副本.jpg

2023年11月7日110周岁的周仁庆(刘晨曦摄)

通过周仁庆的人生经历,我们深深地感到: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个人生活的好孬(四川话读pie),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

值此周先生110周岁祥瑞之寿,敬祝老人安康幸福,他真是一个时间的朋友。


四岁半徐金慧《国家》

鸣谢

       《中国税务报》社付树林、田福雁、刘晨曦及四川记者站陈永康;中国国i税收研究会付茂劲;四川省税务局原国际处张蓉芳、罗骁莉、徐鸿;四川省税务局老干处。特别是曾长期与周老共事的徐鸿提供了大量的文字和图片素材;以及周老的孝顺子孙们,特别是二十多年来一直陪伴和照料的周老的孙媳李昭霞,她也提供了周老个人的历史文献和照片。

阅读651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