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98遇见博物馆
《提香及文艺复兴-欧洲艺术500年真迹展》
篇首的话:
2024年6月6日,持友人赠票到北京798遇见博物馆参观了感性和知性满满的《提香及文艺复兴-欧洲艺术500年真迹展》。
这是一次久违的遇见,也使我想起了1989年单位同事方凡去意大利学习半年的事情,那简直使我羡慕到嫉妒,那是千载难逢的一次与文艺复兴艺术目光相对的时机。后来方凡回来,给我带了一个小礼品-比萨斜塔模型,至今珍藏。
对文艺复兴的了解,是1980年遵义文化小学高考文科补习龙先勤、赵子荣老师激情澎拜的讲台知道的,我们上高中时值特殊年代并不讲这些。一旦但丁、达芬奇这些如雷贯耳的意大利文化和艺术巨匠名字,以及人文主义和那句有名的金句“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吧”为我所闻,便裨益匪浅,直接鼓舞我去参加对当时我们来说是希望渺茫的高考。
这次参观《提香及文艺复兴-欧洲艺术500年真迹展》,心潮起伏,一天之内看了三遍:第一遍是快速浏览,取得布展的总体印象,第二遍是购买讲解员服务倾听细节和趣闻,第三遍再悉心与每一幅真迹凝视、对话。
本图文按遇见博物馆北京798馆实景分三个楼层四个乐章展示:一层是展览概览、多媒体厅和第一乐章;二层是第二、第三乐章;三层是第四乐章,将这次展览内容全部搬迁到这里,最后的延伸阅读,也略谈北京798的来历以及我们心中的时尚。
我还将以阿拉伯数字对该展中的画家及其绘画真迹进行排序,展览中的借图也会说明,每一幅图片均由手机拍摄。我还会对其中一些艺术大师的代表作补图并简介。
(该宣传图来自真迹提香作品)
展场布局
遇见博物馆北京798馆共有三层,这次《提香及文艺复兴-欧洲艺术500年真迹展》布展占满全部楼层,按古典音乐范式分四个乐章,并以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绚烂多彩为色调布局,展示其各个时期艺术创造的人文特质:第1乐章:红色-快板-触及灵魂-坚固与虚幻的平衡-哥特式艺术(1200-1400年);第2乐章:蓝色-抒情行板-人性绽放-古典与现代的和声-意大利文艺复兴(1400-1600年);第3乐章:黄色-小步舞曲-自由奔放-形与色的舞蹈-威尼斯画派(1450-1600年);第4乐章:绿色-回旋曲-不被定义-光与影的交融-17世纪意大利语欧洲艺术。
遇见博物馆,除了北京798馆外,还有上海静安馆、成都馆、南京馆和杭州馆。
《提香及文艺复兴-欧洲艺术500年真迹展》47为画家及其62幅真迹
观展后我发觉,展览简介说是60幅真迹,我对三个楼层所有图文进行拍照分类,排除其中的借图,确知这次展出的绘画真迹有62幅。所有的文字说明,均来自展览,我只是阅读了一些文章做了一些辅助性的图文补充,凡是我自己的文字,均以斜体出现。
展馆一层:红色
展出概览、多媒体播放区及第1乐章,红色代表威尼斯画派前期及早期的宗教特质。
《提香及文艺复兴-欧洲艺术500年真迹展》展出概览
本节包括展厅玄关招贴画、策展人寄语、从锡耶纳画派的发端到威尼斯画派的谢幕的22个历史时点、多媒体展厅短视频。
(该宣传图来自真迹6佚名的克里特威尼斯大师作品《天使报喜》)
欧洲艺术500年的时间线索(1255-1770)
这次展览着重展示了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艺术真迹,并从威尼斯画派形成之前的锡耶纳画派创始人杜乔于1255年出生,到提埃坡罗1770年去世标志着威尼斯画派黄金时代的落幕讲述,前后515年。该场景的时间图谱如下:
从锡耶纳画派的发端到威尼斯画派的谢幕
一层展厅体香自画像
提香自画像,布面油画,创作于1566年
一层展厅多媒体展示区
多媒体展厅及短视频
一层展厅从“第一乐章”开始的艺术真迹展出:
从这个时候开始,艺术真迹开始路面,直至“第四乐章”终了。
第1乐章:快板
触及灵魂-坚固与虚幻的平衡
哥特式艺术(1200-1400年)
本乐章背景色:红色,是威尼斯画派前的锡耶纳画派及早期维也纳画派具有宗教象征的颜色,共有5位画家及其6幅真迹。
12-13世纪,随着地中海世界商业的活跃,佛罗伦萨、锡耶纳、威尼斯等城市出现了大量的手工业作坊,人数庞大的市民阶层逐渐形成。到了14世纪,文艺复兴思潮在意大利萌发,新兴城市资产阶级需要新的思想,为他们所追求的政治、经济利益发声。他们需要新的学术、新的文化,以及艺术上的创新,为他们所做的一切给予支持。
这一时期以城市为中心的世俗文化反映在文艺领域中,表现为对宗教的虔诚与对古代艺术的关注。带有抒情的、人文主义气息的绘画风格,以全新的象征主义姿态在中世纪未期放出奇异的光彩,体现了宗教神秘主义对这一时期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也对其后的文艺复兴的出现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哥特式艺术的发展,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也渐趋普遍,并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这一乐章展示了13世纪晚期至14世纪初在威尼斯和托斯卡纳地区发展起来的意大利哥特式艺术。这种风格13世纪初就已在意大利出现,它标志着艺术创作开始由古典的罗马式向更加感性的哥特式过渡。这一时期涌现出一系列艺术家,如杜乔·迪·博尼塞纳、乔凡尼·达、里米尼和保罗·韦内齐亚诺等,他们在创作传统宗教题材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叙事语言。这些黄金背景的蛋彩画虽然仍以神学和神秘主义为主题,但其中已萌现早期的人文主义精神。这种变动体现了当时欧洲城镇中物质生活的丰富和精神生活的世俗化倾向,犹如一曲时代的快板,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画家1:锡耶纳画派创始人——杜乔·迪·博尼塞纳(1255-1318)
真迹1: 《圣母子像》-黄金背景蛋彩画(杜乔创作于13世纪晚期)
这幅杜乔的作品代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早的现实主义倾向。他将拜占庭式的风格、哥特式的风恪以及细密画的风格巧妙、平衡地融合在了一起。圣母呈四分之三侧面,居画面正中,左手怀抱圣婴。三角形构图和金箔画板给整个画面带来一种平衡的虔诚之感。事实上,如果将这幅作品与杜乔的其他作品,如现藏于锡耶纳杜莫歌剧院博物馆的《克雷沃勒尔圣母像》、现藏翁布里亚国家美术馆的《佩鲁吉亚圣母像》、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圣母子像》和现藏乌菲齐美术馆的《鲁塞莱圣母像》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它们在风格和创作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区别仅在于圣子的脸部特征以及右臂的位置和圣母右手抱着孩子的位置。杜乔在创作时将人体结构也考虑在内。稍稍后移的发际线,柔韧的身体和具有真实感的人体姿态等细节都显示出他能将几乎带有塑特征的古典风格与人性融合在一起,这在当时的肖像画创作中是一种创新。
画家2:乔凡尼·达·里米尼(1292-1345/52)
这幅画也许是三联画或是双联画中的一折。画板正面描绘了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受难》,他的脚下是圣母玛利亚、抹大拉和使徒约翰。背面是一位《主教》。
该画作明显带有乔托的风格。乔托曾经在里米尼地区停留。他的绘画影响了当地画家。在14世纪的里米尼地区涌现了一批被称为“里米尼人”的艺术家群体,乔凡尼·达·里米尼就是其中一位。
真迹2:《基督受难》,乔凡尼·达·里米尼黄金背景蛋彩画,创作于约1325年:
真迹3:《主教》,乔凡尼·达·里米尼黄金背景蛋彩画,创作于约1325年:
画家3:保罗·韦内齐亚诺(1300-1358/62)
真迹4、5:两位《报喜天使》,木板蛋彩,黄金背景,保罗·韦内齐亚诺创作于1345-1350年:
韦内齐亚诺是14世纪威尼斯最伟大的画家。这两件作品绘于一对嵌在金色木板中的圆板上,表现了红色背景下穿白衫与赭石底色中着绿衣的两位天使形象。与中世纪严肃忧郁的人物形象相比,他们显得更为优雅近人。作品虽仍为拜占庭风格的静态构图,但能在平面空间中感到一丝流动感。报喜天使通常指被派来传达上帝信息或宣布特定事件的天使。
由于中世纪欧洲对拜占庭圣像的巨大需求,自1204年起成为威尼斯属地的克里特岛成为这些艺术品的重要生产中心。这两幅画的场景很经典:画面左侧是大天使加百列,他右手摆出祝福的姿势,左手握着象征他信使身份的权杖;玛利亚在他前面,谦卑地低着头迎接基督降临的消息。她站立的基座和身后的宝座象征着她内心的高贵。
画面的色彩被控制在最低限度,象征神性的红色与代表人性的两种颜色蓝色和绿色相结合。金色的背景也是超凡脱俗的象征,背景中建筑物的白色显然是这三种颜色的补充。这个场景发生在一个花园里,即“封闭的花园”,象征着玛利亚的纯洁。
真迹6:《天使报喜》,佚名的克里特威尼斯大师,黄金背景蛋彩画,年代未知:
展馆二层:蓝色(第2乐章)和黄色(第3乐章)
第2乐章:抒情行板-人性绽放
古典与现代的和声
意大利文艺复兴(1400-1600年)
本乐章背景色:蓝色,是威尼斯画派生命活力和创造力的象征,共有 位画家及其 幅真迹。
(该宣传图片来自真迹7波提切利作品《丘比特疗愈半人马》)
14世纪中叶,欧洲饱受黑死病的摧残,大瘟疫让欧洲减少了近三分之一的人口。随之而来的秩序素乱和经济崩溃给人们带来了空前的压力,但也在客观上破坏了僵死的中世纪社会结构,劳动力的流动繁荣了城市的经济和生活,为文艺复兴的发展打下基础。
中世纪逐渐消隐,新时代就此诞生。意大利在15世纪兴起了研究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的热潮,在对古典文化重新诠释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文学和科学方面的大规模创新,即文艺复兴运动。佛罗伦萨为这个时期的艺术家、作家和思想家提供了自由创作的空间,使他们得以自由地追求知识和艺术的发展。而威尼斯作为国际贸易和海运业都十分发达的国际化城市,吸引了许多商人、艺术家和学者来此定居和交流,文化艺术因此得以快速发展。文艺复兴的艺术家们用光来捕捉物体的形象和明暗关系,大胆使用丰富优雅的色彩,以点明人们已经迈入了辉煌的黄金时代。
这一乐章涵盖了14世纪末至16世纪上半期佛罗伦萨以及威尼斯画派早期的绘画,包括波提切利、拉斐尔、贝利尼、皮翁博、博尔多内、老帕尔马等人的作品,重点展示这一时期画作中表现出的古典性与时代性的和谐。
在文艺复兴时期,宗教仍然是主要的艺术创作题材。然而,与中世纪不同的是,艺术家们在绘制神话宗教题材时,往往以画神的名义来表达自己对人性的观察和对所处时代的思考。这一时期的绘画中,诸神和圣徒“下凡”到了俗世,他们往往身着当时时髦的服装在开阔的空间或风景里向观众展现着微妙的内心世界。
画家6:波提切利
波提切制(Botticelli,1445-1510)。
真迹7:《丘比特疗愈半人马》(Cupid Curing the Centaur)
杨木板蛋彩画,创作年代1480-1482年,58 x 76 cm。
这幅木板国是以蛋彩在石膏的底子上精心绘制而成,并被镶嵌在与画作属于同一时代的珍贵画框中。这幅画在题材上与波提切利另一幅巨作《帕拉斯驯服半人马》(现存于佛罗伦萨乌非齐美术馆)相似,都以希腊罗马神话为题材,是文艺复兴盛期“伟大者洛伦佐”的统治下佛罗伦萨古典文化蓬勃发展的体现。《帕拉斯驯服半人马》的寓意在于智慧女神帕拉斯·雅典娜用知识和智慧驯服了野性。这幅《丘比特疗愈半人马》,也许想表达的是爱神用爱征服了野性的半人马。
画家:贝利尼(1430-1516)
真迹:《基督受难,圣保罗伏在他的脚下》,布面油画(杉木底托),1475-1500年
画家:拉斐尔(1438-1520)
真迹:《迪多的自杀》,木板油画,16世纪早期:
画家:安德里亚-普雷维塔利(约1470-1528年)
真迹:《神圣对话》,布面油画,约1510-1520年
画家:老帕尔马(雅各布-内格雷帝1480-1528)
真迹:《圣母玛利亚》,人字纹布面油画,约1520年
画家:昆丁-梅西斯(1466-1530年)
真迹:《圣母怜子》,木板油画,1500-1525年
画家:安德烈·德尔·萨托(1468-1530年)
真迹:《圣母子》,木板油画(胡桃木),1525年:
画家:卡里亚尼(本名乔凡尼·布西,约1485-约1547)
真迹:《戴红色帽子的男子肖像》,木板油画(有旧镶嵌),1528年:
画家:塞巴斯蒂亚诺·德·皮翁博(1485-1547)
真迹:《红衣主教伊波利托·德·美蒂奇像》,木板油画,1529年
画家:维托雷·卡尔帕乔(约1465-1526)
真迹:《东方人半身像》,布面油画,16世纪上半叶:
画家:乔凡尼·吉罗拉莫·萨沃尔多(约1480-约1548)
真迹:《三位哲学家》,布面油画,16世纪30年代:
画家:帕里斯-梅内多内(1500-1571)
真迹:《绅士肖像》,布面油画,约1535年
画家:帕里斯·博尔多纳(1500-1571)
真迹:《一位女士的肖像(维奥兰特)》,布面油画,1536-1537年:
画家:塞巴斯蒂亚诺·德·皮翁博(1485-1547)2
真迹:《皮埃尔·路易吉·法尔内塞肖像》,布面油画。16世纪40年代:
画家:贝纳迪诺·路西帝奥(1489-1565)
真迹:《贵妇肖像》,木板油画(冷杉木),16世纪40年代:
第3乐章:小步舞曲
自由奔放-形与色的舞蹈
威尼斯画派(1450-1600年)
本乐章背景色:黄色,是威尼斯画派 的象征,共有 位画家及其 幅真迹。
威尼斯画派的艺术特点:强调色彩的运用,画面绚丽,常采用明快鲜艳的颜色,注重视觉效果;关注更多现世题材,宗教中的人物也具有世俗化的特点,带有享乐主义的情调;注重对自然风光的描绘,加大画面中风景所占的比例,充满浪漫主义的抒情诗意;湿壁画、蛋彩画逐渐被油画所取代,推动了绘画技术的发展。
16世纪,当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其它地方逐渐衰落时,威尼斯的文化艺术却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与发展。这种现象的产生不仅和威尼斯地理位置优越、政治独立稳定相关,也和商业的繁荣密不可分。
威尼斯因水而生,也因水而兴。蔚蓝的海水、变换的云层与鲜艳奔放的色彩让威尼斯的艺术家们对颜色极为敏锐。作为连接西欧和东方的“中转站”,威尼斯汇聚了世界各地的货物和商人,使得当地的画家们能容易地接触到最优质的颜料和其他地区的文化。威尼斯画派的创始人乔凡尼·贝利尼正是吸收了佛兰德斯地区的油画技巧才可以更自由地运用色与光创作出更具人间温情的画作。油画技术的使用使威尼斯画派的色彩更加丰富,使画家们能够运用色彩与光线创作出更符合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画面,以舒畅的心情为文艺复兴谱下了欢悦的终曲。
这一乐章的绘画展现了16世纪下半期至17世纪上半期文艺复兴晚期威尼斯画派的艺术风貌。提香、乔尔乔内、博尼法西奥·德·皮塔蒂、丁托列托、委罗内塞等是这一时期意大利绘画史上无可争议的主角。本次展览展出了提香的五幅作品,其中包括罕见的提香青年时期的作品《圣座上的圣母与圣徒们》(1505)以及他在去世前几个月完成的作品之一《悔的圣哲罗姆》(1576)。
宗教信仰旋律的转折
威尼斯的宗教主题绘画带有明显的世俗倾向,艺术家用光表现情感、以色传递情绪,呈现出特有的人文主义色彩。他们把人与神的形象结合,以自然风光为背景,让笔下的宗教人物带有田园的世俗化色彩,画面中和暖的光影象征着信仰带给人们生活的光,也展现着威尼斯生活的富庶与安定。
乔尔乔内在绘画前从来不先画草图,因为他坚信直接用色彩作画而不是参照素描才是最真实、最好的方法,也是真正的构图艺术。
威尼斯画派人物关系图普
甦(su):
甦(su):
16世纪,越来越多的人委托画家为自己作画,以给宅邸增光添彩,肖像画中的一方面,艺术家受雇于委托人,按照他主角因此呈现出广泛的社会阶层构成们的授意进行创作;另一方面,他门也以自己的方式诠释自己艺术创作的对象。威尼斯画派的画家格外擅长以势、手势和风景细节呈现人物的内心状态,用幽暗背景中渐变的光色和特殊的道具展示这些人的精神世界。
提香的艺术遗产
提香对色彩的独特理解和精湛技巧,为后世艺术家开辟了新的创作方向。他的作品成为后来艺术家学习和借鉴的范本,影响贯穿了整个欧洲艺术史。
a色彩的自由运用
提香的画作展现了色彩的丰富性和饱和度,他对色彩的这种自由处理方式为同代艺术家提供了新的表现手法,并深深影响了后世的画家。
b情感的清晰传达
提香用色彩来传达情感,作品中的色彩往往与画面的主题、人物的情感和周遭的氛围相互呼应,为后来的浪漫主义画家树立了典范。
c光影的精确掌控
提香用色彩来模拟光照,使画面具有深度和立体感。这种处理方式被许多画家所借鉴,并为巴洛克艺术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d推动威尼斯画派的繁荣
提香的成功使得威尼斯画派的色彩理论和技巧得到了进一步推动和发展,这让威尼斯成为当时欧洲艺术的中心之一。
第4乐章:回旋曲
不被定义-光与影的交融
17世纪意大利语欧洲艺术
本乐章背景色:绿色,是威尼斯画派 的象征,共有 位画家及其 幅真迹。
黑暗”与“光明”威尼斯的回响
对于整个意大利而言,17世纪是一个内忧外患、阴霾笼罩的时代。意大利丧失了商业中的优势地位。文艺复兴艺术大师的相继去世与经济地位下降的双重冲击对意大利的艺术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此背景下,威尼斯虽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远不如昔,但还是一个富庶的商业共和国,这里的艺术创作在提埃坡罗的绘画中达到了顶峰。
I7世纪的意大利与欧洲艺术
随着15世纪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业中心逐渐移到大西洋沿岸,商路的转移使威尼斯逐渐没落。尽管昔日的荣光已不复存在,但作为曾经的文化中心,威尼斯依然维持着“艺术圣地”的地位,像磁石一般吸引着大量艺术家造访。
17至18世纪的意大利美术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时期。承前是指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的绘画方式和人文主义的绘画思想,启后是指开启了深受威尼斯艺术家影响对的巴洛克绘画。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尝试站在文艺复兴大师们的肩膀上,用不同的方式接近自己心中的艺术理想
最后一段乐章通常是总结性的:将前面乐章的主要主题--再现,同时孕育出新的主题。这一部分的绘画展现了17至18世纪的意大利画坛和被威尼斯画派影响的欧洲大师的艺术,呈现了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各种绘画风格的发展状况。文艺复兴大师们的陨落,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也象征着另一个崭新时期的开启。技术和风格只是手段,艺术家们的“传承、创新、探索”的思想理念从未改变
约丹斯
全名雅各布·约丹斯(Jacob Jordaens)。佛兰德斯画派画家,安特卫普学派代表人物,与鲁本斯和凡戴克并称“佛兰德斯巴洛克艺术三杰”,是鲁本斯之后佛兰德斯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约丹斯既是一位巴洛克画家,又受到卡拉瓦乔写实主义的影响,且与尼德兰传统艺术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他擅长捕捉农民喧闹的庆祝场面,塑造的人物形象彪悍、健康、充满生命力,保持着淳朴的自然风貌,又流露出诙谐幽默的一面。
伦勃朗
荷兰画家、蚀刻版画家。其作品题材广泛且内涵丰富。伦勃朗擅长光影,技艺精湛,为欧洲现实主义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被誉为表现人类情感大师。笔下的人物皆出自生活中现实存在的形象,肖像画生动传神、独具风采。
结语
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再到巴洛克时期,欧洲绘画在光影和色彩方面经历了一系列的继承和创新。艺术家们从简单的象征性色彩发展到对真实光影和色彩的深入探索。这一发展不仅体现在技术上,更体现在他们对所处世界的观察和理解。各地区艺术家们相互启发,共同推动了欧洲绘画技术和表现的革新。
正如18世纪的交响乐从文艺复兴时期歌剧序曲的基础上而来但将声乐排除在交响乐的概念之外,18世纪的巴洛克绘画吸收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色彩,从中却再也找不到文艺复兴绘画中对秩序和平衡的追求。巴洛克艺术是一种直观而充满戏剧性的全新表达。
尽管时间已走过数百年,当我们重新审视那些艺术大师们的杰作,仍然能感觉到彼时社会中的光明与阴影、希望与挑战,朝气蓬勃与乐观进取的气息。“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大师们与后世艺术家对传统继承革新,将自身审美和时代精神融入作品,用光与色共同谱写了一部伟大的交响曲。
一、北京798艺术区
北京798艺术区,上世纪初国家兴建的电子管元器件工业基地,如果继续发展,将生产晶体管和纳米级芯片,这都是后话。其前身为重点工业项目718联合工厂,由苏联援建、东德设计,1952年筹建。1964年718联合工厂拆分为若干工厂,其中之一就是798,后因国家产业的战略转向和经营困难儿废弃,2002年起,廉租艺术团体进入,2007年列入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现有画廊、设计室、艺术展示空间、艺术家工作室、时尚店铺’餐饮酒吧以及动漫、影视传媒、出版、设计咨询等各类文化机构400 余家。
威尼斯画派关系图及年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