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深秋之六:岐山周原薪火相传
2024年10月28日,从陕西岐山(海拔687米)到甘肃平凉(海拔1336米),车行237公里。在岐山参观了周公故里、太平塔、岐伯纪念馆、周原、周公庙和周文化博物馆6个历史文化景观。
蔚为壮观的岐山史迹,总令人目不暇接,沉浸其间便代入穿越到阡陌列侯的田园牧歌的分封时代。《诗经·周颂·良耜》描绘了周时岐山一带的农耕生活:“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谷,实函斯活。”
周公制礼,有《仪礼》《周礼》《礼记》传世,均为儒家经典。现代中国人一度不太讲礼了,喻之繁文缛节,喜欢简单粗暴直奔目的,生命中缺乏仪式感,了无情趣,实则退化。
现以下面九图来细说这六个景观的主要内涵:
①周公故里:周公姓姬名旦,周武王之弟,《尚书大传》概括其一生功绩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其言论见于《尚书》之《大诰》《康诰》《多士》《无逸》《立政》诸篇。现在周公故里尚未开发,但地名可考,甚感欣慰。
②太平寺塔:宋代砖塔,始建于北宋元祐三年(1088),八角九层密檐式砖塔。基座呈八角形,底边长4.75米,通高28.585米。太平寺塔是关中地区现存的标准宋塔之一。
③岐伯纪念馆:先有岐伯与黄帝论道,而后有《黄帝内经》。
④周原:曾几何时,对这一中华民族文脉之源甚感高古陌生,今日身临其境,完全代入到那个清风扑面鲜活之世,耳濡目染,深感厚重和深邃。
⑤周公庙:曹操《短歌行》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典出《史记·鲁周公世家》“一日三吐哺”,喻其纳言求贤时连咀嚼饭菜的时间都省了,吐出听言,示以礼。周公庙中介绍了姜太公、召公和周公事绩,其中以三公对商王室处置的不同态度,足以显示周公的仁政:姜太公意斩尽杀绝,召公意杀有罪留无罪,周公意全部不杀,留居王都施以仁,所以周公亦儒家之祖。
⑥周文化博物馆:属于周原遗址的组成部分,⑦~⑨图均来自该馆。
⑦周代同时期的其他文明:印度吠陀文明、新亚述帝国、米底王国、波斯帝国、古埃及文明、以色列王国、迦太基文明、古希腊文明。
⑧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⑨周公制周礼:试举后世孔子时代继承周朝浴涤之礼的生动例子。有一天孔子问诸弟子远大志向,各自均侃侃而谈,唯独曾点只顾弹琴娱乐,孔子就问他的志向是什么,曾点的回答令孔子高兴。曾点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甚赞道:“我与曾点向往的一样啊(就是快乐)!”
上图看周,风乎舞雩,田园牧歌,那毕竞已经是一去不复返的虽已没落却不腐败的礼乐之世,我们只是在岐山周原之上,聊发悠古之情,足矣。
(该日与友人在甘肃平凉过了简的愉悦的我66岁生日,思及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