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深秋之十一:敕勒川阴山下
2024年11月2日,在内蒙境内从包头(海拔1022米)到了托克托县(海拔1024米),车行335公里。
该日参观和游览了多个景观,其中大都在阴山山脉大青山南麓,还驱车绕行观览了敕勒川区域,这些地名已在中国历史上汉戎交响中赫赫有名。下面按图索骥展示其中六处:
1、包头市塞汗塔拉城中草原,是中国唯一、亚洲最大的城中草原,也是蒙古族作为游牧民族的历史记忆。
2、包头市北方兵器城,这里是以火炮为主的兵器展示区,以牵引炮为主,加农炮居多,有少量的榴弹炮,以及一些小型舰炮,还有一枚遵义061系统生产的红旗2型导弹。展区C位是一门号称亚洲第一炮的203毫米牵引炮。
3、密雾中阴山山脉大青山
4、敕勒川草原与哈素海国家地质公园合为一体,该区域就在阴山山脉大青山南麓,属于河套平原前套,曾经是漠南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激烈碰撞和民族文化交融的地带。置身其中,著名的民谣便从遥远深处喃喃而至: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歌谣就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美男子开国皇帝高欢吟唱的《敕勒歌》,他是一个鲜卑化的汉人,鲜卑名贺六浑。这时高欢攻敌不克,积劳成疾,生命即将走到尽头,歌谣声起悲从中来,泪洒衣襟。如今只剩荒草萋萋,水影迤逦。
5、昭君博物馆,座落于王昭君墓前,建筑新颖宏大,馆藏丰富。昭君出塞也揭示了中外历史都共有的这样一个铁律:男的干不过就女的上,没有伏尸百万血流千里,只有羌笛声声怨杨柳,大雁南飞故人哀。李杜都有诗云,此处杜工部胜于李太白,悲哀之事,杜甫的诗语更加恸彻。历史都说王昭君深明大义,为了国家和民族挺身而出。事实可能恰恰背离主流说法,我更倾向于《汉书》关于王昭君主动请缨一说,其内在动机就是逃离春锁深宫无人问的命运。刚开始时的动机也跟普通女子想体验真正人生美好一样,不必崇高,只是身入历史的至高处,便高远如是。秦朝修建的栈道、驰道、直道、金牛道等,曾经派大将军蒙恬拒匈奴镇守于阴山南麓的大清山下的这里,昭君出塞走的就是秦直道。
6、呼和浩特的绥远城将军府,规制宏大,建筑考究,这里曾有大清一朝79任将军驻守,被誉为漠南第一府。府内展出的一张中国海棠叶地图,还有一张老照片,内蒙古自治区曾经叫绥远省,这跟曾经的新疆省一样,民族间本已有较高融合,如今自治反而有疏离感,见之感觉复杂。现在这里面秋深叶红,少男少女都前来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