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馨家园22:亲爱的郭老师百岁期颐之寿安好

王更生
2024-12-27

亲爱的郭老师百岁期颐之寿安好


今天是2024你那12月27日,农历冬月二十七,是我们的郭清惠老师今天一百岁生日,远在北京,遥祝老人家期颐之寿安好。

郭老师是我们在遵义丝织厂子弟学校读学前班时的老师,她一字一句教我们唱的三首童谣至今不忘:《远飞的大雁》、《丢手巾》和《螃蟹歌》。其中第二首也叫《丢手绢》,可能是我们遵义地方都不这么说,所以改成了手巾。当然,我们小娃儿最喜欢的还是《螃蟹歌》了:

螃蟹呀螃蟹呀多又多

螃蟹长底是八只脚(jio)

鸬鹚从它旁边过

夹住了鸬鹚的脚

夹又夹得紧呀嗬哟

又甩不脱呀嗬哟

求求你螃蟹哥(go)

放掉了鸬鹚的脚

每当唱完《螃蟹歌》,那爽朗的笑声,绕梁两万日,那时我们会心地天使的声音。

我们的《螃蟹歌》,从其旋律来看,即使是现在网络已经无所不知,也是无从查考的了。//123/123/523/5--//,这样的唱法,起码是我们的认知范围内,只有我们才能够唱的,也是郭老师在我们的童心注入的最初的人生旋律。

今天,郭老师的家人发来一个老师百岁生日庆贺的视频,分享着一份快乐,有一种给缘起的幸福感。


郭清蕙老师百岁期颐大寿安好

2024年10月15日,与周红和冉钢同学相约,来到郭老师家。郭老师耳聪目明,手劲蛮大,还向我们滔滔不绝地讲述遵义丝织厂子弟学校的那些娃儿们,那些如今已经六七十岁的大孩子老孩子们,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一种亲爱的情感。


2024年10月15日与周红、冉钢同学看望郭清蕙老师

IMG_20241015_204842.jpgIMG_20241015_204859.jpgIMG_20241015_194125.jpgIMG_20241015_204923.jpgIMG_20241015_205014.jpg2024年10月15日与周红、冉钢同学曲看望郭老师

我们的来路:蒙童混世

自由,与生俱来。初尝自由,就是不学习,逃学旷课浪迹千米,兴味悠远。

幸灾乐祸,看来也是与生俱来,凡是翻车、烧房子、打群架、别人挨打就兴奋。幸灾乐祸的极致就是文革来了,居然停课了,所有令人兴奋的事情不但积极涌现,而且花样翻新。特别是最高指示下达,半夜就会想起鞭炮甚至烟花,敲锣打鼓,我们就可以冲出去捡拾未爆炸的鞭炮烟火……

那年我问妈妈1966是什么意思?她说是年,是一种怪兽。那一年我们好像真的成了最大的受益者,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大自然中,白天模仿《地道战》、《地雷战》和《南征北战》(文革百花齐放后,就这三部电影,至今对台词记忆犹新),把一些好欺负的大人小孩当成日本鬼子、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攻击;夜晚就神出鬼没,游荡在星空下虫鸣间草丛里,凡是遇见我们的人都可能会有危险。有一次在医院吓唬人,把一个男孩的脸弄肿了(今年回遵义时听说他在看守停车场,去找了两次未果,也想看看脸恢复的如何,恐怕岁月盖过了伤痕),还经常和邻居玩伴杜黔生同学去掏蛇,但是从不拿去吓唬女生。

现在看来,我们那个时候的玩法都是非典型性的,粗野的,危险的,邻家孩子都死掉几个。

基于上述自由和幸灾乐祸,小学毕业时,居然就把货车上的“遵义运输公司”认作”遵义运偷公司”,由此还产生巨多的遐想……

遵义丝织厂子弟小学.jpg

遵义丝织厂子弟学校

小学两个班在红军坟.jpg1968年小学两个班在遵义红军山

小学与杜黔生.jpg

与杜黔生同学在遵义公园

我们的来路:郭老师天使的微笑

六十年了,每当回望童年的星空,总会目不转睛地盯着那颗照亮童心的最亮的星星,她就是我们幼儿班的郭清惠老师。无论我们如何蛮横顽劣,总有一张笑脸让我们感到安慰,获得安全感,那是天使般的微笑。在笑颜照耀下,我们总会很乖,乖得甚至有些宁静腼腆,乖得像更乖的的女娃娃韩剑萍一般,忘记了在学习等诸多方面的不自信和烦恼。

上小学后,郭老师就不教我们了,我就常常和杜黔生同学说起,郭老师能不能还来教我们,那终究成了我们没有也无法实现的梦想,别离是人生常态。

微信图片_20200810144204.jpg

郭老师

最能够反映我们蒙童心愿的,莫过于想给郭老师改姓。我们上幼儿大班时有两个班主任,一个是袁老师,一个就是郭老师。按照遵义话,“郭”发刀割的“割”的音,曾经和杜黔生议论过,郭老师应该姓袁,圆润的圆。童言无忌,现在想起来,袁老师和郭老师都是好老师,儿歌《远飞的大雁》就是袁老师教的,还有印象的是那台新买的脚踏风琴,我还专门去贴近闻其香味,跟铅笔的类似,那时我常啃食铅笔,甜香味,一直啃到露出铅芯,这个烂习惯好像一直持续到小学低年级。

郭老师,她那温存和善的语气,天使般的微笑,已经铸到我们的童年,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微信图片_20200810144210.jpg

郭老师


我们的来路:机缘际会

光阴荏苒,上一代的人已经零落无几,每每问及,皆如所预。那些美好,采撷数枝,身藏心底。

小学毕业照.jpg

由于那个年代的原因,小学毕业照只有红小兵同学,许多同学没有被准许参加,甚为遗憾

2000年3月,与小学刘洪耀同学忆及郭清惠老师,他居然还能够找出学前大班的《生活报告表》,这真是奇迹了。更有甚者,洪耀还与郭老师家有更深的缘分,其中学同学冉姑娘嫁作郭老师大儿媳妇。还有更神奇的,就是我的这个刘洪耀同学,其母亲也是郭老师的学生!这样说来,母为师姐,子为师弟了:)其母当年上的文化小学,就是我高考补习的学校,故事就更多了:)

微信图片_20200809171639.jpg

郭老师1965年为刘洪耀同学写的《生活报告表》,那时没有叫做《学习报告表》

微信图片_20200809171617.jpg

同为郭老师学生的刘洪耀母子

微信图片_20200809171633.jpg

2020年96岁的郭老师,依然是我们熟悉的微笑

2023刘洪耀与郭老师.jpg

2023年夏天刘洪耀看望郭老师

微信图片_20241227122612.jpg2003年11月与刘洪耀同学在成都

当我们回首小时候的那些事情,郭老师的亲切和微笑,已然油画般的涂抹在我们心上。这也使我们的童心,伴随着我们走上人生漫长而又惊艳的星光大道。

祝福你:可爱的、亲爱的、敬爱的郭老师,期颐大寿安好。

阅读32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