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98艺术区与中国芯片
2025年1月17日下午,与友人参观了北京798艺术区。由于时间因素,只是信步由缰去了其中的火车餐厅午餐、符水俱乐部饮品吧、云锡堂国大师手工锡艺、800米廊桥空中步道。
北京798艺术区的前生是北京华北无线电联合器材厂,最初属于代号718,主要是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生产电子元器件,产品有电阻、电容、电感器、半导体电路板等,是1952年苏联援建、东德负责设计建造的德国包豪斯风格的电子元器件工业园区,员工上万,当初属于国家战略产业园区。
从1980年代到1990年代,798逐渐衰落,工厂闲置;2002年,美国人罗伯特租用并以艺术书店第一家入驻798,成为798艺术区的开始;随后日本归国的艺术家黄锐在798 租借了自己的个人工作室,设立“东京艺术工程”画廊。随着画廊、酒吧、服饰店、杂志社等艺术或时尚的商业机构入驻,逐步形成现在规模的798艺术区。
截至2023年,798艺术区已设置打造了7大公共空间广场、改造规模10万平方米的步行街区,搭建起12层高的立体智慧停车场,已形成包括创意广场、包豪斯广场、电子广场、同心广场、七星广场、复兴广场、中心广场在内的7个广场空间,每年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近4000场,吸引中外游客1000万人次。
从国际上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的情况看:1910年代英国人发明电子管二极管、三极管,广泛应用于收音机、电视机、扩音机等电子产品中,四五十年代的第一代电子计算机就是采用电子管;1940年代末,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半导体和晶体管,随后应用于微处理器、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1950年代末,美国人基尔提交集成电路发明专利,为芯片的诞生开辟了道路;1959年,美国的诺伊斯发明第一块硅集成电路,芯片诞生。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芯片已经成为现代最高科技成果的象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和5G通信、高性能计算,如人工智能等。
如今,中国又回到电子元器件及半导体的赛道~芯片竞赛。今一如既往以欣赏多元艺术和美食餐饮来到798艺术区,行走在园区空中800米钢铁廊道上,俯瞰79罐、炉区南广场、园区南北轴线、热动力管廊、蒸汽机车,怀想其蒸蒸日上昔日辉煌,感慨不已。
798火车餐厅
798云惜堂
798符水俱乐部
798空中步道800米廊桥俯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