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始车行天下,先以几张图文联系起我早年的一些情感方面的感知。
1776年,苏格兰的亚当斯密写了一本殿奠定其终身成就的书《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严复将其翻译为《原富》,也就是后来《国富论》,使其成为古典经济学的开山鼻祖。
这本书基于人类利己本性这一经济活动的唯一动力,论述了自由经济活动背景下劳动价值和国际市场中的绝对竞争,就是找不到或消灭竞争对手。我觉得这本书最核心的标志是它揭示了生产力提高的秘密:分工,进而,从大航海到殖民地,从原材料和销售市场到国际价值链分工的固化,形成了牢不可破的以西方为核心和利益上游的顽固的思维定势。当我国行将从原材料和销售市场以及国际价值链低端向国际能源和矿产采购和价值链高端位移时,别人就认为动了他的奶酪,构成巨大威胁。
《国富论》出版的头一年,北美殖民地因偷逃税和老爹英国打起来了,一打就是八年,这就是美国独立战争,诗情画意一点就是列克星敦的枪声。当时英国每年从北美征税10万英镑,在北美每年的军费开支35万英镑。可能就是亚当斯密教会了英国乔治三世算了一笔账,大笔一挥:去你娘的!所以呢,你别真以为英国打不过北美华盛顿那一帮乌合之众乡巴佬,当康华利签终战协议时那个郁闷哟,因为他不懂亚当斯密,只知道舞枪弄刀,一介武夫。
我想说的还不是《国富论》,而是亚当斯密16年前写的《道德情操论》,那才是他的菜,他本来就是道德哲学教授。这本书基于人类柔软的情感大发慈悲,强调人的同情心的价值。他真没有想到《国富论》的世界意义远远超过他的道德情操。
再来看看中国的百家之二的庄子和墨子:
墨子强调兼爱与非攻,就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相爱,反对战争,《公输班》这篇古文中学就学了,就不多说了。
庄子齐天下万物,不但要爱人,还要爱万物,爱天下,也就是道家的大爱。
亚当斯密的同情心于中国儒家传统中的仁类似,就是君子的恻隐之心,不忍他人受苦。但总还是单向的居高临下的;墨家的兼爱就是平等的双向的相互之爱;庄子则更是大爱了。看看谁厉害?
当朗普兄说出“美国优先”、“美国第一”,千万别认为是杀出一匹黑马疯马,这是美国精英共同的价值认知,只不过老特说出来了。他们有亚当斯密,我们有墨子庄子。
* *
兼相爱
1、厂长王克东
王克东是遵义丝织厂厂长,一个人生活,听说他非常喜欢喝酒,在他的床底下都是酒瓶子。他看上去面目比较严肃,在文革那段时间通常都是去职劳动,但是好像有一段又出来当厂领导了。有一次工人师傅拉着一大板车东西轮子陷在稀泥坑里了,他还主动帮助一起费了很大劲推上来,然后他轻轻呼喊了一声:“人民万岁”,还轻举右手。我是觉得好玩的,也觉得他有点好。
2、两派共同灭火
虽然在派别上不同,但也有合作的时候。有一次丝织厂二层楼的绸布仓库着火,火势非常凶猛,这一次公路二队的人冲进厂来了,直接参与灭火,有的人还奋不顾身冒险进入火场,还有人在里面大叫,说不要用灭火器喷人,结果还是被喷成了周身白泡沫的人了。有一个姓张的在公路二队411中是属于与丝织厂关系比较好的那类人,后来不知怎么搞的,又因奸污幼女被批斗,但不太严重。那人当时是很和善的,现在也不知道过的怎么样了。其实不论是支红派还是411,绝大多数人都是心底善良的。
3、人性的差异
丝织厂支红派中,有一个人很坏,动不动就揭发别人,所以大家都不喜欢他,甚至还不如411里面的那些善良的人。
4、关于爱的两件悲哀的事情
一是马路槽家属房子最上排左侧顶头发生凶杀案,我们去后见这一个男人躺在一个大泥坑里面,半边脸没了人已经死了,靠近就有腥味儿,是自己咬雷管自尽的,因为他与女友搞对象,后来女方不干了,他就用斧子砍杀女方未死,后来女方和他的骨灰盒一起被批斗,他们都是公路二队的。后来我们才知道,那个男的姓李,女的姓甘。男的是黔西南望谟县或者是黔南的一个少数民族,有一次在茅房里,一个小伙伴见到他的那家伙忒长,出开来后,大家见到他就说“蛇来了”。
二是另一桩就更惨了,离丝织厂五六公里的碱厂,有一对男女搞对象,两家人都坚决不同意,结果双双跳进盐酸池。后来想到这两件事情就觉得这两对男女之间的爱与恨都是十分决绝的,内心对他们有一种敬意。
5、要求背诵毛主席语录
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厂里的红小兵又兴起了一项活动,就是半夜十二点到厂门口去堵住那些下班的工人,挨个要他们背诵一段毛主席语录,那种情形有点庄严,那是第一次感觉到这么多大人都很亲切。而且还有好事情在后头,就是厂里面给我们每人一张夜餐票,可以吃一顿很好吃的东西。
6、理发室的文明珍嬢嬢
丝织厂理发室真是一个清净舒适的地方,是因为那里的几个阿姨都非常和蔼可亲。特别是有一个叫文明珍的阿姨,十分干净,对我们很好,是一个值得记住的人。
7、推土机
第一次见到推土机是在河对面的黄山被开发之前,那个时候黄山都是青杠坡,有一辆黄河牌汽车拉来了一台推土机来,我们见到后很新奇,因为是履带式的,跟电影上的坦克一样,就觉得十分威武。当时厂里那个叫王俊的老人说:“嘢,厉害哟,这座山都要销啊!”那表情,如今好像就在眼前似的。我上学前班的时候也曾叫王俊,就是因为他,我改回王更生了的。
8、同情和帮助人
上小学的时候遇到过这样的问题:那些需要帮助的老人,是不是都是好人呢?是不是有阶级敌人混在其中?前面文章中谈到一个黄伦婆,虽然她是罪犯的母亲,但是她那没有牙齿扁扁的嘴,满脸的皱纹,我第一次见到就从内心深处有一种痛,一种怜悯。这种同情心伴随着我一路走来。八九十年代北京有一些女孩子以钱丢了要回家买车票为由要钱,有一次在西单就见到一个,要5元,我都会给,我是怕其中万一有人真是需要帮助而错过,再说也不是太多的钱。
后来到了中央机关,发现人际关系比以前的要复杂,也就心生一个想法,只要需要,就必须伸出援手,不问西东,但决不参乎是非,不党同伐异。几十年都是这样走过来,最惬意的就是帮助黄幼琼,使她离开工作岗位之前的几年比较轻松愉快。但是也帮助过一些人,拥有了权力就差强人意了。权力是腐蚀剂,人类或多或少都会受其蛊惑。但我从不因为帮助了人而后悔,从不因人废事。那些真正的弱者,如黄伦婆,时常想到他们。我都不知道六七岁时的我,是被她的羸弱打动开发了同情心,还是与生俱来的,反正使我心生惬意。
动物的眼神
九十年代看过一篇很温情的文章,就叫做《动物的眼神》,是某一动物病理实验室,为那些替人类牺牲的小白鼠、大白兔等动物立纪念碑,其中就谈到动物的眼睛里面没有杂质,只有纯粹的喜怒哀乐,只有简单透澈的表达。
我真的是有这样面的深刻体验,还是文革期间,学习不想现在这样忙,甚至都没有太多学习的记忆,但却记住了我养的猪狗鸡鸭鹅们。
鹅比较强悍,不太与人交流,见到人就会伸长脖子够来,生人就戳你,但是脖子伸到我身旁就不会。
鸭子比较活泛,小鸭儿会跟着人走,可能它以为是妈妈,断不知危险。鸭子长成之前都会向亲人缩脖子,这是它们独特的表达方式。
鸡就灵巧的多了,特别会观察人,能够即时判断善恶风险,忒听我的话,吼一声就会从四面八方飞也似的窜过来。
鸡鸭鹅作为禽类,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它们的眼睛特别聚光,眨眼皮的时间极快。
狗就和人十分亲近了,我家的乌嘴儿见到我后会摇头摆尾,眼睛特别动情,是满满的信任和善意。
猪是最人性的动物,好吃懒做贪图享乐,人的爱好它都有,对任何人都充满善意,之上特别高。到时间该吃饭了,它就会疯叫,还会撞墙板。只要人在它旁边,不论多久,它都会不时出一声,表示它知道你在。
作为哺乳类动物,与灵长类就差那么一点点了,所以没有心思,却成全了它们的至善。
遵义地望土宜:海龙屯
海龙屯是通知遵义700多年的杨氏土司最后的堡垒,明万历年间“改土归流”大政之下,小题大做,小恶放大,欲加之罪,罪大当灭,都是为“改土归流”服务,所以也就谈不上冤还是不冤了,那都是庶人之见。
2015年已申请世遗,就得了,不可能不得。去看看就知道了,离遵义市20公里,有公交车到达,4元,经典有定时旅游车到山角,15元。
这座城堡所蕴含的人文内涵,只能通过近千年的遵义地方史来揭示,其中主要还是站在历史台阶上的人,其中有郑珍、黎庶昌、莫友芝、杨端、杨粲,以及为合川钓鱼城出谋划策的冉璞冉进哥俩,至于钓鱼城又是怎样改变世界格局,度娘有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