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6:海上映明月
遇见《百履堂》
外篇:师道尊严
两人行,君即我师。
今天是2020年9月10日,也是第36个教师节,特此向传道授业解惑者致敬。
业者,生存之基;道者,立身之本;惑者,生命之常,羸弱之机。
人有视、听、嗅、味、触等五个基本感觉和先验的第六感觉,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包含另一个人的六种感觉视界,认知差异就更大了,思维相去就更远,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是可以互补的。这就是见者吾师的原因,除非我们自我封闭,自甘堕落。
幼年的玩伴,小学教会《远飞的大雁》的人、中学人生启迪之师、大学讲授的《学而思》和亚当斯密的教授、启发眼界的挚友,以及一同和我们走来的家人同事朋友和一憩之启的路人,都是至尊师者,谨致一拜。
* *
大上海之小:小众收藏三寸金莲
一个城市的大处,几乎都没投逃过人们的眼睛,北京的中国尊、迪拜的哈里发塔、上海的上海中心大厦等等,无一不是。我要说的是,一个城市之所以大,就大到很小之处,也就是那些恍若隔世的小众的或极小众的东西还有人舍身去做,这些小事,往往就是一个城市的底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吧。文化者,纹而化之,当你看到山崖岩画壁画,自少从那个时代开始,文化就开始起飞了。当大众还在涉水草、习射猎、刀耕火种的时候,击石成音、吹叶出调、丝竹呈律、画石为纹等等口食之外的小众或极小众的作为,便形成文化,进而组合成不同的文明。
北京东单附近有个86岁的张广义老人开了家修笔小店,专修老式墨水钢笔,据他讲,成都还有一个人在修钢笔;遵义老家有一个80多岁的何登杰长辈,却在搜集整理遵义地方方言,已经整理出数万句方言,正在筹划录音;前天结识的我居住在上海闵行区途客中国酒店附近居民楼中的83岁杨绍荣老人,数十年在全国除西藏、新疆外的所有省市收集三寸金莲,等等,这些就是一个城市之大。今天就来说说上海的小与大。
1、私人博物馆《百履堂》
今天是2020年9月10日,与夫人餐后在酒店附近散步,偶然在与酒店一条马路之隔,发现了私人博物馆《百履堂》。《百履堂》坐落在上海闵行区虹桥虹中路786弄奥森公寓的一栋楼房的9层,博物馆就在杨韶荣先生的家里。
居民小区外的参观指引牌
刚进大楼,一位大婶知道我们来意,就带我们乘电梯上九楼敲门。主人说疫情期间,已经几个月不接待参观者了。大婶热心劝说讲,人家北京大老远来的,让他们看看吧。这样才有与杨韶荣老先生结缘。
(1)关注三寸金莲
前几年在四川大邑建川博物馆参观了其中28个馆之一的“三寸金莲馆”,留下的印象是:封建社会的古人,好像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水深火热,起码在道法自然的人性释放方面,不像我们青少年时期耳濡目染那样清心寡欲。在私人性趣方面就令人刮目。
建川博物馆“三寸金莲馆”中的春椅,当时初见十分茫然,后来才知道与三寸金莲有关,看来樊建川这小子不是随便乱搭。
(2)83岁杨韶荣老人收集1500余双三寸金莲及其他相关古物。
听到三寸金莲,你一定会想到陈腐的文化糟粕,是的,我也有同样的想法,文革时期更是如此,统统叫做封资修牛鬼蛇神的东西,万恶旧社会摧残良家妇女的封建恶习,大有消灭之而后快。这次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实物和聆听馆主娓娓道来,较为详细地介绍了他的收藏经历和兴趣缘起,十分佩服这位长者。
进入《百履堂》,琳琅满目,目不暇接,这里是一个已经消逝了的时代旧影。
馆主的资料柜
琳琅满目,色彩艳丽的三寸金莲
(3)《百履堂》馆藏简介:
杨韶荣老先生的馆藏十分丰富,不仅仅是三寸金莲,还有许多与那些历史有关的物件,但三寸金莲是其主体。也有一些关于中国古代鞋品的只是,主要就是勾履和三寸金莲等,更主要的还是三寸金莲的功用和分类,真是令人触目惊心。
勾履,是古代帝王、贵族上朝、祭祀时所穿礼仪鞋。由于袍服拖地,为方便行走,袍服前下端勾住鞋勾。勾履起于秦汉,兴于隋唐,终于元明。
宋代勾履
明代绣鞋
清代翹头鞋
清代象鼻鞋
鞋面上用正反两种格式的外國文字NDRM耒装飾。1843年11月17上海开埠,外國传教士来华传教,西風渐进,中國传统文化的绣鞋添加了外文字母,中西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海派"。
清代上海的绣鞋上用蝴蝶和外文WE耒装饰
这双精品是若干年前馆主花两万元购得的清乾隆年间宁波的网线鞋,长13公分,图案″松鼠″意为″送子″,″葡萄″意为多子多孙,鞋拔上是″蔓草″,意为茂盛,长寿,流行于隋唐,所以也叫″唐草"鞋。特别是鞋跟部用金銀絲盘金绣手法绣一″牡丹″,牡丹意为荣华富贵。这小小一双绣鞋从設计,选料,绣花,缝制等等工序起码一年多時间。这双鞋华贵,典雅,秀气,是清代一位贵族夫人穿着,她足不出户,常盘座在和合橱柜上,或坐在高椅上,或坐在大床上供男人赏玩,如果想走动,必定要在三寸金莲外再套上套鞋。 驸马绣鞋。婚前妇女渴望追求幸福驸马鞋。古人的生活,″圖必有意,意必吉 祥″。绣鞋左边是二只老虎,鞋右边是二只馬,諧音为″驸馬″。古代妇女绣鞋多数是本人自已設計,选圆案,自已绣花,自已加工,少数绣鞋也到作坊加工,鞋上图案是鞋主人所一生追求目标的集中反映。
福禄寿图案,白圈内都是传统文化中吉祥标志
又一双十分雅致的精品鞋
高跟鞋
初春鞋,这是女儿出嫁时,母亲的礼物-性启蒙绣花鞋,在鞋内有春意图。
性启蒙用品,古时候这叫“压箱底儿”。中国传统中男女授受不清,在性知识方面十分忌讳。我下乡当农民时,在公开场合还十分忌讳男女之类的词汇,但内心却已经对女孩子感兴趣了。那个时候已经有手淫了,直至上大学,十分关注性方面的知识,但所得到的多是一知半解,甚至被误导,所买的性知识方面的书籍,对手淫说得很严重,很长一段时间为此十分焦虑。九十年代后见到国外的资料,如《金西性学报告》和《海特性学报告》才完全释然。我记得,有个小学同学,十多岁可能被成年女士诱导而有过性经历,后来高考时他总是说阳精亏了,记忆和学习能力都不行了,进而放弃学习,这都是错误的性知识的恶果。没有人去追究那些自以为是的江湖郎中乱出书害人,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所出版的关于青少年性知识的书籍几乎都是这类货色。等到我的儿子上中学的时候,我就在他的房间放了一套日本出版的青少年性知识手册。相比较而言,古代的人更接近自然。即使是较落后地区的山里人,听朋友讲,一些父亲在儿子即将成年的时候,将带他去示范与动物交配,这虽然原始野蛮,但不会误导人。
这才是真正的“踢死牛”,古代妇女外出烧香等,凡遇见咸猪手,就会用穿带铜尖的三寸金莲踢穿贱招的皮肉。要知道,小脚女人的腰力和腿力可比现在的小美女厉害多了。
冥鞋,就是人去世后穿的鞋,鞋底有佛教等天堂宝顶等图案,表示归途进天堂。
寡妇守节鞋,上面绣兰花或勿忘我草,表示丈夫去世后为其守节,保护贞操,其最高理想境界大概就是绩溪的贞节牌坊了。在寡妇守节达到一定年限后,地方领导就要像最高领导人打报告,皇帝御批敕建,先打造好石牌坊倒放着,等着节妇断气儿,如果始终未偷人,死后即立起来。
广告鞋,随着西风东渐,三寸金莲上面业开始打广告了,这是西方的东西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性工作者鞋
响铃鞋,可能也属于性工作类型,鞋上挂小铜铃,走起路来可以招引注目。
情义用品,红颜知己对情郎就会脱鞋装酒杯盛酒献给心上人,两情若到比翼时,便会缔结连理枝了。可能妓女也会滥觞这种绝学。古代的柳永、袁世凯少公子袁克文就是这类角色,死后娼忧自发捐钱送行。这可能也是民国守旧大师辜鸿铭的愿景。
《金瓶梅》潘金莲与西门庆幽会故事
清代説唱中的小脚艺人
征战中的杨门女将
穆桂英掛帅
中國传统《秋叶美女》图
(4)千年三寸金莲及中国国传统性文化
三寸金莲,一种随身穿戴之物,套在中国妇女脚上超过一千年,而且,不分天南海北,汉族女人还要按照某种娇小尺寸违反大自然的禀赋来长自己的脚,不仅仅是奉献给男人把玩这么简单了事,那里面有她们的梦想和生命愿景,而且通常是自己的母亲亲自上手来塑造自己的女儿。
三寸金莲的历史,因不登大雅之堂而难能细考,有说秦汉有之,也有人说隋唐发萌,但是若以人物丽列传述史,可以以南唐后主李煜为起点,终点则迄至民国名士辜鸿铭先生,前后1100年。
李煜(937-978)
辜鸿铭(1857-1928),据说每当江郎才尽时,握捏一下三寸金莲,就会文思潮涌。
我的祖母任大秀是1901年生于四川蓬溪,标准小脚的农村底层妇女,她可是要干农活的,这与传统的裹足妇女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优渥生活截然不同,一生都承担了文化的枷锁和艰辛的劳动。我小的时候见她察汗露出乳房都不会避讳我们,但是她那双裹脚好像只见过一两次,是在她并以修理脚趾的时候偷看的,她发现后会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在这一点上,她与传统的达官贵人家的千金无异,那是女人最高贞洁。
在性心理和审美方面,黄河文明的裹足与西欧的束腰异曲同工,都是要把女性性征包裹起来,在对偶婚姻时代,只献给配偶,在一夫一妻制中,则由丈夫独占。与西欧不同的是,双足作为外围性征,被上升到了最高境界,也就是夫妻行房等男女性事的时候也必须足蹬三寸金莲,只有邪恶的淫乐才一露峥嵘。就其如此绵长地摧残中国妇女的原因,可能由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审美心理与传统文化交融
男尊女卑与阳刚阴柔,自独尊儒术就深入中国人的心灵。而传统的农耕文化恰恰有助长了这种社会心理倾向。《诗经》“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雀东南飞》“足下蹑丝缕”,“纤纤作细步”;六朝乐府《双行缠》“新罗绣行缠,足跌如春妍,他人言不好,我独知可怜”,都诱导着男人对女人心生相见亦怜。
二是大一统的精神价值和行为习惯
诺大中国,东西南北中,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唯独三寸金莲所代表的中国古代性文化是千篇一律的。这在一个藩镇割据异族列土的时代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在一个侧面应证了继南唐后主李煜兴起的三寸金莲在大宋王朝的推波助澜下日益昌盛的事实。赵匡胤纳了李后主的小周后,并封李煜为“违命侯”,用其文才,分管起了大宋江山的文化来。即使是后来的清朝,顺治一登基就禁裹足,但还是扛不住文化的力量,康熙七年又放开了,不但如此,还蔓延到了八七闺女中去了,直到慈溪下狠手禁止才阻遏了其势头。
三是生理变化更能诱发传统的性意识
日本山川丽《中国妇女史》研究说,“由于缠足后,足的形状成了畸形,当足接触地面时,全身的重力集中于踵部,也就是人为地变成了用踵部走路,因此,跟着发生了变化的是妇女的腰部也会变得发达,对骨盆也有重要影响,涉及到性的方面也会产生极其微妙的作用。”更有甚者,陈东原《中国妇女生活史》认为,女子最性感的并非胸前和胯间,而是金莲,抚之可撩拨男女双方性欲。民国国士辜鸿铭一生都李冰善射,他说“裹脚能使血液向上流,这是臀部变得丰腴性感”,与欧洲女子穿高跟鞋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是择偶的先决条件
由于上述文化等原因,在中国古人的审美上,自然也就认为天足很丑,裹足很美,美到性情为之一新。女子若是天足,母以为耻,夫以为羞,乡里讪笑,女子自惭形秽,嫁不了大户人家。这双脚的大小,成了男子择偶的先决条件。裹足这件事,进本上都是由母亲亲自操刀的,为了骨肉的美好未来,暂时的痛苦都是至爱情深。
五是家道富有的标志及向往
裹足是身份和福气的象征和家道富有的标志。康有为的女儿康同壁说:“我们的家庭是所谓书香门第,像这样家的小姐,就必须用小脚来标志身份,一切行动都是依靠丫头,那者福气”。
六是利于妇女保持贞操
小脚女人,大门不迈二门不出,除非是《西厢记》里面的张生胆大妄为翻墙而入,红娘暗中撮合,否则,女人要红杏出墙是十分危险和艰难的事情。
唐伯虎《咏纤足俳歌》
第一娇娃
金莲最佳
看凤头一对堪夸
新荷脱瓣月生芽
尖瘦帮柔绣满花
从别后
不见他
双袅何日再交加
腰边搂
肩上架
背儿擎住手儿拿
苏东坡《菩萨蛮》
涂香莫惜莲承步
长愁罗袜凌波去
只见舞回风
都无行处踪
偷立宫样稳
并立双碟困
纤妙说应难
须从掌上看
在1100年这样漫长的时期内,三寸金莲基本上涵盖了我们所有汉族人的女性先人的身体发肤行为习惯和审美倾向,她们将自己所有的人生理想都赋予社会的这一今天看来是变态的裹足之上。人生而自由却无所不在枷锁之中,我们自从向类人猿挥手告别,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原生态的自由,以此换取高级的生存方式和攀上生命之树的高枝顶叶,从而失去了本我乃至自我。
芭蕾舞,同样会付出巨大的艰辛
邓肯,美国现代自由舞蹈家和天才仙女,跟女权主义一样批评芭蕾摧残女性。
三寸金莲,这一男性审美及性倾向和民族文化的产物,跟芭蕾舞、高跟鞋有相似之处,都是源于男人的闲情逸致,客观地讲,它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曾经在极其漫长的时期内流行于世,其血脉的延续便成为了我们,我们真的不能简单用愚昧落后一言以蔽之。
(5)杨韶荣世家
作为大都市中的极小众收藏,杨韶荣先生呈现给世界的已经不仅仅是这1500双三寸金莲和相关古物,而是一种文化和一个民族的历史。那些穿戴者,既有金枝玉叶,也有像我的祖母那样的农村贫苦劳动妇女,异国来者见到的是君子兰、勿忘我、佛塔、甚至还有百里香,以及中国传统女性精致的女红、内美的心地和婉淑雅致的软玉温香。
杨韶荣先生的《百履堂》中那样的三寸金莲,曾经也穿在了他的母亲身上,作为曾经的余姚大户,见证了世事变迁。上海也因为这些小而称其为大,大大的都市,包容了无数的小,可敬可佩。
西方人见到三寸金莲会更加陌生,要有像杨韶荣先生这样的人去提供讲故事资源。
居中者为杨韶荣先生的母亲,脚蹬三寸金莲,侍者似天足的劳动妇女。
2020年9月10日参观杨韶荣先生的《百履堂》
北京大学兼容并包了进步的陈独秀、李大钊,温和的胡适、梁漱溟,保守的辜鸿铭,是他们的整体,共同承担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
海上映明月,月明映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