馨馨家园17:童年及小学时代17-两张合影和两个名单

王更生
2020-09-30

外篇:时间的两头

近代以来,有三本书大开人的视野:

达尔文《物种起源》

哥白尼《天体运行论》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其实对于我们这些吃瓜民众来说,这些人类精神领域的鸿篇巨制仅仅知其皮毛就够了,往深里探究,如八十年代我和伍舫看《梦的解析》,跟九十年代和许善达看《时间简史》一样,总的感觉是新奇和云里雾里。这就对了,如果现在那个人说他都懂了,那类人可能不靠谱儿,因为这些人类精神财富,除了有极其深奥的专业知识外,其思想还会随时间在推移动态演变,他们给我们却提供了思考问题的不同思路而非定论。

因为忆写过往的事情总是在时间轴上盘桓,常常想到弗氏创立的精神分析体系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几个感念,这些思维路径的创意,却是能够帮上很大的忙。所以,在编写今天这篇上中学前的邻居玩伴和小学同学的图文前,就现在外篇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一百多年来,在精神分析领域里的弗洛伊德、荣格和阿德勒是三座巍峨的山峰,以其立论的差异,分别从人类精神活动的原因、现实和目的出发,各执一端,最后这哥仨闹掰。这正好契合了我的一些想法,可以用时间轴来表述他们的观点。具体是:

timg (1).jpg


弗氏过去经历-----荣格现实冲突-----阿德勒未来目的


弗洛伊德提出了基于过去经验的泛性因果论,认为人的精神困扰都是由于过去,特别是婴幼儿时期的经历造成的人格挫伤,解困的方法是重复和适应那些挫折;荣格却认为精神困扰来自于现实与生命力的冲突,要厘清个人与现实的关系;阿德勒则认为人的精神困惑是由其未来目的造成的,着眼点是解决未来的生活目标。这些理论的出发点刚好在生命的时间轴上各自占据特定方位,从全时间轴上纵横捭阖,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在精神分析法的人格结构上,分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级,与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异曲同工。

timg (2).jpg精神分析三层次

timg (3).jpg马斯洛需求层次


三位精神分析大师的立论基础和三我层次人格结构,完整地帮助我们厘清纷繁复杂的人生经验和思维路径,也是是我受益匪浅。我们顺着这些思路去观察和分析我们经历的事物,以及人生经历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无疑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进而会发现社会和人的生活中的那些基本常识和逻辑,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更容易形成共识,消除误解和无谓的争议。

这就是一个共享的时代,特别是第三次浪潮的信息革命给我们带来的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加趋向于公平分享世界精神资源和成果的大时代。

万物之灵的人,在动物界灵长类以生理和安全需要形成本我;通过社交互通有无和相互尊重成为自我;以认知和审美、奉献和信仰实现超我的升华,也就是沈钧儒先生评价李叔同弘一法师的那样,拥有了完整人格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灵魂生活。我们从中也能够看到我们自身的生命价值、人格缺陷和对待人生的态度。

我们都在时间轴上行进、奔跑和盘桓,从弗洛伊德出发,经历荣格,走向阿德勒,人格在这条时间轴上跳舞,主题就两个字:欲望。

向三位大师致敬!

        *                  *

两张小学合影照片和两个名单

翻看老照片,发现我们小学时候的两张合影非常有意思,一张是1967年8月日全班同学在遵义红军山烈士墓前的合影,第二张却是1971年6月1日全班红小兵合影,算是代替了小学毕业照吧。

mmexport1553576869004.jpg

这张小学二年级的合影,时代感非常强,同学们身上穿的疑似军装,因为不可能每个同学都能够拥有一套绿色衣服,但是都是武装起来了的:军样皮带、水壶和挎包交叉、八路军式的掩体杨柳枝草帽、手握红宝书,却可能只有自己能够认出自己来。我可能是在第四排从右数第二位吧。

同学名单(52人):

肖湘黔 高明强   刘洪耀  张志进   何成   谭建平   韩剑萍   付永芳   劳丽华   郭卫星   刘明学   吴宝光  奚浙黔   徐文   张丽娟  李玉连  黄金芬  陈琴  侯敏  张秀英  左贵川   王更生   冉刚  张叶平  周光福  张建黔  徐华国   杜黔生   张跃进  张伦 唐树林 何万均 王维强 王兴利 陈明 周红 陈明娟 邓海林 母先英  郭庆亮 亷强志 李玉莲 肖易成 武清平 曹一心 谭建民 何宝光 章建黔 李成义 汪朝霞 吳洪光 何宝光  


mmexport1553576876413.jpg

这张1971年的小学毕业照就更有意思了。

首先是林彪题词“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以前是伟大统帅,后来成了叛国贼,其名字当然是要先打叉后涂黑的。我们小时候对谁有意见也是这样干的,直接在照片上打叉,甚至撕掉。我唯一的一张一岁以前的照片,可能就是大妹先打叉后涂黑再撕掉的,因为小时候我总欺负她。

照这张像时的情形我还记得,那天下雨,有的同学感觉到冷了,去的时候还见到一些老太太穿着短袖抹着胭脂搞宣传演出,她们冻的瑟瑟的。有句歇后语说:“四川的太阳,云南的风,贵州下雨当过冬。”那间照相馆叫做”维他利照相馆“,英语原意是胜利照相馆(有名字推断可能是一家解放前就有的,不知道与美国Victory公司有没有联系,起码是受这个英文单词的影响),旁边是一条巷子通往毛主席旧居,斜对面是邮电局,邮电局再往上走一段路程就是我们心仪的群力电影院。那一段时间正在放映阿尔巴利亚电影《宁死不屈》,常常爆满,我们还到电影院外面去听过电影。再早一段时间放映的是批判电影《三本五十六》和《啊!海军!》,就是日本帝国主义拍的电影,只有领导干部才能够看。

老师名单(3人):

陆音、邓忠志、陈文华

同学名单(25人):

高明强 肖湘黔 刘洪耀 张志进 何成 谭建民 韩剑萍 付永芳 劳丽华 郭卫星 刘明学 吴宝光 奚浙黔 徐文 张丽娟 李玉连 黄金芬 陈琴 侯敏 张秀英 左贵川 王更生 冉刚 张叶平 周光福


这张照片中的三个老师,一看就是帅哥靓女:

陆音现在快80岁了,仍然保留当年气质;

中间的是年级老师邓忠志,阳刚气十足,身前是她的女儿小红,他在当年丝织厂的革命文艺活动中扮演过黑人亚非拉朋友;

右边的陈文华老师,当时是我们的班主任,当年上小学我是属于差等生,爱逃学,直到小学高年级都不会算数乘法竖式,只能靠心算,有一次他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抄谁的,我说没有抄谁的,他说你直接就写出答案,还不是抄的吗?我说事我算出来的,他又出了道三位数的乘法让我做,我也是直接就写答案,他反复试了几遍,大多数都能够算对,后来他就找到我父亲,说:“你这娃娃,有前途。”好像我父亲也没有当回事儿,但是那是我得到的第一次最大鼓励,因为“前途”这两个字是很重大的。


这张照片中可以看出,我们在那个年代还是风华正茂的:

班长叫陈琴(第二排右数第三),学习好的不得了,严肃认真有威望;

韩剑萍(第三排左数第一),也当过班长,学习也好的不得了,文艺细胞满满;

郭卫星(第三排中央),也是学霸;刘洪耀(后排左数第三),作家,一家四兄妹全上大学,他家搬走后,许多人正着搬进去讨仙气儿;

张志进(后排左数第四),知名记者,而且还是班上的中心,十分热心为大家办事情,增加了凝聚力;

奚浙黔(第三排右数第一),当年全市学生运动会上的飞人,当时我们虽然不在一所中学,但是当他冲线把第二名甩一大段全场欢声雷动的时候,我内心也很骄傲的,等等,许多的往事,得慢慢说。

但是,这后一张红小兵的照片代替小学毕业照,只有少部分同学,确实是很遗憾的。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以人为本,这个人,就是全体。


坝坝娃儿重相聚

坝坝娃儿,就是我们遵义说的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家女孩和男孩。这里的坝坝娃儿就是我们遵义丝织厂预制场两排房子50到70岁的大小小孩子们。

2019年4月,坝坝娃儿组织了一次活动,是由我家对面的王老四牵头组织的,自制活动非常周到,大家都很满意。王老四和一些小朋友穿上了开档裤,就是在身上穿的裤子外面套一条红色开裆裤,象征着我们这些娃儿,是相互看这光屁股长大的,这种缘分哪里找?

mmexport1554012027779.jpg

大家都玩的很嗨

mmexport1554012167072.jpg

这张是我家隔壁的杜黔生和我们的两个大妹,妹子们交换分别扶着对方的哥哥

小时候我们经常打架,记得经常在下雨的时候,我们就都站在屋檐下的煤坑靠墙的砖垛上,经常指责对方过线了,就会打起来。下次碰到有没事儿似的,又开始下一轮争执。就这么走过来了。总体来说,我和大妹是打不过他们的,单对单也是这样,只是我有时候交叉去打黔生的两个妹。

11.jpg

这就是我和杜黔生小时候在遵义公园照的相,居然还知道照张合影!

那一段时间真是瞎玩儿,有一次我们把学校的灯泡弄了两个,直奔目的地:遵义公园猴子池,到达后就冲着池子中间砸去,灯泡爆炸声惊了猴子,居然疯狂冲了两只猴子上来,我们当时说不出话来,才感觉问题很严重。那天下着小雨,没有其他游人,猴子离我们就一两米,我们吓得用斗篷抵挡,幸好猴子可能看到我们知道错了,也就没有吧我们怎样,跳下猴池去了。

我们这一辈子能够安然无恙长大,活到现在,想起来就是个奇迹,有好几个伙伴,半途就夭折了。

最后一坝坝娃儿相聚的视频作为本篇结束。从下一篇起,就进入中学时代了。





阅读242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