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的世界分成了三个。第一个是央视的世界,生活美好而和谐,我们高歌猛进,在不断胜利。敌人邪恶而疯狂,但已成颓势。这是一个乌托邦的世界。
2.第二个是现实的世界,充满了复杂激烈的冲突,无厘头和无解的阴谋论。既有令人沮丧的无奈,也有不屈地挣扎和抗争,也有奋斗胜利的喜悦。
3.第三个才是我个人的世界。在这个世界内,我能充分选择,在形而上的精神世界自由翱翔,也可以在形而下的自然原理世界探索。还能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远离尘世纷争,随心所愿,行走了我所衷爱的荒野。
4.如今,现实世界的恶化,我愈发沉浸在个人的世界,珍惜个人的一点点小确幸。
4.在这个桃花季,我与同学们再次相约,继续逐花之行。桃花开过后,迎来了杏花。从凤凰岭,依次是撞道口、大榛峪、大庄科,桃花和杏花之潮,如同一瓶打翻的彩色墨水,在燕山山脉中从南向北,逐渐渲染扩散。上周四,4月7日,我打电话问蟠龙山景区的工作人员,他们说已经进入盛花期,可以来了。
5.可4月11日一场不期而至的沙尘暴突袭北京,黄沙漫天,狂风席地,令无数花魂香消玉陨。4月12日,我去居庸关拍摄花海列车,只看到一片萧瑟寂寞。抱着试试看的态度。4月14日,我们还是按照原计划,赴约蟠龙山。
6.令人意外惊喜,山杏花竟不失前约,含笑站立的断壁残楼之侧,等待我们的来临。
7.天空晴朗,湛蓝得如同海洋一样,万千白云,如银帆竞渡。
8.风口上的大风把人吹得摇摇欲飞。眼看着已经不多的山杏花的花瓣,正一片片飞离,随风飞舞。失去了花瓣的杏花,只剩下几根稀疏的花蕊,宛若流浪哭泣中的三毛。景区的老师傅说,这么大风,这花明天也就该吹光了。我们为此庆幸。
9.从景区大门处,走小路直接切到将军楼,这是新开放的蟠龙山西线。我们虽然来过蟠龙山不下7-8次,但今天是第一次完整地走完了西线。
10.这是我见到过最美的文字砖,用优美的书法写着“万历七年墙子路造”,简直可以作字帖。
11.将军楼是古北口抗战中的国军指挥所,楼顶有一个大窟窿,是当年日本军队的一颗炮弹砸出来的。这颗炮弹竟没有爆炸,士兵们把这枚哑弹丢出将军楼,继续战斗,可见当年战斗之残酷。我们在此以蓝天为背景,合影一张。
12.将军楼的西墙上有一行日本军用刺刀刻下的字迹:“步兵十七联队占领”,可以想象当年日本军队的骄横跋扈。如果当年中国,宣布为中立国,能否避免大日本帝国的侵略?毕竟,日本人也曾有一套比普帝更动听的说法:中日同文同种,共同反对赤化,实现大东亚共荣。
13.残楼向天洞开,如同怒吼的口,大声呐喊着历史。
14.我们走到蟠龙山长城的最西端,俯视到古北口下的河东村和101国道。
15.这条公路当年是从热河到北平的唯一的交通要道,蟠龙山扼守此路。这山川地形,宛如沙盘,我一下子看明白了为什么中日军队在此拼命相搏。
16.蟠龙山长城,没有过度修缮,基本完整地保存残旧风貌,也保存了历史。我们都说,蟠龙山长城是目前维修最好的长城,因为其几乎看不出维修过的样子。
17.我们向东而行,下午2点终于走到了最东端的制高点二十四眼楼,这里海拔高,风力大,可在楼的西侧却站立着两簇高大的盛开着的山杏花,荣耀着这座饱经炮火蹂躏而未倒下的敌楼。
18.凭窗而立,抚摸着这些在风中颤栗的花。当年成千上万中国士兵的鲜血,换来了今天心灵的悸动。
19.在此遥望向东继续蜿蜒而去的长城,忽左忽右,递次爬升,直趋高峰,势若蟠龙。我们准备在此等待日落,那是长城最美的时刻。
附图:横屏照片
附图1
附图2
附图3
附图4
附图5
附图6
附图7
附图8
附图9
附图10
附图11
附图12
附图13
附图14
附图15
附图16
附图17
附图18
附图19
附图20
-------END-------
本公众号全部文章为山人原创;
让您的留言成为本文的一部分;
欢迎转发朋友群或朋友圈;
相关阅读
桃花季之三,昌赤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