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洪生:我的中学故事之三:引火烧身实验室
2022年10月12日
进入中学,就要上化学课。这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课程,为我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科学知识的窗口。
我们班的化学老师是位女老师,姓刘,年约五十岁,面容慈祥,和霭可亲,话语轻柔,诲人不倦。她每次上课,总要提一个特制的木提篮,提篮里有序摆放着铁架台、试管架、试管、大小玻璃瓶、酒精灯、烧杯等实验用器具,常常要在课堂上作实验演示,证明理论。每当用到酒精灯时,她都会不厌其烦地强调使用酒精灯的安全要领,严禁两个酒精灯互相靠近点火。她说,“今后你们到实验室做实验,要千万记住这一点,否则会引火烧身,酿成安全事故!”可是这样的忠告,总有同学没有记上心头。
1972年9月1日,又是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经过过去一年的学习,我随大流升入初二级,原来的班级名称已经由初一(1)班升级为初二(1)班,年级的变化证明我和同学们已经进入初中学习的又一个新阶段。
经过匆匆过去的一学年,我的变化是,长高了。我的感受是,够尝了愁滋味。现在,又到了乍暖还寒的秋季,最难将息。但愿事事顺利!
这一天,班上突然来了六七个新面孔同学,引起大家注意。
班主任彭老师说,“学校教学资源紧张,为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这个年级要从原来的十七个班压缩调整为十四个班。因此,现在就有七个原来是五班的同学被调整到我们班来,成为我们这个班集体新的成员。希望大家尽快认识,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
同学们立即响应彭老师的号召,课间休息时,都积极行动起来,主动交流。新老同学很快打成一片、融为一体,好像兄弟姐妹一般。
女生洋溢笑脸。要么叽叽喳喳,大方交流,畅叙情怀,相见恨晚;要么从衣袋里掏出少许零食,与新同学互通有无,一起分享,怡然自得。
男生则玩力量或者技巧的游戏。要么摆开擂台,两两在课桌上掰手腕,一比高下,优胜劣汰。要么在教室后面的空地上比试立定跳远,这个像青蛙一样轻盈弹出,落地无声;那个像老鹰一样勇猛扑食,更高更远。
忽然听到一阵欢呼声,就见身高体廋、脸色红胀的宋华从掰手腕的擂台败下阵来,失意地挤出观战人群,自言自语,“妈也!真是牛力气,哪个掰得赢啰?”
“快点!还有哪个上,试看谁能敌!”刘红建得胜后骄傲自大,已经目中无人,无比兴奋。围在他身旁观看热闹的同学,都是一些比他矮小廋弱的同学,谁都没有胆量和信心敢上前与他比试高低。
临时充当主持的我,好像是一个正在摆摊做买卖的摊主,大声吆喝:“还有哪个上来打擂,赶快!如果没得,就收摊!”
周围的同学面面相觑,无动于衷,不敢贸然向前,都认为精彩的决斗可能到此为止了。谁也不会想到,一个憨厚又生分的同学突然挤身上前,挽起衣袖,伸出一只手来,平静地说,“让我来试一回!”
他貌不惊人,矮小,敦实,平头,粗脖,胖脸,硬臂,厚掌,是典型“泡粑手”。
他朴素无华,身穿一套浅蓝色宽大的不合身的工人工作服,裤管又肥又短,没有穿袜子,露出两只壮实的脚踝,像两根扎地坚实的树桩,脚穿一双很旧的黄绿色解放牌胶鞋。
有同学认识他,鼓劲说:“王更生,加油!”
刘红建和王更生两人各自伸出一只手,两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肘贴桌面,大小手臂大致成九十度弯曲,作好了开战使劲的准备。
我一声令下,他俩就在众目睽睽下开始鏖战。
刘红建心高志远,好像要力拔山兮,使出全身牛劲,屏住呼吸,脸红瞪眼,心急如焚,怒吼嘶叫,一气冲天,只想瞬间拿下,捍卫擂主。
王更生沉着应对,调动全身力量,运气在手,大气不喘,面如菩萨,稳如磐石,巧妙周旋,欲擒故纵,只待绝地反击,夺取擂主。
旁人鼎沸呐喊,鼓劲助威,推波助澜,热闹刺激。
开战之初,刘强王弱;不一会,两人势均力敌;再一会,强弱互换。显见二人力量,此消彼长,形势正悄悄发生变化。
刘红建雄心勃勃,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谁都没有想到,他却心衰力竭,败下阵来。
王更生平静应对,不急不燥,勃机后发,摧枯拉朽。谁都没有想到,他却稳扎稳打,不败反胜。
围观的同学十分惊奇,亲眼见证了眼前的奇迹: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们班现在出现了王更生这样的掰手腕的大力士能人!
大家马上就记住了这个貌不惊人、朴素无华、沉稳力大、刚刚转班而来的住校生王更生。
更让我想不到的是,两个月后的一场发生在实验室的引火烧身的事故,直接将我与王更生紧紧联系在一起。
进入十一月,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同学们都穿上了冬天御寒的衣裳。化学课时,刘老师讲授了氧气的制作与收集,并且在课堂作了实验演示,还专门讲解了酒精灯的安全使用规范。同学们听得专心,看得认真,真想亲自上手。下课前,刘老师通知,明早第一节课还是化学课,这节课就作为实验课,由同学们亲手操作实验,实验内容就是氧气的制作与收集。地点在理化楼的一楼实验室进行。全班同学非常兴奋,人人跃跃欲试。
第二天早上,全班同学按时进入实验室,按部就班地做实验。
第一节课快结束的时候,大半同学已经完成实验,离开了实验室,只有少数几组同学还在继续做实验。就在这时,一场不该发生的火灾突然在实验室发生了,还有人受伤。
石健,这个机灵的同学,在第一时间向外传出了这个可靠的消息。他是事故的亲历者,火灾事故一发生,其他在场的同学还在惊吓之中,不知所措。他却很快反应过来,立即发挥自己人矮机灵、身轻如燕、快步如飞的特点,转身跑出实验室,直奔数学教研组办公室,向正在批改作业的班主任彭老师报告。彭老师十分震惊,意识到事情严重,立即停下手中工作,与石健一起快步来到实验室现场。
实验室里迷漫的烟雾和浓浓的酒精味还没有完全散去,有一张实验桌上一片狼藉,桌上桌下仍有大片积水和玻璃碎渣。一个摔坏的酒精灯还躺在失火的实验桌上,好几支破碎的玻璃试管也倒在桌上,一个铝制洗手盆倒扣在水淋淋的地上。几个在场的同学仍旧处在惊恐之中。
刘老师迎上前来,说:“我刚刚转身到隔壁的实验室的准备室,为下一堂课作准备,没有想到就发生了事故。简直太快了!”她表情凝重,话语中包含着深深的自责。
彭老师看着现场的几个同学,焦急地询问,“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受伤的人是哪一个?人在哪里?”
宋华愤愤不平地指着一直站在一边、低头不语、脸色发白,一只手背通红、正瑟瑟发抖的王更生,说:“就是王更生嘛,他操作酒精灯失误,引发火灾!”
石健心直口快,焦急万分,说:“饶洪生遭火烧,头部受伤啰!”
刘红建补充说:“燃火被扑灭后,饶洪生好痛苦!他把书包交给我,让我带回教室,就赶紧离开了!不晓得他到哪里去了!”
彭老师顿感事情十分危急,压力陡然加重,没有半点迟疑,当机立断,说:“我立刻去他家里找!”
彭老师同时命令:
“石健!马上去附近的第一门诊部查找!”
“宋华!马上去遵义专区医院急诊部、住院部查找!”
“刘红建!马上回教室,转告同学们在教室等候,数学课要延迟!”
彭老师的应急机制迅速建立起来、运作起来的时候,我刚刚跑进家门。我家住老城行署家属院,距离学校很近,步行也就十分钟。我心想,今天真是倒霉,眼见亲手做的实验即将圆满完成,却突然大火临头。只觉得头上火光笼罩,头痛眼花,额上皮肤灼热,慌忙之中赶紧用两手拚命扑打,很快扑灭了头上火熖。可是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也不晓得,我真是有苦难言!现在,只有自救才是正理。
我来不及关门,就直接打开大衣柜,从中取出一只医生出诊时专用的木制医药箱。这药箱是我爸爸刚被打倒之初,被造反派命令每天背着去近郊农村巡医、为贫下中农看病时的专用医药籍。我从里面快速找出酒精、典酒、药膏、棉签、纱布、医疗绷带,准备自救。
我对着穿衣镜仔细查看,头项上原本浓密的黑发已成一片焦黄,额头红肿,已经隆起了好几颗大大的水泡,两眼上方的眉毛已经灰飞烟灭,荡然无存。看这形象,我自感恐怖,好像自己是从另外一个世界突然窜出的另类,不敢多看。赶紧对烧伤处消毒擦药膏,蒙上纱布,最后在额头上缠裹上好几圈白色的医疗绷带,不仅严密保护好受伤处,而且更重要的是,要遮住脸上因为失去了眉毛后而现出的丑陋。
完成了简单包扎,再看穿衣镜里的自己,真像一个刚从战斗前线败退下场的伤兵。
突然,一声熟悉而严厉的叫喊,在门前响起:“饶洪生!”
我条件反射地答道:“唉!”
转身一看,原来是彭老师,她喘着粗气,已经匆匆进屋,来到我的身前。看到我已经是这样一副伤兵模样,头上缠裹着厚厚的白色绷带,脸上露出两只惶恐忧郁的小眼,大桌上摆放着还没有来得及收拾的医药箱,以及酒精、典酒、药膏、棉签、纱布、医用绷带、药品等物,她很惊奇,立刻明白了一切,长舒了一口气。
彭老师阴沉着脸,说:“你跑得真快,你伤得不轻,你举重若轻,你还稳得起,你还把受伤当儿戏,你还会自救,你还会改头换面,你还真有两手!”
我捉摸不透,彭老师这是在批评我呢?还是在怜悯我?还是在夸奖我?因为过去我的错误不断,被彭老师批评够了。只要哪天我站在了彭老师面前,那一定是在接受彭老师的批评和训斥。所以今天,当我又站在彭老师面前的时候,根本就不敢奢望她的怜悯,更不敢奢望她的夸奖,那么剩下的就只有准备接受她的批评和训斥了。
我低头不语,好像提前认错一般,静候批评。我早就习惯了在彭老师面前表现出怂态。再说,这次意外火灾,毕竟我也是主角,错误可能有我一份,否则,彭老师为什么会这么快就追踪上门,要追究责任呢?
我心中确实也不服,忍无可忍,鼓起勇气,抬起头来,看着彭老师,诚恳地说:“今天,应该不是我的错,当时我正坐在实验桌前,低头观察氧气的收集情况,哪知一股大火突然临头,熊熊燃烧,十分危险。当时我出于本能,立即挥舞双手扑打,好在大火很快扑灭,只是自身遭受了一点痛苦。我真的想不通,会是我的错?”
我真诚地一眛陈诉,一吐为快,只是希望彭老师能够明察秋毫,相信我说的全是肺腑之言,没有胡言,更不是要嫁祸他人。反正,我已经作好了可能要被彭老师暴风骤雨般的不留情面的批评的准备,那就让彭老师的暴风骤雨般的批评来得更猛烈些吧!
一想到无辜受火烧,无端受委屈,心中就愤愤不平,强忍怒火,低头暗叹。可是出乎意料,我没有立刻等来彭老师严厉批评的声音,很诧异。我又抬头专注彭老师,却分明看见彭老师的两眼正闪动着泪花。
彭老师见我发现端倪,便极力掩饰情感外溢,赶紧转移话题,说,“赶紧走!到医院去!住院!”
我一听就急起来,心想,若去医院住院,如同被关禁闭,坚决不愿意。就摇摇头,对彭老师说:“这就是一件小事,你看,我已经处理好了,不必去医院,更不必住院,顶多就是外貌暂时有一点改变,不会影响我到校上课学习。”
彭老师立刻对我刮目相看,她快速分析客观情况,权衡利弊,终于同意我的建议,立刻返校回教室。
课间操刚过,实验室发生火灾事故的消息已经像西风劲吹,快速传遍全校。
彭老师和我一走进学校大门,便感觉有好些人在身后指指点点,议论纷纷。特别是看到我头上缠裹着白色绷带,完全是一副伤兵模样,就猜定我一定就是那个实验室失火事件的主角。
王更生孤零零一人站在教室门口,好像一直在等人。看见彭老师和我匆匆赶来,他欲言又止,欲哭无泪,表情难过。彭老师见状,赶紧上前抚慰,叫我先进教室,她与王更生说话。
教室门突然打开,我这个头上缠裹着白色绷带、只露两只小眼、伤兵模样的人突然出现在全班同学的面前,毫不犹豫直奔最后一排,满堂皆惊。全班同学一时都没有立刻认出我来,还误以为是社会上哪个吃了大亏的地痞牛虻上门找人报复来了。
刘红建,眼尖敏锐,一眼看透,激动高呼,“嗨,饶洪生!”
宋华,眼睛一亮,恍然大悟,“是你哟!到哪里去啰?我刚才去过专区医院急诊室、住院部找你,你都不在。你到底到哪家医院去了嘛?我们好担心啰!”
石健,闻声而动,立刻从前几排冲到我们最后一排,激动万分,仔细看端祥,“真是你哟,简直认不出啰!我刚才到过第一门诊部找你,你也没有在!你却摇身一变,成为……那个……‘阿妈妮’啰!你到底做哪样去了嘛?”
许多同学马上围拢前来,想一探究尽。一是高兴我安全回归教室:二是乐见我华丽转身,已经变成“阿妈妮”了,不仅好笑,而且都对眼前这个“阿妈妮”有兴趣:三是想解开实验室引火烧身事件的种种迷团。
我知道,“阿妈妮”是指刚刚上映的现代革命京剧电影《奇袭白虎团》中的一个朝鲜老妈妈崔大娘,她的额头上包扎着白色头巾,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抗美英雄人物形象。“阿妈妮”在韩语里,是对中年妇女的尊称,与汉语中的妈妈,大妈,婶婶,大娘等的意思等同。
石健说我成了“阿妈妮”,那我不是在短时间就长辈份了吗?才离开大家个把小时,就与大家拉开了辈份差,而且又男性变成女性,完成了时空穿越和性别演变。难怪同学们看到我这模样,都觉得好笑!难怪石健要把我当成“阿妈妮”了,一时没有认出我来。顿时,“阿妈妮”这个称呼就上了同学们的口,值得玩味,很快就成了我的一个外号。
在大家的关注下,我平静告诉大家,“我……,其实……回家去啰……,自救去啰……,现在……我的这个模样,就是……我自己整的。”
大家恍然大悟,又十分惊奇,更加议论纷纷,万万没有想到饶洪生这个其貌不扬的小小少年,却有如此的求生本能和自救手段。
刘红建、宋华二人见我平安归来,坐在他俩身旁,十分兴奋和满足,就想抓住良机,也要展示一点自己的英雄本色。于是,立刻权威发布来自现场的鲜活新闻,还原实验室失火事件的真相。
刘红建胸有成竹,自信满满,说:“当时,饶洪生正坐在实验桌前,低头观察氧气收集情况,王更生手拿一盏熄灭的酒精灯来到我们这桌,要引火。他直接将手中的酒精灯抵近我们这桌铁架台上正在燃烧的酒精灯,手中酒精灯里的酒精突然喷出,正好喷到饶洪生头上,一遇明火瞬间引发大火。一时间,饶洪生的头上大火燃烧,好吓人啰!”
宋华不甘落后,要奋勇争先,说:“我看到饶洪生拚命扑打,两三下就扑灭了头上的大火。可是桌上的大火还在熊熊燃烧,就赶紧端起桌上半盆准备做清洁用的水,猛泼过去,这才熄灭了桌上大火。好惊险啰!”
石健补充完善,十分伤感,说:“饶洪生的黑发烧成了黄发,头部受伤啰!王更生手背通红,肯定受伤啰!”
他们三人,言简意赅,三言两语还原了实验室失火事件的真像,明确了谁是谁非,满足了大家对这场火灾事故想知情的欲望,在整个应急行动中都可圈可点,赢得同学们赞许的目光。后排右一王更生、右五饶洪生
刘红建兴奋异常,还未尽兴,眉飞色舞,接着说,“全得宋华哟,要不是他急中生智,迅速泼出那盆水,就不会有火灭烟消!”
宋华假装谦虚不争功,接着说,“全得石健哟,他人小机灵,奔走相告彭老师,才有我们后来的应急行动!”
石健实事求是,接着说,“全得刘红建哟,他雷厉风行,快速返回教室,高声传达彭老师的指示,教室里才有井然秩序。
他三人好像推磨一样,转圈恭维,笑脸洋溢,骄傲自满,十分开心!围观的同学也很开心!
彭老师和王更生走进教室,同学们立刻停止开心,各就各位,教室顿时安静下来。
按照常规,一场暴风骤雨般的严厉批评和训斥即将开始,肯定有人将会接受痛快的洗礼。我是事件的主角,心中已经惴惴不安,预感秋后算账的时候到了,彭老师一定会无情口诛,睚眦必报。如果那样,我不仅身体受苦,而且精神更受打击。真是凄凄惨惨戚戚啰!
彭老师却一反平常,说话平和,言简意赅,语重心长,首先简述事故:
“大家可能都知道了,今天早晨第一节课,我们班在化学实验室做实验时,发生了一场火灾事故,原因是酒精灯操作失误引起。虽然大火很快被扑灭,但是有两名同学受轻伤。”
彭老师接着依次评点是非:
“王更生,是事故的造成者,他的手背也受了轻伤,刚才,他已经向我作了深刻检讨,态度很端正!”
“饶洪生,是事故的受害者,他头上被烧伤,却能够快速回家自救,完成包扎,像一个轻伤不下战场的军人,毅然返回教室上课,值得称赞!”
“宋华、刘红建、石健三名同学,参与了火灾施救和后来的应急行动,表现可圈可点,给予表扬!”
彭老师最后总结:
“事故是不幸,结果还圆满。大家都要认真汲取这次引火烧身实验室事故的深刻教训,引以为戒,不再犯错!”
课堂立刻响起了掌声,大家醍醐灌顶,人人洋溢笑脸,教室顿时好像呈现出一幅雨过天睛、彩虹出现、百鸟争鸣的生动感人画面。
我万万没有想到,不仅没有受批评,反而得表扬。紧张的心情终于平静下来,尽管额头的伤处还在隐隐作痛,两眉已经荡然无存,却依然十分舒畅。
放学的时候,我与宋华、刘红建走在一起,石健高兴加入。刚走几步,就见王更生已经有意等在前头。
他表情忧郁,欲言又止,终于还是鼓起勇气上前,当面向我道歉:“洪生,对不起,今天全是我的错,才让你受伤受痛苦!我很懊悔,实在对不起!”
我赶紧伸出一只手,拍拍他的肩膀,说:“没得大事,不要自责,事情都过去啰!”
宋华上前说:“没得关系,不要忧伤啰!”
刘红建上前说:“高兴起来噻,我还要和你掰手腕,我不服输哟!”
石健上前说:“赶紧去学校食堂打饭吧!午饭后,一定要去附近的门诊部看医生,最好把受伤的手,包扎起来!”
听到几个同学饱含真情的真诚话语,王更生如释重负,露出笑脸,顿感温暖,非常感动。他热泪盈眶,不停地点头回答:“要得,要得!”
我们几人迈开大步出了校门,走上大街。迎着西风,不畏风寒,精神抖擞,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有说有笑。
他三人兴奋话更多,我却静言思之。
引火烧身实验室的事件经过,真像一出现实版的戏剧。我班师生真情演绎,人物依次登场亮相,矛盾冲突接连不断,喜怒哀乐自然流露。情节曲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生动感人,精彩纷呈,全剧圆满。那时候的彭老师和我们
引火烧身实验室的事件经过,具体生动地表现了我班师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度时艰,关键时刻见真情的主题。令我感慨,铭记在心,回味无穷!
王更生后记:
当年的那一次化学实验,刘老师说不可以用酒精灯点酒精灯,。当时看不出有什么危险,就反其道而行之,真就去试了一下。这一点不得了,当两台酒精灯碰在一起的时候,我手中的那台就炸了。当时洪生正在聚精会神地做实验,眼看着酒精喷洒到他的身上、脸上和头发上,只见他一个劲地扑腾……后来的事情,可能是因为心生恐惧,就记不得了。很久以后,见到他烧伤的面额和颈部皮肤明显和正常皮肤白了不少,一直新生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