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尹光中3》
匆匆忙忙,跑马观花,才华横溢的贵阳人尹光中,有很多无穷无尽的探索,努力,都留下了痕迹。也不知道他脑瓜里究竟怎么想的?可惜现在再没有机会采访他。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来地球都不容易,都应该留下痕迹,深浅不一可以理解,关键是有没有这个意识,特别是收存自己的不经意的一笔一划,只言片语,日积月累,就是修建高楼大厦的有滋有味的钢筋水泥和砖瓦!我自然属于收存派,很多人属于边走边丢派!
尹光中是艺术家,他在方方面面的摸索,丰富多彩的创作,居然还写小说,搞小发明创造,简直神了!多向探索是尹光中的特色!
野人、怪才、鬼才……尹光中的这些“美称”不止来源于其在绘画、砂陶等方面的不断尝试和创造,也来源于他在舞美设计、小说、文章写作,甚至发明专利等方面的广泛涉猎。他所创作并发表的小说《口粮》《偏方》《老兄弟》,学术文章《求索》《试探“傩愿”表现风格》以及获国家两项科技发明专利的循环式烟气净化装置等等,都展现着尹光中这位民间生长起来的艺术家所具有的极具创造力、极富想象力的珍贵特质。
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普通人还没有意识到PM2.5、PM10有多大危害时,尹光中就开始思考空气污染的问题了。1997年,他发明了废气净化器,制作出“没有烟的炉子”1999年,又发明了循环式烟气净化装置,这两项发明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此外,在实践实验艺术的启发下,尹光中还发明了墨晶投影幕布、往返式发电机、海潮发电装置、水下环保动力装置等。尹光中很少添置新物件,他所穿的牛仔裤已有20多年了,只要不破就不丢。
除此之外,尹光中的第一篇小说《老鸦口的汉子们》也是以环保为主题,故事一开始就介绍:老鸦口是大山之间的一个峡谷,曾经是学生们写生的好地方,如今,成为了大城市的“厕所”,每天成百吨的垃圾破烂从城里运到这儿,然后从高高的老鸦口向谷下倾泻。久而久之,它又改名换姓“万宝山”……
(20240306于贵阳市观山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