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川是个好地方
(一)美丽都江堰
2013 年 3 月 23 号,我们随旅游团参观了世界仅存的无坝引水“生态工程”都江堰。导游介绍说,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的都江堰建于公元前 256 年左右,利用山河出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乘势利导,无坝引水,直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
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他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至今仍灌溉六十多万公顷良田。
2008 年 5·12 震后的都江堰经过恢复建设,今天显得更加美丽,和 20 多年前看到过的都江堰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城中一条条宽敞的大道,镶嵌在花草绿树间,干净整洁的城市给人一种清新悦目的感觉。我们住宿的新花溪渔港大酒店,据说
该店的马老板在 5·12 地震期间免费供 8 万多人食宿,克服了重重困难,深受老百姓的信赖,被当地称为老百姓自己的星级酒店。
参观了都江堰的主要工程景点“宝瓶口”,“鱼嘴”之后,带着对都江堰美好的印象赶往旅游的下一站。
(二)走近映秀镇
77
离开都江堰,我们来到汶川县映秀镇,这里是
2008 年的 5·12 大地震的震源中心,这一重灾区当
时牵动着十几亿中国人的心,甚至牵动着世界友好人
民的心,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救助灾区,支援灾区,建
设灾区的行动至今还历历在目。
今天当我们走进映秀,在群山环抱中映秀崭新的村镇呈现在眼前,山清水秀,宁静安详。一排排新房整齐鲜亮,各种生活设施,文化教育娱乐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等等彰显了我们祖国的优越。
映秀镇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边缘,是藏、羌民族和汉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地与交汇点。5·12汶川大地震虽然给景区带来了惨重的损失,但是众多
的地震遗址和映秀震源纪念地的建设,形成了具有强烈震撼力的自然景观,为世人展示了大自然的雄奇力量。映秀作为 5·12 地震震源地而举世瞩目,记录了 5·12 大地震震中爆发点这一特殊的时空瞬间,体现
了人类无私的援助与中华民族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地震遗址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唯一性为世界所罕见。我们重点参观了漩口中学遗址,亲眼目睹整个校园塌陷下去的现场,大家屏住呼吸,静无声息,为遇难同胞默哀,一股对生命的敬重之情油然而生。我们祈祷遇难同胞灵魂安息,我们祝福生还的同胞幸福安康。扎西德勒!祝愿今日映秀镇越来越美好。
(三)人间天堂九寨沟
78
向往人间天堂九寨沟已经多年,今年在春暖花开的三月我们终于如愿以偿。清晨我们踏着冰雪走进九寨沟,导游介绍被誉为童话世
界,人间仙境的九寨沟因沟内有树正、荷叶、则查洼等九个古老藏族村寨而得名。景区四周群山耸峙,有雪峰数十座,河谷地带奇水荟萃,期间有成梯形分布的大小湖泊 114 个,瀑布群 17 个,钙化滩流 5 处,泉水 47
眼,湍流 11 段,形成了中国唯一,世界罕见的以高山湖泊群和瀑布群以及钙化滩流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
因为是三月,我们没有看到五彩缤纷,处处秋
装的九寨沟;没有看到夏季绿荫覆盖,水势更壮观
的九寨沟,但是我们看到了春天大地复苏,百花盛
开的九寨沟,更看到了高山冰雪覆盖,有的树上冰
凌逐渐融化,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分不清哪是雪花哪是梨花的九寨沟。我们游览了树正沟,日则沟,则查洼沟,游览了珍珠滩,熊猫海,还游览了长海,五彩池,箭竹海
诺日朗瀑布等风光绮丽的自然景观。一天之中经历了早晚是寒冬,雪花飘飘,中午是阳光灿烂,春意盎然,蓝天白云和大小湖泊浅绿深绿墨绿幽蓝澄澈的水体圣境,共同演绎出绚丽的春韵。有道是,九寨归来不看水一点不假。
更让我们惊叹的是九寨沟的管理非常好,在这所谓的淡季每天都有上万人进沟,没有乱丢垃圾的现象,就连厕所的粪便都是拉出景区处理,景区工作人员的辛苦可想而知。他们的辛苦
79
换来的是自然景区没有一点污染。给每天上
万的中外游客一个人间天堂的纯净景观。还
有景区的观光车很人性化,每个景点都有站
一票贯穿,想走就走,想坐车就坐车,整个
景区有四百多辆观光车循环穿梭,你不愁累
了没车坐。九寨沟的仙境和一流的管理给我
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有人说坐几天的汽车就为一天的游览,太累了,不值得。我却觉得吃苦受累是旅游必须承
受的过程,否则就不会有灵魂震颤,身心投入大自然带来的快感。
(2013 年 3 月,2013 年 4 月写成)
80
十一、绵绵秋雨里,浓浓古镇情
2012 年的 9 月,总是秋雨绵绵,烟雨蒙蒙,
这样的天气出门是没有秋高气爽,阳光明媚让人心
情舒畅。但是,这天早上我们依然兴致勃勃,从遵
义出发,到贵阳经十里河滩湿地公园,过花溪到达
青岩古镇,已是中午时分。
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古镇南门城墙,大家很高兴
地沿着石梯往前走去。走近城门看到“定广门”的介绍,初建于明朝天启年间,是青岩军事古
镇的象征。“定广门”城墙墙体上没有垛口、炮台,远看城墙雄伟壮观、气势恢宏,是古时贵
阳南面最重要的军事防线,俗有“筑南门户之称”。从“定广门”进去可登上城楼放眼四周是
田园风光,因为雨雾,远处的山峦忽隐忽现,烟雾缭绕,
美在朦朦胧胧。
下了城楼,过了石牌坊,沿青石板街边走边欣赏古镇的风土人情,琳琅满目的商品,古镇的各色小吃。那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几乎家家门前摆着相同的特产,什么鸡辣椒,又香又辣,什么臭豆腐,什么卤猪脚,独特
的青岩豆腐等,让我们馋涎欲滴,一一品尝解馋,饱了口福。
在古镇上赵状元的故居,我们碰到不少中外游客。贵州第一状元赵以炯“赵状元府第”已成为观光点。镇上还有慈云寺,寿佛寺,前来烧香拜佛的香客也不少。慈云寺的石雕,寿佛寺的木雕都有不少艺术精品,让我们一饱眼福。我们还发现古镇上保留着一座基督教堂和天主教堂,中西方文化在这古镇上达到了空前的交融,确实开了眼界。
81
青岩镇是用石头砌成,石头墙、石板房、石坊、石街和石巷。走进幽静的石巷,好像到了世外桃源,听不到一点声响,也看不到一个人影,只闻到花香,只有毛毛细雨陪伴左右,那一刻,我真想把时间定格在贵阳青岩古镇花香四溢的石巷深处,随秋风秋雨飘到人世的那头。走在雨中
的石巷里是一种静静的享受,心灵得到了净化,没有想到环境的魅力,诱惑无限。石巷,当地人又称背街,走到背街的尽头,是“周恩来父亲曾居地”,我们感叹老人家真会选地方。这里还是好几部影视外景的拍摄场景。
绵绵秋雨挡不住我们的脚步,古镇的文化风光
让我们乘致而来,满载而归。
2012 年 9 月
82
十二、城郊风光无限好
我们遵义的红花岗区和汇川区郊外有不少人文景观,我到过一些很有感触。
曾经多次爬过遵义的金鼎山,号称“小峨眉”,是我们遵义最大的一座佛山。学生时代郊游都是走路,下半夜开始爬,三个多小时爬到山顶看日出,那时基本没有庙宇。现在一座座庙宇全部修好恢复,香火最旺。在金鼎山脚往右进去几公里是大板水风景林区,夏天避暑也不错,可骑马,可步行,有竹海森林,有小溪流水潺潺,是郊游的好地方。
也曾经坐车到高坪,然后走路去中世纪的军事城堡海龙囤,记得是十多年前的事,我们走了近四个小时,历经田园大山,爬坡上坎,经过道道关口,到达海龙囤,眼前虽是残垣断壁,坍塌的城门,但
可以想象当年的风貌。现在这里已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区。是集郊游和游览人文景观于一体的选择。
板桥娄山关更是我们从小学开始郊游的首选,娄山关是红军长征在此激战过的地方,这里群山巍峨,是红色旅游胜地。后来又发现的娄山关溶洞,洞中景观,尤其是清凉的泉水,夏天到此一游让人流连忘返。娄山关脚下和板桥一带标准的黔北民居,休闲娱乐山庄更是鳞次栉比,也是郊游的好选择。
巷口乡的红岩水库,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可以在水中划船荡漾,尽享搜搜凉意。海龙坝水库也不逊色,有山有水,有葡萄园,有杨梅园,有“农家乐”可口的饭香农家菜,也是郊游的好去处。董公寺的后山温泉,海龙温泉,环境清幽春秋季节更是吸引游客。
不能忽视的还有“共青湖”,虽然现在的水比过去少了,但曾经也是我们郊游常去的地方,桃溪寺也是郊游常去的地方,树林里,湖边,桃溪河畔都留下过我们青少年时期郊游的欢声笑
83
语,野炊带来的无穷乐趣。
都几十年过去了,作为老遵义人,一直没有去过
红花岗区的深溪,前几天我们一行六人自驾去深溪坪
桥村。途径杨粲墓,前去参观,才知道这座有七百多
年历史的古墓,被誉为“西南古代石刻艺术宝库”,
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去得早,显得有些清
静,听守门的说下午还是有不少的外地游客前来参观。我们参观一个多小时出来,又朝对面方
向的“逍遥洞”开过去,这里才是避暑的第一,不少单位和个人都前来消夏。坪桥也是集郊游
和参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我们遵义不仅是红色旅游城市,城在绿中,绿在水中,
人在画中,山清水秀,而且郊外的人文景观也很多。人们
工作学习劳累之余,周末节假日家人朋友结伴郊游是很好
的放松,劳逸结合,更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和工作。
2012 年 8 月
84
十三、那年冬天在上海
(一)
去过上海的次数很多,但都不是冬天,呆的时间也不长。2015 年的 12 月初和老王去上海,在女儿梅梅家住。2016 年 3 月中旬返遵,历时 3 个多月,体验了上海冬天的生活,也感受到大都市的生活节奏。梅梅家住的小区在浦东的上海绿城,顾名思义,小区的绿化面积很大,四季花草树木繁茂,尤其是主道两侧的银杏,我们到的时候,金灿灿的银杏叶还挂满枝头。两周之后随寒风袭来,在风雨飘摇中,金黄的叶片飘飘洒洒铺满过道,连清洁工也不忍扫掉。都说上海的冬天很冷,但家里不生炉子,也没电炉烤,只在春节前后零下七八度那几天开开
空调,除此之外在家都靠穿棉衣棉裤棉鞋保暖。我也没感觉有多冷,反而觉得有太阳的时光很多,大冬天的太阳也是暖洋洋的。这里的人们都非常珍惜阳光,出太阳的时候,家家户户的阳台上窗户外面都搭满了棉絮晒满衣物,老人小孩纷纷到小区的花前树下休闲广场收太阳过冬。这时的天空是湛蓝色的连一丝白云也没有,抬头还可望见飞机在蓝天上穿行远去。简直不敢相信昨天或是前天还是雾霾笼
85
罩,仿佛黑云压城,什么也看不见 ,为了防止空气污染只能门窗紧闭,让人透不过气来。转眼又是阳光灿烂,小区里大红大朵的茶花吐艳,腊梅桃花盛开,又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清晨迎着树下缕缕阳光,在这里做操,在健身器上活动活动筋骨,感觉十分舒畅。但有时白天走在人潮如涌的南京路上,还没感觉冬天的寒意,当夜幕降临时外滩就寒气逼人了。上海的冬天有时大太阳天又是寒风潇潇,走在外面总是手冷脚僵,遇到雾霾天,呼吸困难,能见度很低。这就是我感受到的上海的冬天。
(二)
这个冬天有时感觉是在换个地方买菜煮饭吃,民以
食为天嘛。天天 必须到菜场走一趟,小区附近有大菜场
也有小菜场,早一点还有农民进城摆地摊,总类繁多,
蔬菜水果,海鲜尤甚。买菜也是一门艺术,如果不多走
多看多问,花了钱不定买到好东西。一来二去也学着上
海老太太买菜的方法,知道哪个菜场哪个摊位的东西价
廉物美,所以要乘早
赶去挑选购买。这个
冬天,我特别感受到
城市大,要与亲人朋友见面的困难。只有在逢年过节才有机会和亲人团聚,平时都是各忙各的。三个月中过元旦节,过春节,我们都到王大妹家团聚。她家住在浦西四川北路海伦西路唯一留下的石库门住宅区,一进门就看到经常在电影电视里看到的老上海居家的布局,似乎很亲切,好像早就置身
86
其中,石库门住房空间较高,而且冬暖夏凉,有天井好晒衣服被子,也可种花种草。这里和新建的上海绿城形成了新旧对比。妹夫小李做一手地道的上海家常菜,什么鱼虾煎炒,牛羊肉馅饺子,红烧大排,炒各种小菜等都色香味美,而且什么都是大盘大碗的。 根本没有像我们听说的上海人很抠,摆上桌的菜都是小碟小盘。说明上海人也不是都抠,他们舍得吃,注重生活质量 ,王梅梅说经常在她家吃得撑颈撑颈的。王 大妹家虽然不是很富裕,但他们为人大方坦诚给我留下了很好的映像。王小妹都快 60 的人了。独自承担照顾 95 岁高龄的老母亲,吃喝拉撒,洗整收拾,样样做得巴巴适适,每天都要耐心把蔬菜水果打成汁儿,五谷杂粮熬成粥给老人家吃好,自己却随便应付,在她的细心照料下,95 岁的老人精神身体都很好。王小妹的孝心让人敬佩,能守在老人身边才是最大的福气。
(三)
我有几个高中同学,是遵义梅岭厂的子女,阿琪阿娟阿叶,她们都在 20 年前回上海定居了,地方大了不方便,她们几年都不容易见一面,我在上海的三个多月,我们还平均一个月聚一次,都说是上天给我们的恩赐,倍感同学友谊的珍贵。一次聚会,美好的一天从去在上海的遵义羊肉粉馆开始。她们在遵义住了近三十年,有着同样的羊肉粉情结,听说是遵义人在上海开的羊肉粉馆,真是迫不及待找去过瘾,为了吃羊肉粉,我们分别从各自住的地方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赶到益江路,店不大但吃的人很
多,味道和在遵义吃的一样,在上海能吃到如此正宗的羊肉粉实属不易。当来到了东方明珠,在滨江大道散步时,已经去了大半天。江风吹拂着,手脚冰凉也没停下手中的像机,不断拍摄
87
下难忘的瞬间。走进滨江大道意大利西点屋,品尝着西点就咖啡,隔江观赏浦西外滩,那些百
年建筑依然坚固尽显欧式洋楼的风采,遥相呼
应的东方明珠和现代高楼建筑,大气磅礴共同
铸就了国际大都市的魅力。在此同学相聚总有
说不完的话题,回忆学生时代的美好年华,青
春往事历历在目。一晃 40 多年,大家都是当奶
奶外婆的人啦,叙谈各自的家庭生活,儿孙的
成长,老来的打算等等。很快又到晚餐时间,
阿琪提议到国金中心板长寿司店,环境优雅安静,我们分享美食,我们谈笑风生,仿佛又回到
学生时代。她们的热情款待,同学相聚的开心,让我在上海的那个冬天更加温暖。在东方明珠
美丽的夜景前留下我们相聚的身影,灯光闪亮的夜空回荡着我们的欢声笑语,结束了愉快的一
天。相见时难别亦难,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见!亲爱的同学姐妹们,美好时光永存心底,
大家保重身休,下次再相聚。
(四)
在上海那个冬天我们还隔三差五出去走走看看,十天半月也来次周边短途旅游,让生活更加丰 富多彩。去过上海青浦农家乐,跟我们遵义农家乐比,规模更大,美味佳肴更丰盛。去过泰晤士小镇,环境和古镇有别,现代化的建筑,有较大的人工湖供游客欣赏娱乐。上海泗泾古镇相比朱家角古镇小了很多,但也有它的特色,古老的建筑,古朴古香的街道摆满琳
88
琅满目的商品和特色小吃。还到过上海南汇新场古镇,这里又比泗泾古镇要大些,黑白相间的
古老民居在小河的两岸,还有些当地百姓生活娱乐的
雕塑,如做生意的,擦皮鞋的,下棋的,在打井水的
等等,保留着与大都市不同的生活布局。在上海这个
大都市有座佘山真是难得,爬山的人不少,山不高,
山上有塔,有天文台,还有教堂,进去做礼拜的人很
虔诚。梅梅自驾带我们去过长兴岛崇明岛,经过上海
长江隧道,8 公里的隧道,长吧!经过上海长江大桥,
全长一万米,很大气壮观。品岛上农家特色菜,有独
自的风味。但是岛上的东滩湿地公园一派寒冬凋零的景象,还是春夏秋天来游更好吧!元旦节去浦西的鲁迅公园,欣赏绘画展,群众文艺表演,还有新增的世界文豪广场,有世界十大文豪的塑像。春
节期间去浦东的世纪公园,也是阳光灿烂的日子,熙熙攘攘的人群,尽情享受难得的自然风光,花鸟树木草坪湖泊尽欣赏,还有一群较专业的舞蹈队正在跳藏族舞迎来不少观众。逛南京路品沈大成中华老字号糕点。南京西路上的一座雕塑作品,造型特别,引起我的注意,是一只融化的时钟,表达时间的尊贵,全球只有两件,另一件在伦敦。参观上海浦西自然博物馆内容很丰富,半天的时间根本不够看,快速浏览出来已黄昏。振鼎鸡汤面,色香味不错。再睹外滩夜景美
江风吹拂寒意浓。参观浦东的科技馆,走走看看开眼界。浦东环境开阔,绿化繁茂,相对浦西
89
人少些,清静多了。又是一个春光明媚艳阳天,沐浴阳光去参观,上海博物馆宝藏特别多,青铜雕塑陶制品,山水人物书画卷,世界各国钱币史,古代家具件件精,珍奇宝藏不胜数。一天穿越几千载,总觉时间特别快。去过上海田子坊,那里有各种传统的工艺品,各种服饰,皮具,古玩字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生活用品化妆品,各种特色小吃,似乎应有尽有,而且还不是很“茶叶”。参观也好欣赏也好,这一切让我们在这个冬天里充满了生活的乐趣,也更多的了解了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