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坪街上的那些人们(1)
我是1978年3、4月份抽调到土坪中学去集训各公社来的英语代课教师的,同时还教两个初二毕业班英语。
初来乍到,首先感觉到的不是教学方面的事情,而是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和到学校小食堂与大家吃大桌子的实实在在的妥妥的舒心日子。那个时候才体会到做农民真苦。当知青之所以没有太苦的感觉,一方面是毛泽东思想的教导,使我们自知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另一方面就是,再苦也有个尽头,真正扎下根来在农村干一辈子革命的青年凤毛麟角,即使是像辽远公社的上海知青董根生,能够娶正安安场女子,虽然后来也离开了农村,但是在贵州遵义生活一辈子的人,也是十分罕见的,我最崇敬的就是这些人。我们始终把握着离开农村回到城市家里的选择权,而像赵世宣队长他们那些人,家就在农村,除非选择离乡背井,他的两个儿子和长孙赵亚林及其灵秀的女儿,都还在乐俭,更多的乐俭的赵氏族人可能是从明朝以来就在那里的。我们是浮萍,还可以往上游漂移,他们却是水底的中流砥柱,世世代代守着这方山水,把它们变成绿水青山。
我心中的土坪街上的那些人,除了时任区教委主任的陈世珍外,还有好几批人:一是土坪中学300多个日日夜夜朝夕相处的校长王慎之,数学老师曹仲仁,物理老师刘家奇,体育老师何世华,语文老师翁丽娅和吕忠明,还有我的几个学生,他们中的一些人,我们还有深交;二是土坪卫生院的黄钰大夫和罗丽华大夫夫妇及其两女一儿;三是区委书记潘义文,土坪公社的知青巴俊峰,以及把控我们命脉的土坪区知青办主任王昌兴和曾经陪他到我们革新茶场来的林溪公社的美女知青王波和正安县土产公司常来土坪收购农副产品的我父亲的至交杜元清叔叔和陪他一同来的那个美姐等。
土坪区的教育事业,前排右四为时任土坪区教委主任陈世珍
土坪中学的王慎之校长,是一个不苟言笑的高个儿长者,当时对他心存疑虑,觉得不好沟通。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要主政一方管好一干人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这使我想到乐俭公社扇我们张羽鸿大哥耳光的吴成贵主任,从他的视角看,知青管理充满风险,最糟糕的事情就是1970年在土坪公社那次造成知青死亡的群体事件,他看到的是一个1968年下乡的老知青,带着一群饥肠辘辘荷尔蒙没销处的小知青,弄不好会把他砍了,所以就趁身居高处先下手为强,当时确实是把我们镇住了。现在想起来,王校长真是个好人,没有为难过我们。
数学老师曹仲仁,文质彬彬,有点惧内,从不粗上大气说话和骂人,眼窝凹陷,长得像阿尔巴尼亚人革命同志。我刚到土坪中学那阵子,他还请我到家里搓过一顿,饭菜可口。饭后聊及我的英语如何时,我就背诵《The Cock Crows at Midnight(半夜鸡叫)》和《Serve the People(为人民服务)》给他听,得到了充分肯定,我也就很踏实了。曹老师有一个文静漂亮的女儿叫曹蓓,在我教国际音标的时候,还去旁听过。
物理老师刘家奇,好像是遵义来的人,说话底气和中气都很足。谈到高考时,他说现在高中正规学习,以前好多大学的物理课程都下放到高中了,比如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柯基霍夫定理”,所以会越来越难。这对于当时准备第二次熟悉考场的我来说,背心子直冒冷汗。我想到自己是不是真像一些人说的那样,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我确实在后来的两次理科高考中受伤,事实证明刘老师明鉴。
1978年土坪中学
体育老师何世华,经常像赶鸭子一样呵斥着学生娃娃们狂奔,气势如虹。
语文老师翁丽娅和吕忠明,这可是我在土坪中学的两个亲人,我戏称翁丽娅为“翁丽娅夫斯基”,还常去他们那里打牙祭,来入伙儿的还有徐丽霞。
土坪卫生院的黄钰大夫和罗丽华大夫夫妇及其两女一儿,那个时候他们的儿子刚出生,黄医生第一时间就告诉我“是个男娃娃”,还说我来做他的孩子们的干爸,我是同意了的,但是好像没有尽任何义务,真就是干干的爸。
土坪区委书记潘义文,广西人,曾到土坪中学来为中考的学生辅导时事政治,我们几个想参加高考的也一锅烩了,那年成绩很不理想。
把控我们命脉的土坪区知青办主任王昌兴,在我们心中,他就是爷,说话掷地有声。有一次林溪公社的美女知青王波陪王主任到我们革新茶场,那一次王波穿了一身运动服,身材好人漂亮,十分养眼。后来想起王波,就想起五十年代电影《女篮五号》中的角色,那是以钟南山的老婆为原形拍的一部体育电影,瞧人家这一家子。王昌兴主任现在已经92岁了,住在新罗,听说现在还隔一次来土坪赶一次场。
正安县土产公司常来土坪收购农副厂品的我父亲的至交杜元清叔叔,就住在知青战友张国民他们家那个院子尽头的二楼上,一来就呆一个多星期,我就经常去蹭吃蹭喝。那时还有个和杜叔叔一道来的美姐同事,在正安就住在杜叔叔家楼上,我们经常事一块吃火锅。
还有就是我那几个学习好的宝贝儿女娃娃学生们,如冯亚勤、郑肃静等。
对于上述人等,我将在以后的图文中重点回忆几个人。他们出了给我以教益外,更多的是快乐。
1978年土坪中学
* *
外篇:主观记忆和唯心主义
1982年秋的一天,我与同班同学王永庆遛达经过湖北剧场来到黄鹤楼的蛇山脚下,我们聊到孔庆生老师讲的唯物主义哲学的问题。那时我有一种感觉,我觉得太唯物了的话,这个世界就会十分荒凉萧瑟。我告诉他,世界应该一半唯物,一半唯心;一半物质,一半精神,物质是我们的生存基础,但是太物质了就形同犬豕,在此之上必须要有精神和非物质的东西,如艺术和宗教,也就是审美和信仰。我觉得大学生活就是天马行空的好年华。那个时候,我还设想过我心中完美的挚爱,也有可能在碳原子里面,我们近在咫尺心心相印却永远只是隔着时空向往,那也是一种精神的世界,跟鬼神一样,信就有,祂就会来到你的心间,令你神魂颠倒。
我们站在浩瀚的太空,比如说100亿光年的那个地方,地球和太阳系都十分渺小到了微不足道的时候,那时,据说佛就坐在那里等我们。
作为唯物主义为基础的我们,灵魂还在我们的躯体里面,我们想的许多问题,早在轴心时代的公元前500年左右已经被地球上的先哲想完了,我们要做的可能只是作出选择,也就是怎样去想,具体就是像他们中间的谁那样去认知世界。就穷富分化和不平等而言,我觉得马克思和恩格斯说的很好:“代替那个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出自于1848年发表的他们为共产主义同盟第二次会议起草的一个会议纲领,这篇稿子先传到日本,1904年又从日文翻译过来,叫做《共产党宣言》。
今天不想扯的太远,就谈谈主观记忆和唯心主义的一点感想。这都是在写回忆图文中逐步想到的事情。从今年7月到今天的图文,已经是第137篇了。
写这些图文,有两个问题越来越浮出水面,一个是文中的个人会涉及到他们的个人权利问题,值得充分重视的就是要搞清楚公共信息与个人身份、肖像及隐私权的界限问题,特别是今年我国《民法典》颁布后,这些权利都大于我写文章的著作权。当然,我目前是放弃著作权的,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转法分享。但对于一些典型事例,可能会不惜去扩大一些权利的边界。另一个就是记忆和陈述的事情的准确性了,特别是记忆事项的真实性问题,由此还牵涉出黄鹤楼蛇山下那个老问题,也就是唯心主义。
我发觉记忆在某些情况下是符合实际的,但对于较为复杂的复合性事件的记忆,往往就带有较强的主观选择性。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2006年我去土耳其安卡拉OECD中心参加一个税收国际研讨会。对穆斯林每天5次礼拜祷告十分好奇,就在一天凌晨步行一两个小时到了一个很大的居民居局去的半山腰一座双宣礼塔的较大的清真寺,还上了清真寺的二楼上,并全程录像,当时负责开门的人和阿訇对我来录像并不太介意,十分友善。事后好多年,一想到这次经历就浮现出那些虔诚的穆斯林匍匐在地和阿訇莅临的场面,真像电影中的场面。直到前几年重新整理这个录像是才惊讶地发现记忆的与实际场景有巨大差异。录像见《唯美与信仰之四:天方广厦已峥嵘》。我发现记忆跟梦境类似,具有视像重组的特性,越复杂的记忆,重组元素就越多,而且还有个人倾向。
就记忆而言,是具有主观性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趣向性和选择性记忆,比如说借钱给别人总是记忆清晰,反之则健忘,这就有明显的趣向性;失恋了,想忘记,抽刀断水水更流,这就是选择性的反向强化。所以,人的复杂记忆往往容易偏离事物本身,是不太靠谱的。但是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做一个诚实的人,不编造谎言,使我们的回忆具有意义和价值。我正是基于此来编写回忆图文的,这对于心理和思想的形成是有益的。就语言所表述的人名而言,虽然多为读音记忆,但是具备与实在的人物发生直接联系。而且即使是一个人,也可能在同一个读音中是用几个不同的文字,但其指向性是毫无疑义的。当然,如果能够得到熟人的提示写出准确的人名更好。一些简单记忆或被强化的记忆,客观性就强,如男孩子的首次遗精,女孩子的破处就可能属于简单记忆或被强化的记忆,这都忘了,人生就玩儿完了。所以,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记忆,并不一定意味着只有一个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也就是不能够相互证伪,否则冤假错案就会很多。所以我是想在记忆尚可的时候,把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诚实地记录下来,这是生命的见证。事实上,我的回忆图文中,许多内容是具有启发价值的,更多的是愉快的事情。如果在这些图纹中胡编乱造,还不如走出去诗和远方。
至于涉及到的唯心主义,这件事情就更大了,我只是感觉到有一种脱离现实的崇高的虚无在引领着人们去摆脱世间烦恼,其中宗教是一个端口,就是沈钧儒和赵朴初谈到弘一法师李叔同的一生是讲的那样,超越了常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进入了灵魂生活。而太多的人,还没有突破物质生活对生命的束缚。
耶稣基督见人类痛苦,自甘受苦,让主的选民进入天堂;默罕默德见世间不平,号召穆斯林皆兄弟展开圣战;乔达摩悉达多位尊净饭王子,见人生苦难,慈悲为怀,点化世相皆空普度众生。宗教千百年来因信称义,信则灵,则自在,救赎了芸芸众生。这些起于人心的的念想,来无影去有踪,无中生有,造化出恢宏的庙宇殿堂。
马克思恩格斯的关于共产主义的设想,起于不平和资本的人性,终于所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现在,这个目标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二步,就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而且后者还不完善。
幸好是退休了,百无聊赖,如古希腊和百家争鸣时代的那些人们免不了的胡思乱想,旨在触及世间那些真的善的美的,仅此而已。
6分钟了解黑格尔和他的哲学观点,嫌累就看下面这个
这个小伙子真会扯,高兴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