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子之手:工友陈爱萍伊宏伟这一家子
《诗经-邶风-击鼓》是描绘战争的诗篇,相当于战前兄弟之间的约定。原句是“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和平的年代里,这样的金句用来展现家庭和爱情的天伦情怀再恰当不过了,形容爱情的真挚永恒,动人心魄。
这种平凡而真诚的情感也发生在我们的工友中间,也就是2019年3月15日我们贵州塑料厂工友入职40周年的聚会上面的一些细节,深深吸引了我。那就是工友陈爱萍在她的丈夫伊宏伟亦步亦趋精心呵护的情形深深地感动了我。
后来听工友讲,陈爱萍和丈夫伊宏伟夫妻恩爱有加,不幸的是陈爱萍90年代中期患眼疾,跑遍天南海北求医无果,属于视网膜萎缩的眼睛里的癌症,于1999年完全丧失视觉。陈爱萍说,他的儿子现在35多岁了,但是她仍然只记得孩子13随时的模样。后来伊宏伟也失业了,家里生活也十分艰难,但有情人终究是能够执手偕老的,岁月经年,久经磨砺,一瓢饮,一箪食,身居陋室而不改其当初的那一语承诺,就这样风雨同舟地走过来了。儿子看来也是深受母亲失明的鞭策,立志学医,虽不能治愈母亲的眼睛,但是那种亲人病痛之苦,激发了他戮力上进和悬壶济世的良知,现在已经到北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进行为期四年的专科训练。
自左:第一位就是伊宏伟的父亲,第四位是吴爱玲的父亲吴春联,我在《工厂大门6:厂里面6保卫科吴春联科长/大海作证》这篇图文中专门谈起过他
陈爱萍伊宏伟的儿子现在在301医院学习
陈爱萍和伊宏伟的父亲都是老干,陈父是遵义0278部队的政委,后来到遵义市委党校任校长;伊父原是贵州塑料厂副厂长,离休后继续关心工厂建设,是遵义关心下一代成长协会塑料厂片区主席,以前在林彪的四野,南下后就来到贵州遵义,属于遵义方土赫赫有名的南下派。
陈爱萍是1978年遵义老城小学(遵义十一中)高中毕业后,于次年与我们一批进厂。伊宏伟不是我们的工友,但是工友的先生,长期以来外出时与陈爱萍寸步不离,已然就是我们当中的一员。
飒爽英姿五尺抢
不爱红妆爱武装
大环境在变,生活的内容和方式也在变
陈爱萍(中)和孩子虎虎
瞧这一家子,老两口也年轻过,青春过,曾经充满着希望。正如王蒙《青春万岁》的引子那样:
所有的日子
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让我编织你们
用青春的金线
和幸福的璎珞
编织你们……
不经意间,所有的日子都来了,却差强人意,不幸和罹难考量着曾经信誓旦旦的人性,曾几何时,也会因人的底层的那种价值取向决定了太多的人的光怪陆离的抉择。
这个时候,那些虚无缥缈的青春梦靥在如此坚实的苦难面前是否会成为如烟往事,起着决定意义的便是人性中的大爱和坚韧不拔的生存信念。何去何从,已经在我们贵州塑料厂79届工友40周年庆的聚会中的那些细节中得到证实。
那一天我被一些东西感动着
心中明亮就灿若阳光
背景
执子之手臂
这么多年过来了,其间,经历了国家宏观经济和治理方式的重大调整,特别是国营企业的改制和关停并转,也就是在其间,陈爱萍失明,伊宏伟失业,儿子还很小,住着很小的房子艰苦度日,一年又一年,就这么走过来了……不论是他们枪林弹雨都走过来的戎马倥偬还是大军南下的父辈都是不忍看到的现实问题,就在这一对糟糠夫妻辛苦磨砺相濡以沫中走过来了,留给工友和世人的则都是生活的另外一面:阳光微笑和惬意,这又是他们的父辈们在天之灵略感欣慰的地方吧。
伊宏伟,这个不是同届工友甚似工友的当初纯净帅气的小伙儿,现在我们看到的,已然是经风雨见世面的天下姊妹们可以依托终身的那种男子汉。
* *
《眼睛》
你是我的眼睛
你的世界就是我的世界
不管春夏秋冬
阴晴圆缺
你的以及你遭受到了的
就是我的
我们风雨同舟
我是妳的眼睛
我的世界都会原封不动的给你
不管风云变幻
人情冷暖
我的以及我享受到了的
就是妳的
我们如影随形
* *
苏芮-《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