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千里江山图》
李溥光题跋、蔡京题记、乾隆御诗及两个有趣视频
2022年1月31日,农历辛丑年腊月二十九除夕之夜,央视春晚中有一台惊艳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次日我写了一篇图文发了点感慨(见:《只此青绿》——舞乐山水),顺着思路也在网上查阅了一些资料,归纳成此图文。
本图文展示《千里江山图》详图、李溥光题跋、蔡京题记、乾隆御诗,说明该图及其作者和名称的由来,也上了我比较喜欢的介绍《千里江山图》短视频,冲淡一些不争气的足球带来的不爽。
1、《千里江山图》详图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2、乾隆御诗为此画命名
这张中国传世名画,无名无款,也只是因为清朝的乾隆皇帝这首平白小诗,其首联中的“江山千里”而得名。
江山千里望无垠,元气淋漓运以神。
北宋院诚鲜二本,三唐法从弗多皴。
可惊当世王和赵,已讶一堂君与臣。
易不自思作人者,尔时调鼎作何人?
——丙午(1786年)新正月御题
乾隆御诗
3、李溥光题跋
李溥光,元代高僧,生卒年不详,字玄悟,号雪庵,又称普光,山西大同人,全才,诗、书、画无所不精。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将其推荐给元世祖忽必烈。李溥光在《千里江山图》题跋如下:
“予自志学之岁,获睹此卷,迄今已仅百过,其功夫巧密处,心目尚有不能周遍者,所谓一回拈出一回新也。又其设色鲜明,布置宏远,使王晋卿、赵千里见之,亦当短气,在古今丹青小景中,自可独步千载,殆众星之孤月耳。具眼知音之士,必以予言为不妄云。大德七年(1303年)冬十二月哉生魄昭文馆大学士雪庵溥光谨题。”
李溥光题跋
4、蔡京题记及画卷重要信息
在《千里江山图》的李溥光题跋前,有蔡京题写的宋徽宗赐画记录。蔡京题记如下:
“政和三年闰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蔡京题记披露的信息,成为此画卷关键信息的历史依据:
政和三年为公元1113年;作者为18岁的希孟;皇帝亲自传授画技给这位天才少年;这幅画是皇帝“赐臣京”;没有说希孟姓王。
蔡京题记
5、王希孟姓氏的由来
《千里江山图》这张中国传世名画,原画无名无款,历来存疑诸多。即使是在当朝宰相蔡京的题记中,也只是说作者为希孟,没有谈到姓氏。只是在明末清初的美术评论家宋荤在其《论画绝句》说起希孟姓王,至于宋荤又是怎么知道希孟姓王呢,便不得而知了。
这就是历史。
明末清初宋荤《论画绝句》说起希孟姓王
6、“意公子”侃《千里江山图》
时尚自媒体女生“意公子”侃《千里江山图》十分生动,选其两个视频,一个入画,一个以摇滚比喻此画卷,颇有趣味。
入画三分
摇滚谈画
“那天我21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一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一天天消失,最后会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可是,我过21岁生日的时候,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王小波《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