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过留声1:徽班进京

王更生
2020-07-25

徽班进京及其发展

北京前门大栅栏往西三百米,就是破败不堪的八大胡同,晚清和民国时期这里曾是风花雪月之所,它兴起与200年前,可能与徽班进京有关。

IMG_0721.JPG

e61190ef76c6a7ef3e9c015ffdfaaf51f3de6615.jpg

1790年,为了给80岁的乾隆皇帝祝寿,扬州的安徽戏班三庆班入京,是为徽班进京之始。之后又有四喜、 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相继进京,经融合形成三庆、和春、四喜、春台四大徽班,京剧诞生。到1840年代,京剧日臻成熟,并于二十世纪初盛行至四十年代。文革期间的八大样板戏中,京剧居其六。

在徽班进京的时候,欧洲则以海顿(交响曲之)、莫扎特和舒伯特等作曲家引领时代风气,开辟了西方音乐的古典主义时代。

幻灯片15.JPG

与法国路易十四将意大利不登大雅之堂的芭蕾提拔成高雅唯美的宫廷尤物类似,京剧也因乾隆爷及皇亲国戚争相临幸而成为“东方歌剧”,形成独有的风格和音调范式。

腔调

京腔(高腔)、西皮(黄陂秦腔)、二黄、昆曲、梆子、啰啰诸腔。

板式

原版、快板、慢板、流水、导板、散板、滚板、摇板、二六、回龙、快三眼等。

调式

主要分"西皮""二黄""西皮"唱腔的京胡定弦为"6~3"(la~mi)弦,即里弦为简谱带一个低音点的"la"音,外弦为不带高、低音点的"mi"音;"二黄"唱腔的京胡定弦为"5~2"(sol~re)弦,即里弦为简谱带一个低音点的"sol"音,外弦为不带高、低音点的"re"音。

表现手段

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

角色(角儿)

生(男性)、旦(女性)、净(男性)、丑(男性、女性皆有)四大行当。

脸谱及颜色

忠奸、美丑、善恶、尊卑,其中红色代表赤胆忠心,紫色象征智勇刚义,黑色体现人物富有忠耿正直的高贵品格,白色暗喻人物生性奸诈、手段狠毒,蓝色喻意刚强勇猛,黄色表示人物残暴,金色和银色,多用于神、佛、鬼怪,象征虚幻之感。


上个世纪初至40年代,是继乾隆以后京剧的第二个鼎盛期,这一时期京剧繁荣的标志便是流派林立,最著名的京剧四大派是:

梅(梅兰芳1894-1961(1924年 西施)

尚(尚小云1900-1975(1929年 摩登伽女)

程(程砚秋1904-1958(1946 锁麟囊)

荀(荀慧生1900-1968(1922年 贵妃醉酒)


当然,这样的说法可能在业内也存在争议。因为这所谓的四大派,仅仅属于京剧中生旦净丑四大角儿中的旦角儿,角儿内还有有青衣﹑花旦﹑花衫﹑老旦﹑刀马旦﹑武旦等区别。


清末及民国黑胶唱片原始资料

为了保持原始资料的完整性,拟不对五份关于清末及民国京剧黑胶唱片的资料做任何文字变动。这些资料是有心人1947年和2007年等不同年份翻译整理的,我将在随后的文章中主要参考这些资料谈谈一管之见。这些资料是:

1、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ecords to 1911(翻译和注释)

2、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ecords to 1911

3、京剧古董唱片大考

4、清末中国唱片研究及收藏

5、清未唱片公司五家重要公司

微信图片_20200725100654_副本.png


谨此,向这些不知名的玩家,默默传承这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脉流支系的人们致敬。

阅读117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