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还给美爱献给爱之三 2022北京冬奥会入场式19首经典音乐(下)

王更生
2022-02-16

美还给美爱献给爱之三

2022北京冬奥会入场式19首经典音乐(下)


        上一篇图文谈到过,这次北京冬奥会运动员入场式的19首音乐中,除了中国的《歌唱祖国》全曲演奏外,其余18首古典音乐都是选取其中的精彩段落来循环演奏,长达66分钟。特别是这些古典音乐,单独听来,风格迥异,呈现出不同的质感,却在中国的一群中青年音乐家手中编排得浑然一体。


对法国捷克和中国音乐的感想

        上一篇图文中,简介了北京冬奥会入场式18首西方背景音乐中的意大利、俄罗斯、奥地利、德国四个国家的音乐感想,今天简介法国、捷克以及中国国音乐《歌唱祖国》的主观感觉。


1、法国音乐

        自古以来,法国的音乐源远流长。从12世纪起,法国境内有名有姓的宗教音乐家群星灿烂,如得到巴黎圣母院资助的佩罗坦(1160-1225)就在哥特式教堂壮丽高耸的穹顶组织唱诗班了,与同一時期更早的现德国境内的宾根的希尔德加德齐名。

        在近现代古典音乐领域里,大名鼎鼎的法国作曲家也不胜枚举,最著名的有柏辽兹(1803-1869)、圣桑(1836-1921)、弗雷(1845-1924)、德彪西(1862-1918),我们更加熟悉的就是比才的《卡门》和拉威尔的《波莱罗舞曲》了,后者的演奏频率非常高,并在著名的二战音乐故事片《战火浮生录》中引人入胜。

王莘.jpg

拉威尔:波莱罗舞曲


2、捷克音乐

        捷克是被德国、奥地利和波兰环抱的内陆国家,曾经被奥匈帝国统治长达300多年,这样的政治地缘和历史背景,孕育了捷克人民强大的民族自尊和音乐禀赋。捷克的古典音乐与近现代西欧音乐有十分密切的渊源,与此同时,其音乐更加富含捷克民族深刻的爱国精神。比如斯美塔那(1824-1884)的《我的祖国》音乐组曲,以及德沃夏克(1841-1904)的《自新大陆》。

src=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_images_20190521_fcb3a062431d476bbea06aec5ac34ef1.jpeg&refer=http___5b0988e595225.cdn.sohucs.jpg


斯美塔那《我的祖国》组曲之“伏尔塔瓦河”


3、中国音乐《歌唱祖国》

        中国音乐自古以来,与欧洲音乐同样的源远流长,而且可圈可点的就太多了,这里举几个小小的例子,以证明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中始终乐声相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孕育了音乐家和指挥大师。

郑小瑛.jpg

        1984年以来中国考古学家在河南舞阳县先后发现了30多支贾湖骨笛,分别有5至8个孔,是用丹顶鹤翅骨制而成,据专家考证,这批骨笛出自距今7800年至9000年的华夏族先民聚居的史前聚落遗址。与2017年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德国骨笛相比,后者是用秃鸠翼骨制成,5孔,专家鉴定为42000年前,贾湖骨笛因为音孔多,演奏更加丰富。


贾湖骨笛和德国骨笛演奏对比

        从中国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音乐一直伴随,武汉汉阳的古琴台还流传着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朱载堉(1536-1611),著有《乐律全书》等若干音律和数学著作,他证明了匀律音阶的音程可以取为2的12次方根,即十二平均律,在音律研究上领先世界,并用81档的超级大算盘把2的12次方根精确到小数点后25位:1.414213562373095048801689,与以后西方国家设计和制造钢琴的音程原理十分接近。

微信图片_20220217162030.jpg

81档的超级大算盘


2022北京冬奥会入场式19首经典音乐

11、12、13、14、15、16、17、19   

        上一篇图文介绍了北京冬奥会入场式19手经典音乐之1、2、3、4、5、6、7、8、9、10、18乐段,本图文介绍其余8段。


11、法国比才《卡门》序曲

         乔治·比才(Georges Bizet   1838-1875),法国作曲家,世界上演率最高的歌剧《卡门》的作者。

        比才的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创造了十九世纪法国歌剧的最高成就。比才一生曾计划创作28部歌剧,最具影响的就是《卡门》。比才.jpg法国作曲家比才

        《卡门》取材于梅里美的同名小说。故事发生在1800年左右,描写军官唐霍塞与走私组织中吉普赛女郎卡门相识,坠入情网,参与走私。卡门不久又结识斗牛士埃斯卡米罗,并双方谈定,如埃斯卡米罗斗牛获胜.则卡门甘愿下嫁。最后,斗牛场上眼看埃斯卡米罗胜利在望,唐霍塞绝望中妒火中烧,突然刺死卡门,酿成悲剧。

137358262_2_20180702094708754.jpg

《卡门》剧照

        比才真有才,在《卡门》这一部歌剧中,居然就有名曲若干。比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运动员入场式采用的就是该剧开头的《卡门》序曲,除此之外,人们十分耳熟的还有《哈巴奈拉舞曲》、《塞吉迪亚舞曲》、《阿拉贡舞曲》、《吉普赛之歌》、《斗牛士之歌》、《阿拉贡舞曲》等。


阿巴多指挥比才《卡门序曲》

        上面这个视频是1997年柏林爱乐新年前夜音乐会《向比才致敬》的片段,由阿巴多指挥。

        克劳迪奥·阿巴多(Claudio Abbado   1933-2014),意大利指挥家,位列“20世纪十大指挥家”,曾任米兰斯卡拉大剧院艺术总监,维也纳国立歌剧院艺术总监以及柏林爱乐乐团艺术总监。

阿巴多.jpg

意大利指挥家阿巴多


延伸欣赏:

《卡门》第二与第三幕间奏曲

        这首飘逸温馨的间奏曲,在大学里就听过,好像是在一次文艺晚会上高年级的一个诗朗诵的背景音乐,是一段轻柔、优美的旋律,长笛与竖琴交相辉映,饱含脉脉的温情。音韵曼妙的竖琴拨弦就扣人心弦,随即的长笛、单双簧管几乐队进入,景观游园祭瑾明媚抒情。


杜达梅尔指挥《卡门》间奏曲

        杜达梅尔全名古斯塔夫·杜达梅尔(Gustavo Dudamel),1981年出生于委内瑞拉的音乐天才,世界著名指挥家,1995年,被聘为委内瑞拉阿马迪乌斯·莫扎特室内乐团的艺术指导,2004年,国际马勒交响乐指挥大赛一举夺冠,2007年应邀出任瑞典哥德堡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2009年受聘为美国洛杉矶爱乐乐团的音乐总监,被称为是“改写21世纪音乐历史的人”。2017年,36岁的杜达梅尔指挥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00e93901213fb80e9545d63538d12f2eb83894b8.jpg

委内瑞拉指挥家杜达梅尔


12、勃拉姆斯及其《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1)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

        约翰内斯·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出生于汉堡,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著名作品有《德意志安魂曲》等。

        勃拉姆斯年轻的时候,是从著名的音乐家舒曼。与此同时勃拉姆斯在精神上得到了师母克拉拉更多的鼓励,以至于坊间传闻在舒曼去世后,两人情感甚笃,但碍于人言,两人始终没有什么事儿,最后还隔得远远的,与现代人大不一样。

幻灯片28.JPG


(2)勃拉姆斯及其《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他创作了一批钢琴小品与主题变奏曲、协奏曲,其中以《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他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是雅俗共赏的作品,演奏的频率较多。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节奏自由,旋律有各种各样的装饰,速度变化激烈,带有一定的即兴性,是勃拉姆斯全部作品中最广为世人所知的乐曲,当时他在维也纳对该地的吉普赛音乐颇感兴趣,于是记下了许多吉普赛音乐的旋律。


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柏林爱乐乐团


13、法国瓦尔德退费尔《溜冰圆舞曲》

        埃米尔·瓦尔德退费尔 (Emil Waldteufel   1837-1915),法国作曲家被称为法国圆舞曲之王法国斯特劳斯,作有二百五十首以上的管弦乐舞曲,其中圆舞曲占相当分量。

瓦尔德退费尔.jpg

瓦尔德退费尔

        《溜冰圆舞曲》是埃米尔·瓦尔德退费尔最为人们所熟悉的圆舞曲。十九世纪后半叶的巴黎,溜冰和圆舞曲同样风行,成为上流社会社交活动之一。在本曲中,作者将圆舞曲和溜冰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往往成为冰上芭蕾舞蹈的背景音乐。


杜达梅尔指挥埃米尔·瓦尔德退费尔《溜冰圆舞曲》


延伸视频欣赏:冰上芭蕾


冰上芭蕾《冰上圆舞曲》


14、奥地利苏佩《轻骑兵序曲》

        弗朗兹·冯·苏佩(Franz von Suppé   1819-1895),奥地利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指挥家,出生在今日的克罗地亚,主要创作轻歌剧,后迁居意大利。

苏佩.jpg

苏佩

        苏佩少年时代已擅长演奏长笛,十四岁开始作曲。后随母迁居维也纳,并进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毕业后主要担任维也纳各大剧场的指挥职务。作品风格多为轻松明快、优雅动听的轻歌剧、喜剧配乐和舞剧,共计二百多部。他是维也纳轻歌剧体裁的创始人之一。代表作品为轻歌剧《轻骑兵序曲》等。


卡拉扬指挥苏佩 《轻骑兵序曲》   柏林爱乐乐团


15、意大利维瓦尔第《四季》“春”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Antonio Vivaldi   1675-1741),巴洛克时期意大利著名的作曲家、小提琴家。他的作品富于民间色彩和生活气息,其音乐天才启迪了后来的巴罗克大音乐家,最著名的作品是小提琴协奏曲《四季》。

维瓦尔第.jpg

维瓦尔第

        《四季》是维瓦尔第大约五十岁时发表并献给波希米亚伯爵W.冯.莫尔津的一套大型作品《和声与创意的尝试》共十二部协奏曲的第一号到第四号,合称《四季》。《四季》均采用三乐章协奏曲形式,为十四行诗配上音乐。

        《四季》之《春》的第一乐章(快板)最为著名,音乐展开轻快愉悦的旋律,使人联想到春天万物复苏的葱茏。


卡拉扬指挥维瓦尔第《四季·春》 穆特小提琴演奏


16、奥地利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

        莫扎特,全名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古典主义时期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莫扎特在其短暂35年生命历程里,完成了600余部(首)不同体裁与形式的音乐作品,包括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四重奏和其他重奏、重唱作品,大量的器乐小品、独奏曲等,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他的音乐体现了古典主义时期的风格,完善了多种音乐体裁形式,并与海顿一起,确立了维也纳古典乐派。主要作品《费加罗的婚礼》、《魔笛》等。

莫扎特.jpg

莫扎特

        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充满感情化乐念,促使当时的绝对音乐向前迈进,当它在十九世纪初于莱比锡演奏之际,曾受到“战栗”或“沉缓”等字眼的评语。这部作品又是与《少年维特的烦恼》情景相似,是一部接近浪漫派的作品。


斯卡普奇指挥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   巴伐利亚国立管弦乐团


17、捷克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安东·利奥波德·德沃夏克(Antonín Leopold Dvořák   1841-1904),十九世纪世界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ABUIABACGAAghcG2_AUov9n7ogEwwAc40AU (1).jpg

        《第九交响曲》是德沃夏克应邀赴美国期间的1893年完成的作品,体现作曲家对美国“新大陆”的印象。乐曲启用类似“黑人灵歌”与美洲“印第安民谣”的旋律,将此交响曲命名为“自新大陆”。

         《第九交响曲》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序奏,慢板,4/8拍子,气势宏大,为全曲精神的中心旋律;第二乐章,最缓板,4/4拍子,复合三段体,是整部交响曲中最为有名的乐章,经常被提出来单独演奏,其浓烈的乡愁之情,恰恰是德沃夏克本人身处他乡时,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的体现;第三乐章, 谐谑曲,从“海华沙的婚宴”中的印第安舞蹈中得到启发,舞蹈由快而慢地不停旋转,音乐有两个主题,一个轻快而活泼,带有跳跃的情绪,另一个清丽、明快;第四乐章,快板,奏鸣曲式,气势宏大而雄伟,是总结性的乐章,将前面乐章的主要主题一一再现,同时孕育出新的主题,彼此交织成一股感情的洪流,抒发了作者想象中和家人聚首时的欢乐情景。


马泽尔指挥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第四乐章   纽约爱乐乐团


延伸欣赏:

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第二乐章

        这是我上大学时的一段往事,在我的生活道路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就古典音乐的启蒙和兴趣培养方面,班中老大容祝平老兄起到主要作用,细节可参加以前的两个回忆图文:《雁过留声12:老大的卡是磁带(上)》‍和《大学之道64:我的大学46-校园内外18-乘着歌声的翅膀》‍。

        人的关键时期遇上合适的人,太重要了。有些审美兴趣,比如说音乐,特别是古典音乐,可能是越早越好。


吕嘉指挥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 第二乐章


19、中国作曲家王莘《歌唱祖国》

        王莘(1918—2007),江苏无锡人,中国著名作曲家,是歌曲《歌唱祖国》的作者。

王莘.jpg

王莘

        《歌唱祖国》是由王莘作词、作曲的一首爱国歌曲。1951年周恩来总理签发中央人民政府令:在全国广泛传唱《歌唱祖国》。此后,这首歌曲已经成为中国各种重大活动的礼仪曲、开场曲或结束曲。1989年荣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金唱片奖。

        本图文选载了《歌唱祖国》在不同历史时期四个版本的原版视频:

(1)上世纪50年代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歌唱祖国》版本


1950年代电影版《歌唱祖国》


(2)六十年代过处于内忧外患时期的《歌唱社会主义祖国》版本

        这个时期,我已经8到10岁了,记忆已经很完整了。那个时候国内开战了文化大革命,国外既反苏修又反美帝。


1970年版《歌唱祖国》


(3)2008年北京奥运会,毋庸赘述。


2008北京奥运会版《歌唱祖国》


(4)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毋庸赘述。


2022北京冬奥会版《歌唱祖国》


延伸阅读:这样的祖国值得歌唱

        《歌唱祖国》是伴随着我国内忧外患一路走来。就拿我国面临的五次核威胁就可见一斑,中国的今天来之不易。

        1朝鲜战争。1951年美国第一次威胁对中国东北使用核武器;

        2炮击金门。1958年美国第二次威胁使用核武器,将厦门变成第二个日本广岛。艾森豪威尔名言:原子能为和平服务(Atoms for Peace);

        3导弹危机。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美国威胁对苏联、中国、朝鲜和越南使用核武器;

        4中苏破裂。19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美国欲联合苏联对中实施核“绝育手术”,遭到苏联拒绝;

        5中苏冲突。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苏联考虑对中国实施“核外科手术”,使用中程导弹运载数百万吨级(100颗广岛原子弹当量)摧毁中国核基地和政治中心。尼克松认为:“对于眼前这场中苏一触即发的战争,我们当然应当阻止。“ 有一种说法是,美国明确告知苏联,一旦苏联对中国进行核打击,美国将同时对苏联的134个战略目标实施核打击。关于苏联考虑对中国实施“核外科手术”,杜建国2022年3月6日有一篇文章《谣言:“1969年美国保护中国免遭苏联核打击”》,引述了徐焰将军在2012年9月17日发表于中国新闻周刊上的文章《1969:莫须有的核危机》,予以了否定的判断。但当年的这种预防性准备却是实实在在的,在国家命运的外部危险上,与其信它无,不如信它有。为此,中国开始了大疏散、地方进行三线建设,我们中学班上的上海、河南等地来的操普通话的同学,就是随父母执行这个计划来的。

三线建设.webp.jpg

        1947年,也就是中国接连作为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又一次国家核心利益被别人安排,在民国政府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迫割让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这一点上,那时的中国与二战前的捷克斯洛伐克被列强安排割让苏台德区何其相似。在此前一年的1946年,也就是日本广岛、长崎挨了两颗原子弹的第二年,毛泽东就说过:“原子弹是美国反动派用来吓人的一只纸老虎。”

        1964年中国在原子弹实验成功。1967年氢弹,1970年人造地球卫星,1980年远程运载火箭,均一一成功。两百年来,西方列强架几门大炮就征服一个国家的历史也只是历史了,即使是没有核武器和洲际导弹,中国人也没有畏惧过。

        经典音乐响起的时候,特别是《歌唱祖国》响彻耳际的时候,怎能忘记来路。

阅读103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