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20:我的大学2-缅怀1-所有的日子都来了-容祝平

王更生
2021-02-20


所有的日子都来了


       1980年,是一个好年,以往只是在如像王蒙《青春万岁》里面的愿景,所有的日子都来了,来得那样突然,目不暇接。

       首当其冲的就是遵义文化小学文科高考补习班里面感受到的那一种生活气息和景象:地理老师赵子荣势如破竹的空间拓展、语文老师曾祥铣激情磅礴方言道来、张晓平家12寸黑白电视透露的诸如达尔文进化论和英美基督教伦理下的企业家精神这些神秘莫测的外面世界讯息、朝气蓬勃的青春萌动和烦恼的滋生,以及开往贵阳和北京方向的火车,对我来说都是全新的。

eps1462_副本.jpg

遵义文化小学文科补习班


       1980年确实是一个好年,在长江中下游的江汉平原,也就是地球经线东八区北纬30度的武汉,我开始在这里生活四年,也开始认识自己,那就是真实地感觉到自己的无知。

       大学的四年中,首先看到的是高考分数,我几乎就是最低的,许多同学的分数,如果放在贵州,是可以上北京大学的,而且居然就有填志愿错了才成为我的同学的;还有就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不同历史文化区域的同学才情并茂大有人在,有四年文体全能写字工整的董晓朝;有军人出身科学家门第的周成跃;有独立思考智识过人的王永庆;有才情并茂语言犀利的谢佳扬;有持之以恒刻苦锻炼一见到就要去捏捏身上肌肉总是温和愉快的郑振涛;有女中豪杰巾帼不让须眉的许荣荣;有犹太人外表诗人气质的葛亮;有女中大姐大威望甚高的贺芹;有才貌双全的孙树明……一列举,在他们身上展露出来的几乎都是我所缺乏的亮点。

       今天我要着重谈的,就是四年中有如山一样盘桓在我的眼前的大哥大容祝平兄。

eps3536.jpg

       容祝平来自于春城昆明,父亲是大学校长。在大学里,几乎我所能够想像到的才能他都得心应手。摄影全套,也就是拍摄、暗房,音乐修养,乐器,硬笔书法,演讲辩论,诗文及那个时期我想学习的东西,他都是具备的。特别是河南企业实习以后,数千人的大厂厂长对他说:要是你来我们工厂,3000万就交给你了,当时的这笔钱已经接近天文数字了。所以,他虽然没有我肉身高,但是我总是觉得在他的身影里面似的,其才情智慧之光,总是照在我的身上,使我在大学这四年当中,如沐春风,受益匪浅。

eps1481.jpg

       有一个场景,几十年来,始终在我的脑海里浮现:那天傍晚,在寝室走廊上,听见容祝平念念有词轻声读他刚写完的一段文字,情绪忧郁深沉:”……那一颗颗哀伤的眼泪,滴在了她的手心里,立刻就化作了一粒粒的马牙石……“

eps1507.jpg

       随后大哥还经常参加校内的各种活动,每每都有精彩的表现。

       后来我还紧随着参加了一些类似的莎翁戏剧、院系演讲、配乐诗歌朗诵,得到提升了许多。

      至今感到最幸运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容祝平的影响下,亲近了古典音乐。在学校二三年级的时候,老大提议成立了一个音乐兴趣小组,专门由他来介绍一些古典音乐常识和推荐一些曲目。那一段时间,正好遇到街上放映日本故事片《火红的第五乐章》,其背景音乐就是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阿美利加》,容祝平还专门向我们推荐了上海出版的《音乐欣赏手册》,娓娓道来深情介绍了德沃夏克音乐中的第二乐章。这些美丽往事,我在以前的图文中谈到过。参见《雁过留声12:老大的卡式磁带(上)》《雁过留声13:老大的卡式磁带(中)》《雁过留声14:老大的卡式磁带(下)》

黑白132.jpg

与老大容祝平在蛇山


       我与容祝平之间的交往始终存在着一定的距离,那可能就是我们在文娱艺术方面的巨大差距造成的,所以平时遭到的批评教诲比较多,每每此时,一般没有我们插话的余地,我们也就听着。但是内心里对他是服气的。

eps3538.jpg

       在大学生活中,每晚散步成了我们例行的事情。行进的路线,就是出北门或者穿过教工宿舍的东北小门,过千家街到大东门吃地摊臭干子,也就是油炸臭豆腐,从一分钱一块吃到了五分钱一块(到湖北电影院看电影也就五分到两毛五),然后路过人力资源市场,他有一次黑色幽默地问“卖人吗?”,最后进入紫阳湖边的紫阳路入学校后门。

       有一次在一个秋高的夜晚,我俩远远看见紫阳湖里隐约剪影般呈现的渔火风帆,情绪怡然。就是那一次,他给我谈到了他在昆明的美丽的女朋友,充满着诗情画意,也引起了我的一些联想,那是一种暖暖的幸福的憧憬。

       在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高兴的时候,我总会从身后使劲抱着挤压他的肚子,他总会说:“啊呀!饭要出来了!”

       后来,在毕业之前,无意间我们发生了一些龃龉,就是在同学录制作方案上发生了严重分歧。我喜欢时新兴起的复印手册,那个时候很时髦,一班就是选择的那种方案,我也积极推动。最后在班上居然就形成了势均力敌的两种意见,还是通过投票以一两票只差败北。当时我就代表我方宣布:全力以赴支持老大的照片方案,迎来一阵掌声。为此,有的同学还来批评我太软弱。他们真的不知道我的苦衷:要是我们真的投票获胜,我并没有老大那样的号召力,甚至可能造成班上分裂,那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了。好在此事老大并没有太不给我们面子,我们也积极参与到照片方案的同学录制作中去了,跑布料,买硬纸,最后还从我提出的“昔梦湖”和“勿忘我”两个纪念册名字中选用了后者,我还为每个同学签上英文花体名字。其实,在整个同学录制作过程中,老大容祝平是最辛苦的,全班41个同学,以及校园拍照若干,都要亲自在暗房冲印各50份以上。这件事情,得到了当时的辅导员张福来的点赞。后来他当武汉市财政局长的时候,我还专门去拜访过他,他还记得我们投票决定同学录方案的这件事情。那次投票,是我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是不可以验证对错的。

eps3530.jpg

李功耀同学设计和制作的同学录封面


       毕业到北京以后,老大来过北京,有一次我陪他到天安门转转,我提出咱们合个影吧,他说“你前边去站着,我给你照吧”。

1985容祝平摄.jpg

老大容祝平在天安门给我照的相


       2001年4月1日,当我听说容祝平去世时,立即飞赴昆明相送。其实在毕业分配的时候,容祝平分到了云南省政府政策研究室,我们都认为那是最有前途的一个部门的。世事无常,总是令人难以预料。

      容祝平是一个才智过人十分清高的人,在他看来我们身上可能多有欠缺,我看他却亦师亦友,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的东西,不仅仅是文学艺术,还有情怀。       

      每当欣赏古典音乐的时候,常常想到了老大容祝平当年给我们的启蒙。昨天写欣赏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时,就提到了当年首次欣赏古典音乐《天鹅湖》那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参见《声光之翼1: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1980年,所有的日子都来了。老大引领着我们,自信满满,号称“八十年代的第一轮朝阳”,凡有什么大小事情,包括戏剧、演讲、摄影、体育、甚至集体舞和打架,咱们班都还行。



比才歌剧《卡门》之《哈巴涅拉》

阅读234
分享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