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服务案例
联系我们
导航项
知青回忆
知者青青33:纪念毛泽东逝世47周年
知青记事:以此纪念毛泽东逝世47周年 公历1976年,闰年,共366天。农历丙辰年,龙年,闰八月,共384天。 1976年:中国三位伟人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逝世,东北陨石雨,唐山大地震和文化大革命结束。其实他们跟那个救亡图存时代的年轻人一样,就是想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不满有权有势的人欺压穷人还假托先进法律来说理。我相信他...
周维平《塔令宫故事》
周维平《塔令宫故事》简介: 周维平是我在国家税务总局的同事,我在国际司,他在办公厅。 《塔令宫故事》,是周维平在2023年5月4日为纪念五四青年节推送的一篇回忆文章,是他1974年-1978年在草原插队落户的青涩回忆,以此纪念远去的青春!塔令宫,位于达茂旗都荣敖包公社艾不盖河流域,是牧区的饲料基地。渠道纵横,土地肥沃,牛羊成群,瓜果飘香。 当年我们是那样的年轻,今天我...
三娘这一辈子
三娘这一辈子 昨天下午5:56,赵亚林私信我:王叔,奶奶2号那天去世了,已经火化,等疫情过了才下葬。 赵亚林是我们上山下乡时革新茶场的队长的长孙,队长叫赵世宣,是七八年前81岁高领走的。赵亚林的奶奶就是我们队长的老伴儿,我们那时都叫她三娘,可能是队长在他们家中排行老三的原因吧,三娘享年87岁。 在三娘离世待葬之际,讲几件并不太伤感的事情,以表缅怀之志...
1976:我们的岁月星辰大海-写在毛泽东逝世四十六年
1976:我们的岁月星辰大海--写在毛泽东逝世四十六年波澜壮阔的1976年公历1976年,闰年,共366天;农历1976年,丙辰年,龙年,闰八月,共384天。1976年9月9日零时十分,毛泽东逝世,同日十六时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广播《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9月18日,毛泽东追悼会在北京天安门隆重举行,华国锋致悼词。1976年:新中国三位伟人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逝世。这一年,东北...
知者青青32:谁是最可爱的人-写在建党一百周年
谁是最可爱的人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思想的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祖国的朋友们,但我最急于告诉你们的是我思想感情的一段重要经历,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奔赴抗美援朝前线。我想到的是,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都在想怎样遏制中国的发展来争取自己的发展,并于1895年通过甲午战争、和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
知者青青31:知青生活中最实在的理想:平路/几个甲骨文
能够走平路就好 从1975年至1979年,下乡三年零八个月,人由16岁到20岁,那也是我的人生中最充满幻象和理想的青春年华。想得最多而又最实在的,看来就是未来有平路可走。 平路,对我来说绝非比喻一路亨通,真的就是能够在未来的日常生活中走的路是平的、干燥的,而不是爬坡上坎,特别是贵州多雨气候下的泥泞的,人非常容易摔跤的坡路和田坎路。以至于2005年我带日本国税厅的伏见和...
知者青青30:我的知青岁月(临时小结)
我的知青岁月(临时小结) 我下乡当知青的时间是1975年8月30日至1979年4月13日,也就是从我到贵州省正安县土坪区乐俭公社革新茶场第一天,到招工离开,共3年8个月,计1323天,其间的1976年是公历闰年共366天,其余年份皆平年,即365天。 1975年8月30号这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父亲带我从遵义丝织厂预制场家附近马路上一个叫马店的丁字路口上了一辆大巴车到正...
知者青青29:土坪礼记8/土坪乐俭及黔北的建筑/审美趣味及人格人品
土坪礼记8 在乐俭,还能够见到半个世纪以前的老民居,更有胜者,就是大清康熙年间的龙塘寺,都是十分典型的黔北式建筑,基本上与川东和重庆那边的农村民居类似。遵义市的地界,毕竟是大清雍正时期才由四川重庆划归贵州,风土人情与贵阳及其东和南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相去甚远,这势必就会影响到民居建筑了。从革新茶场所在的乐俭杠上俯瞰东北方向现在乐俭台杠上六七十年代乐俭街上现在乐俭街上的傍晚,开了一家...
知者青青28:土坪礼记7/土坪中学的那些人/一份42年前的成绩单/我的学生娃娃
土坪礼记7 1978年到土坪中学代课,我教的是初中一、二年级的两个班的英语,是从年初到次年三四月份招工离开,总共有近一年的时间,其间,1978年下半年还集训了土坪区各公社的英语代课教师。 由于没有教毕业班,所以,在七八届初三(一)班毕业的时候,是区教委陈世珍主任和王慎之校长他们叫我参加了这个班的毕业合影的。 土坪中学1978届初三(一)班毕业合影1978年土坪...
知者青青27:土坪礼记6/黄钰罗祥娟医生/赤脚医生/巫医乐师
土坪礼记6 2020年4月21日,我和兄弟两家人去乐俭路经土坪,落脚寻找42年前街上的影子, 也询问了一些人当年的新华书店和区政府的位置,结果都是模棱两可,最后干脆去卫生院看看。到达后见到一栋楼房,物非人非,有些失望,看来以前的...
知者青青26:土坪礼记5/三生有幸两处花开/敦煌休书/如是我闻
土坪礼记5 1978年3月到土坪中学,就结识了许多新的朋友,特别是语文老师翁丽娅和吕宗明,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当时我孤身一人,参与到了他们的饭局和饭后茶余的生活当中去了。每当有什么喜庆节日,肯定就是坐一张桌子吃饭了,而且啥事不管,就出一张嘴。那时常来入伙儿的还有一个正安来的徐丽霞,当时没有在意,现在回想起丽霞还真是一个小美女,身材好,面部清秀。那时我顺便说过请大家吃饭...
知者青青25:土坪礼记4/农村义务基础教育与乡土文脉/赵友常
农村义务教育与乡土文脉 在与我下乡的乐俭公社书记杨本刚谈及农村义务教育的时候,他还给我介绍了一位乐俭土生土长的乡土文化人赵友常。 赵友常是1954年生人,长我4岁,乐俭公社银星大队人,1971年被发掘人才,安排到银星小学当代课教师,杨本刚书记和陈世珍主任在任的时候非常关心农村的义务教育,做了不少的工作。教书对于赵友常本人来说,就是生存状态的巨大变化了。代课教师,虽然身...
知者青青24:土坪礼记3/土坪街上那些人2/巴俊峰/杜元清叔叔
土坪街上那些人2 今天这篇图文,主要谈谈土坪公社知青巴俊峰和我父亲的至交杜元清叔叔。巴俊峰 我与巴俊峰没有交往过,只是同为土坪区知识青年之缘吧,所以我认识他,他不一定认识我。但是他在我们知青生活的回忆中占有比较突出的位置,就是因为1976年夏秋之际的那次全区知青大会。 那次大会领导讲话和传达的什么事项已经忘了,但是着实吃了香的肉嘎嘎,心情舒畅。每到饭点,总...
知者青青23:土坪礼记2/土坪街上那些人1/主观记忆与唯心主义
土坪街上的那些人们(1) 我是1978年3、4月份抽调到土坪中学去集训各公社来的英语代课教师的,同时还教两个初二毕业班英语。 初来乍到,首先感觉到的不是教学方面的事情,而是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和到学校小食堂与大家吃大桌子的实实在在的妥妥的舒心日子。那个时候才体会到做农民真苦。当知青之所以没有太苦的感觉,一方面是毛泽东思想的教导,使我们自知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我...
知者青青22:土坪礼记1/领路人陈世珍
土坪礼记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978年,时值改革开放之际,我们开始了个人价值重组,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知识结构的转型。十年文革中小学教育所获取的集体主义利他情结,以及吃苦耐劳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并没有因时而易,加之两年半乐俭公社革新茶场艰苦劳动得到的锻炼,都是我们人生的积淀,构成了我们生命的底色。但是,十几年所学习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以及所谓理论联系实际...
知者青青21:我在乐俭看风景/知青生活对我的影响
云中君 屈原《九歌-云中君》中巫女沐浴更衣恭候云中君盼不来的忧心忡忡,借寓思明君之不来。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屈原《九歌-云中君》* *我在乐俭看风景 我虽然上山下乡三年半,但是在乐俭只干了两年半...
知者青青20:乐俭知青日记20悲欣交集/乐俭知青
悲欣交集 回顾知青往事,悲欣交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我们的青春之歌嘹亮,却牢牢地笼罩在文革浩劫之中,其情也真,其声也哀。总体来说,我们“小三届”和“老三届”类似,知青岁月是情真意切却不堪回首的人生境遇。 尽管如此,那一首歌,我还是常常吟唱,那是我们绽放的芳华。那山那水和那些人,永驻我心。 现在,我为我们乐俭公社的知识青...
知者青青19:乐俭知青日记19咱们的兵哥哥/毛泽东诞辰127年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
纪念毛泽东诞辰127周年 值此毛泽东诞辰127周年,上载1964年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开场及1919年《湘江评论》创刊宣言,所想言说的,视频及文字中毕现。现代舞蹈史诗《东方红》开场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创刊宣言* *乐俭知青日记:1976年5月1日 我在贵州正安乐俭公社革新茶场的日记也就写到1...
知者青青18:乐俭知青日记18我想当海军/说说老知青张羽鸿大哥
我想当海军 按现在的说法,我小时候是一个妥妥的追星族了。追的美女是《枯木逢春》里面的苦妹子和朝鲜电影《一个护士的故事》里面的姜莲玉,还有样板戏中的革命现代芭蕾舞剧中的那些美女,特别是芭蕾舞里,长长的腿腿,时不时抬得高高的,按现在的舞蹈艺术审美来说,就是身段儿和形体美以及性感,那个时候只知道好看、舒服,有时候还想入非非。追男的真就不多,好像就一个《海鹰》里王心刚饰演的张敏,英俊潇洒...
知者青青17:乐俭知青日记17一篇悼词/说说公社书记杨本刚
一篇悼词 1944年9月5日,延安有个川娃子被垮塌的炭窑砸死了,三天后,毛泽东去参加了追悼会,并致悼词。 这个川娃子叫张思德,死的时候29岁。原来是班长,自从民主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精兵简政”的意见后,他跟许多革命队伍里的人一样,要求降级成了普通一兵。那一段时间延安正在开展工农大生产运动,他就带头去烧碳。可能因为多次受伤,两次过雪山草地,有疾在身,炭窑垮塌躲闪不及,就...
知者青青16:乐俭知青日记16封资修与“移风易俗”/说说二姐黄国英
封资修与“移风易俗” 把中国的旧文化旧传统当成糟粕,不但是我们文革期间长大的孩子的审美和价值判断,就是新文化运动时期那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也莫过于此,要“打倒孔家店”。更有甚者,就连旗袍这样的国色天香,也都成了封资修。 但是在乐俭农村,却存在着深入民间的浓厚的传统习俗,婚丧嫁娶红白喜事,都还是有一套根深蒂固的仪轨仪式。 今年回了一趟乐俭,到队长家住了一夜。...
知者青青15:乐俭知青日记15野百合的春天
野百合的春天 中海拔阴湿亚热带的生山坡上、灌木林下、路边、溪旁、石缝中,滋生着野百合,那是些绿茵丛中的皎洁。 梁晓声《今夜有暴风雪》中广袤的黑土地上建设兵团那种波澜壮阔、气吞山河、奔流不息,在我们乐俭台的知青中找不到多少相似之处,我们来无踪去无息,芳华就这样度过了。 我们是野百合,在那些不起眼的角落,春来就开,春去就败。如果有来春,还开。野百合1988年1...
知者青青14:乐俭知青日记14我们这群人干的农活儿7/1977年
1977年 公历1977年,平年,共365天。农历丁巳年,蛇年,共354天。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巴拿马条约》签署;7月21日,邓小平恢复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 1977年,革新茶场又来了一位新战友,女生,唐小会,也是最后一个来我们茶场的知青;我们无望当工农兵大学生了,...
知者青青13:乐俭知青日记13三个伟人逝世(周恩来、朱德、毛泽东)
1976年 公历1976年,闰年,共366天。农历丙辰年,龙年,闰八月,共384天。1976年:中国三位伟人周恩来、朱德、毛泽东相继逝世,东北陨石雨,唐山大地震和文化大革命结束。1976年的革新茶场,三哥卢建开招工当矿工去了,又来了个周成文,其他照旧:犁田、插秧薅秧、踩冬水田、茶行套种花生、砍柴烧炭、拉水,以及学习和绷紧阶级斗争的弦。 这三个人在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新民...
知者青青12:乐俭知青日记12我们这群人干的农活儿6/乐俭人:涂世顺/天问
天问 屈原的一首《天问》,四方上下古往今来包罗天文地理历史哲学,一口气提出了169个问题,堪称千古诘问。那个时候,老子青牛西隐、孔子泗水之叹、苏格拉底饮鸩护法和释迦牟尼菩提悟道已经过去了两三百年。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屈原《天问》* ...
知者青青11:乐俭知青日记11我们这群人干的农活儿5/乐俭人:邱仲书
蓝色的天空 借苍井空同名节目,感觉这个名字很不错
知者青青10:乐俭知青日记10我们这群人干的农活儿4/乐俭人:文化传承者吴宝元
魂兮归来 昨天情不自禁上了一副插画,就是陈丝雨画的屈原《九歌-国殇》,该女画的《楚辞》、《山海经》等作品,让人一看就灵魂出窍。中国人,只要不去“存天理灭人欲”,是能够攀登上人类文明的顶峰的,那里有我们的祖先。 这两天我突然想到屈子《九歌》与瓦格纳《尼伯龙根的指环》简直就是异曲同工!魔幻般的神话一脉相承,人类的底层的悲欢情感都是相通的,如果不是种族、意识形态及时空隔阂,...
知者青青9:乐俭知青日记9我们这群人干的农活儿3/乐俭人:核桃坪的怪人
诗和远方 就像如今生活中多苟且,我们的七十年代多纷争、贫困和艰辛的劳作,却都有诗和远方。有所不同的是:如今的诗和远方常常被人误解为国内国际旅游和买买买,我们那个时候却时时刻刻用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集体主义利他情结去对抗身躯中内心里的食色性也,诗和远方在我们的心中。屈原《九歌-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
知者青青8:乐俭知青日记8风花雪月/乐俭人:四个性启蒙者
野百合也有春天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出自北宋晏殊的《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这首诗的颔联。那个时候的革新茶场不知道谁弄来了一本《宋诗选》,封面已经没了,前几页烂了,就盲目乱翻,神奇地映入眼帘的就是这首爱情诗歌。晏殊身居北宋宰相,门徒有范仲淹、欧阳修等都是名垂青史的人物。他当然不会专注于谈情说爱了,那些闺房中事哪里能够登上大压之堂,只是借脂粉之情寄寓政治理想罢了。可就...
知者青青7:乐俭知青日记7咱们这群人干的农活儿2/乐俭人:”三娘“
二姐的信 1975年9月10号,收到二姐黄国英的一封信,我们可是天天见面的,那时我刚到革新茶场的第12天,是为了她一次给我送午饭还她饭票不收。信的内容是: 更生同志:您好! 今天说的话,等于零。 如果您是怕资产阶级生活作风在腐蚀您的话,那就在今后继续革命的道路上,向二姐的资产阶级生活作风开展批评吧!我很欢迎。正需要同志们帮助我改造自己的非无产阶...
知者青青6:乐俭知青日记6咱们这群人干的农活儿1/乐俭人:娄必亮
* *我们这群人干的农活儿油画:边学习边劳动。 从上面的油画看,这就是我们那个年代工厂和农村运作模式的实际情况,它的意义在于随时提醒每一个人集体生产劳动的意义,而学的东西是否与具体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有什么直接联系并不重要,而只是创造了一种集体氛围,也就是个人的私事要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的意志。放在集体上而言,就是一些十分具体的工作...
知者青青5:乐俭知青日记5《毛主席词二首》/公社大队领导/乐俭人:陈世珍主任
《毛主席词二首》 费了一番周折,终于找到了夏青朗诵的《毛主席词二首》,并将毛主席手稿附上,制作了一个短片。 夏青可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人极其崇拜的播音员了,他的嗓音伴随着我们长大,见证了整个计划经济时期。十分荣幸的是,1984年大学毕业刚分来北京工作的时候,还到西四附近的一个大礼堂参加了夏青的一个播音艺术讲座,诙谐幽默,妙趣横生。 1976年元旦在乐俭公社革新...
知者青青4:乐俭知青日记4乐俭台上的人们/ 乐俭人:“二姐”黄国英
乐俭台乐俭台乐俭台四面都是岩(ai)中间出光棍旁边出秀才 这是我们当年在乐俭当知青的时候,民间流传着的一段乡谣。具体为什么这样说,已经找不到源头了,反正就是听那里上了点年纪的人这样传诵的,应该有歌调可以唱的,但是那些封资修的东西,早就不允许发声了。要是陆仲还在的话,也许可能会从他对父母的印象里面找到点蛛丝马迹。所谓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还是需要记录者,更需要朗读者。 从...
知者青青3:乐俭知青日记3/三哥卢建开/乐俭人:陆仲
初入社会为人处世 以往所说的到三大革命实践活动中去锻炼成长,仅仅停留在概念甚至口号层面,真正身临其境,却是离开父母师长后才开始的,往往就会遇到想象不到的问题,让人心灰意懒。 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就知道了,我们通常是骡子。 走入社会以后我才发现,为人处世好像比与父亲相处还要难。对老爸我们惹不起躲得起,而且可以伪装,踏入社会以后就彻底改变了,有些人和事躲都躲不...
知者青青2:乐俭知青日记2/消失的知青点/乐俭人:队长和小老虎
我们在上山下乡运动中的位置 中国从1955年到1977年上山下乡的总人数达到2000万。 上山下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绝无仅有的人口大迁徙,源于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的自上而下的治国传统,如果发生了反向的自下而上或横向的大量人口流动,就意味着流民四起动乱在即,城乡二元化户籍制度就是要将80%以上的农业人口牢牢地固定在土地上。改革开放才彻底扭转了这一传统的治国理念,3亿农民...
知者青青1:乐俭知青日记1(第一篇)/纪念品/到乐俭/五个上海知青
我的知青生活 如上一篇图文所说,1975年7月份,“立志耕耘”战斗队在四中教学大楼靠理化楼测贴出了倡议的时候,我就想跃跃欲试加入进去。当我把这件事情告诉我的老爸时,差点就扇了我一记耳光,说:你日妈还要去建设边疆,不出三个月就要往回跑,到时候抓你个逃兵! 在小时候的回忆图文说过,我跟父亲总是想不到一块,我学外语他是很反对的;有一次他不讲道理批评人(这里说的人仅仅只针对四...
1975年初到正安县土坪区乐俭公社革新茶场的日子
初到正安县土坪区乐俭公社革新茶场的日子2020-06-18 16:33知青回忆(王更生)--初到正安县土坪区乐俭公社革新茶场一、123湾湾的小路我们的革新茶场,正好在遵义至正安公路的122-123公里桩中间的半山腰上,屋后就是一条通往黑头坪的羊肠道。下乡的头半年,我以年轻人的磅礴激情,决心利用休息时间在123公里桩旁边的茶山上开一条路,梦想着有一天拖拉机能够开到山顶上去,我把这条土路叫做“1...
滚动公告
·贵州省正安县土坪区乐俭公社革新茶场
·贵州省正安县土坪区乐俭公社联山茶场
《一代人的呼唤》 舒婷
我决不申诉 我个人的遭遇
错过的青春 变形的灵魂
无数不眠之夜 留下来痛苦的回忆
我推翻了一道道定义 我打碎了一层层枷锁
心中只剩下 一片触目的废墟
但是,我站起来了 站在广阔的地平线上
再没有人 没有任何手段
能把我重新推下去
自由容器
乐俭镇养老院
——
到农村去
我们是宣传队
我们革新茶场的队长叫赵世宣,他原是长工,后娶了主人的闺女,我们叫三娘,在家她还是主人,如今健在。
队长的领导